(四川音樂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61)
體育音樂作為體育和音樂交融發展的結晶,均在“心靈與情感美的集中體現”中去反映“現實動態美”。隨著體育與音樂的深入交融,兩者逐漸以不可分割的各種模式呈現,既起到了營造和烘托氛圍的作用,也使得體育文化蘊涵更多藝術化、靈性化與情感化的特質,對各類體育活動起到了激情激發和燃燒、興趣啟發和培養的作用。本文據此展開關于體育項目及其適用體育音樂,以及體育音樂的研發、推廣及其適用趨勢等展開研究,以期能體育音樂發展拋磚引玉。
根據體育項目功能類型分為“健身性體育音樂、競技性體育音樂和娛樂性體育音樂”,根據運用方式或目的分為“誘導興奮性音樂、主體結構性音樂、背景性音樂、松弛性音樂”,本文綜合其功能和運用方式,對其做如下分類:
作為體育運動的背景,通過營造和渲染一種情感氛圍,是音樂在各類體育運動中的基本作用和運用目的。結合各種體育活動規模及其項目數量情況,背景功能有兩種:(1)大背景體育音樂。一般以綜合型的大型運動場館播放的音樂為代表,例如在全運會入場儀式中播放的進行曲等,對全體受眾都具有某種積極地作用;再如在城市體育場館或學校體育場內播放某種音樂或歌曲等,也能起到某種情感激發的作用。因此,大背景體育音樂具有受眾的普遍適用性的功能;(2)具體運動項目背景體育音樂。在某個具體項目的運動過程中的體育音樂運用,如在太極拳練習期間的輕音樂,在田徑比賽活動中的進行曲等,都能對特定的項目及其運動,起到激情激發和節奏的引導作用。
在體育運動實踐中,背景型音樂處在可有可無的現狀,一般根據運動場館或場地的實際,有主辦者甚至運動者本人自主決定,但運用與不運用自然效果不同,相對而言前者較佳,后者次之。
所謂主導型音樂,就是在體育項目活動中對運動者的體育技能、體育項目流程,甚至運動者運動水平的發揮等,起到基礎作用、支撐作用與指導作用的音樂類型。常見的有:(1)體育藝術類項目。作為國際國內較大賽事項目的如體育舞蹈、花樣滑冰等,作為群眾日常活動項目的如廣場舞、健美操、健美舞等,在這些項目中音樂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對體育項目的技能動作、節奏快慢,甚至高難度動作的完成等,都具有直接地主導和支撐作用;(2)時尚體育類項目。如瑜伽、街舞等,音樂的旋律與節奏直接決定其運動技能的完成度,瑜伽以舒緩的輕音樂為主,街舞以節奏快的重金屬音樂為主。
兩種主導型體育音樂的運用,前者的特點是“情節具有懸念且音樂多變”,能“根據劇情走向變換音樂”;后者雖然也具有高潮等激發的作用,但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旋律相對統一。
激發型音樂因為運用的場合、項目和時機不同,所產生的激發作用也截然不同。常見的現象有:(1)極限能力激發型。體育音樂作為具有激發作用的情感旋律,對運動者在特定運動情境下,具有極限引導和能力超常發揮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如在中長跑的沖刺階段、花樣滑冰的高難度動作高潮時刻等,特定的音樂運用能激勵運動員,發揮出超越日常表現甚至基本體能的能力來,使其取得理想的成績或超越正常的運動水平等;(2)興趣激發型。充分運用音樂對人的情感和興趣的激活作用,對培養某種體育興趣具有事半功倍的高效作用。根據載歌載舞的情感與動作的運動心理規律,符合或支持受眾心理音樂,能直接引導受眾開展某種運動,例如廣場舞動感強勁的音樂,能吸引更多路人直接參與到運動隊伍中來;再如,在學校體育教學的準備階段,對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高效作用;(3)關注引發型。包括轉移注意力的音樂運用,如在籃球賽、乒乓球賽、排球賽與足球賽等賽場的啦啦舞或啦啦操的體育音樂,對觀眾具有注意力的引發作用,有助于緩解觀眾在緊張觀賽情境和情緒中的眼疲勞或精神疲勞;引發注意力的音樂運用,幾乎各種體育音樂都具有這種功能,如體育舞蹈音樂能引發運動員的關注,如廣場舞的音樂對其他非參與舞蹈者,具有興趣引發的作用。
隨著體育與其他藝術的深入交融,體育音樂的應用向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越來越成為一些體育項目的不可缺少的必要組成部分。
無論體育項目的藝術化或其他藝術項目的體育化,適合的音樂都是其中的基本要素之一。這是體育音樂專業化的最典型和代表性的形式之。結合體育音樂運用的實踐,表現為:(1)競技類項目及其應用。如體育舞蹈、花樣滑冰、水上芭蕾等,在這些項目的競技過程中,體育音樂的科學、靈性與主題主題準確應用,對運動員競技水平發揮、競技過程的藝術性等,都具有直接地決定作用。在應用中相關主題的音樂貫穿在每個競技選手運動的全程中,把競技項目自身的美和音樂美有機統一起來,是體育音樂美的經典載體;(2)健身娛樂類項目及其應用。以健美操、健美操、瑜伽、街舞,以及健身俱樂部環境下的音樂運用為主,其中,前者的音樂具有主題鮮明的特點,如選用具體的歌曲或樂曲作為背景音樂等,后者則以健身者喜歡的相關類型的音樂作品的循環播放為主,甚至經常性的更換相關曲目。其重點在于營造一種身心愉悅和諧的運動氛圍。
全程應用包括兩種情況:第一種,整個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都在運用音樂。如在健美操的全程中一直都在運用適合的動感音樂,以實現對健身者持續地激勵和運動引導等;第二種,相對某個項目或某個比賽過程的全程運用。既可以只用一種音樂或樂曲等,也可以是多個樂曲的銜接性運用,如體育舞蹈比賽的全程中,會有一支支不同的樂曲被連續性運用。
體育音樂的時段性運用,是最常見的現象。尤其在各類競技體育充分發展的時代環境下,體育音樂逐漸地以官方性的方式,被以適當的形式和內容運用到各種競技項目中。常見的有:(1)大型賽事的主題曲運用。以奧運會、亞運會和足球世界杯為例,主題曲已經成為開幕式,甚至貫穿全程的標識性體育音樂。在實際的應用中,以組委會的官方運用是在開幕式、閉幕式與各種比賽間隔的時間段,起到烘托每一屆主題的作用;(2)特定項目的專題性運用。相對整個賽事而言,特定項目的體育音樂運用處在某個時段的運用,如在奧運會中的水上芭蕾比賽過程中的體育音樂運用,就屬于特定項目的專題性運用。另外,關于花樣滑冰、體育舞蹈的專題性錦標賽等,對于每個參賽選手的特定曲目而言,也屬于賽事過程的時段音樂。
兩種體育音樂及其運用實踐相比,前者屬于專業化與主題化的體育音樂,是專門為了迎合或突出某種體育主題而創作的,后者則屬于搭配性的運用,例如在花樣滑冰的比賽中,選手與教練則根據選定的樂曲去編排相關的技能動作和程序等。
在一些多項目的綜合性體育活動中,體育音樂運用成為一種常態,但相對于整個活動過程、項目數量等,體育音樂處在從屬地位或發揮修飾性的作用。運用形式有:(1)田徑比賽活動中的音樂運用。在各類學校或社會性的田徑比賽中,在賽事過程中一般在開幕式、閉幕式,或比賽進程中的休息時間點,組委會或相關指揮人員會播放運動員進行曲等。如在各類學校的運動會上,在學生中長跑的過程中播放進行曲能起到巨大的激勵作用;(2)傳統體育活動中的音樂運用。在活動的開始前、休息時段,以及頒獎與結束的時段,會播放某種具有項目特色、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音樂,起到渲染氣氛、引發注意力的作用,例如在少數民族運動上會在賽事休息的節點播放特定民族的代表歌曲等。
所謂時點運用,就是在體育活動的環節之間,起到幫助休息、引發注意、環節過度的作用,既減少運動員、觀眾與相關服務人員的疲勞感,也提升整個活動的欣賞性,使活動充滿活潑、愉悅、激情的吸引力。另外,在國際賽事的頒獎活動中,獲獎運動員相關國家國歌在特定時點,也在扮演著體育音樂的角色。
體育音樂作為體育藝術化、藝術體育化交融的結晶之一,在“創造新身體”與“塑造新國民”的“體育話語”的邏輯中,逐漸走向專業化開發、應用的趨勢。
以足球世界杯主題曲為例,體育音樂在 “表現主題日漸人性化、表現形式逐漸多樣化、表現風格日趨國際化”的藝術邏輯軌道上,把“流行音樂與人性互動”的規律,以“表現形式與風格多樣化、融合性、創造性”特點提煉、表達與傳播開來。據此,對其專題化發展的思考有:(1)量身打造和主題運用推廣。如比較著名的如足球世界杯主題曲、奧運會主題曲、亞運會主題曲與其他的大型國家賽事的主題曲等,都屬于通過組織專業創作團隊打造的專題性體育音樂,具有體育文化、時代特點的象征意義。在特定的時期內,一般以某種賽事從舉辦前到舉辦后的一定時段內,都屬于應用和推廣的階段,對廣大受眾起到了體育活動的宣傳和相關項目運動的激發作用;(2)適合性修改和體育項目運用推廣。即指根據某種體育項目或活動的需要,所做出的風格、主導樂器運用等方面的改編等。如花樣滑冰運動中對中國名曲《茉莉花》,以薩克斯或豎笛作為主導演奏樂器進行改編等,使其能與滑冰過程中的舞蹈動作相吻合,以創新出更切合運動自身的運動美、舞蹈藝術美與音樂美等相統一的體育藝術結晶來。
專題性音樂的推廣,一般以某種活動的過程,以及被用作訓練的曲目時,具有自覺性的推廣意義,在體育音樂發展的實踐中,并不存在市場性的人為推廣,往往以公益性與訓練輔助性為主。
根據運動心理學與音樂心理學的相關規律,在遵循“服務性原則、選擇性原則和靈活多樣性原則”的基礎上,運用適當類型的音樂具有激發受眾運動興趣,調解運動者“緊張和焦慮心理”的積極作用。結合各類體育活動和體育音樂應用的實踐,表現為:(1)大型賽事普適性開發和推廣。以運動員進行曲類的作品創作和運用為主。隨著各種體育賽事的增多,需要創作更多的普適性體育音樂作品,運用在適當的項目或比賽過程中,為運動員吶喊和助威,為服務人員紓解工作過程中的身心疲憊。結合當前實踐,亟待創作綜合賽事、單項目賽事的普適性音樂作品,以切實提高賽事、相關項目與體育音樂自身的檔次;(2)群眾健身活動普適性開發和推廣。以各類群眾健身的體育舞蹈、廣場舞、健美操,以及其他的健身項目為體育載體的體育音樂研發,研發方式以樂曲改編為主,針對某個群眾喜歡的歌曲或樂曲,做出適合群眾運動的DJ版等版本的改編等,使其能滿足更多普通群眾的健身需要。
這種音樂的推廣,以體育賽事和群眾健身的實際需要為支點,以組織者的自覺或認知為基本驅動,形成了一種運用的習慣,以打造某種體育文化氛圍。
根據“疲勞后的放松音樂調控可促進其恢復”的運動心理學規律,針對運動者的運動者體質健康水平、運動難度、運動感受變化等因變量,做出處方性的研發以確保對體育項目、運動者的直接支撐作用。建議方法有兩種:(1)康復運動音樂研發和推廣。主要是一些疾病患者、意外傷害患者,通過開發適當地音樂作品把運動指導和運動心理環境營造結合起來,引導和指導其開展科學的、愉悅的健身活動,以追求機體機能的康復。如對老年人、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一些肢體功能退化的職業病患者等,開發指導其針對性訓練肢體部位的健身操音樂,是當前社會和相關群體的迫切需求;(2)弱體質提升音樂研發和推廣。以肥胖體質、瘦弱體質與慢性病體質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音樂研發活動,通過針對性地運用具有激勵性的旋律、歌詞與方法指導旁白等,為運動者創設激勵、美好、理解與支持的運動藝術環境、心理環境,在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強烈地健康追求意識的基礎上,去享受體育、體育音樂帶來的機能改善的幸福。
其推廣工作在群眾習得和自發或自覺運用的習慣性活動中實現,以純公益、健康追求為基本動機和內驅力,在同病相憐的圈子中得到無限地傳播。
體育音樂是音樂藝術、體育、體育藝術、藝術體育等交融發展的結晶,既有專業化發展的原創作品,也有普適性的改編、演繹與群眾粗糙剪輯的作品,但都立足各種服務對象的需求,滿足了體育運動、健康追求與體育娛樂的需要。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群眾、群眾體育與專業體育發展的提升,對專業化的原創體育音樂的需求將會不斷提升,需要更多的音樂創作人才加強相關工作,為體育、體育藝術、體育音樂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