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霍江華,錢炳俊,張珍珍,俞黎黎,郝瑞峰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5)
自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后,我國掀起了“雙創”浪潮[1]。大學生是“雙創”的核心群體,因此,在“雙創”背景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的任務[2]。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雙創”人才,重點在于創新能力培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是推動創新創業的基礎[3-4]。開展科學研究是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職能,不僅有利于教師開闊思路,提高認識,豐富教學內容,還能促使學生通過科研實踐,培養創新能力和意識[5-6]。本研究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為例,研究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科研現況,收集該校近年來科研項目立項、論文發表和專利申報情況并進行分析,之后總結我國職業院校科研現況及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建議。
以江蘇醫藥職業學院為例,收集該校近年來科研項目立項、論文發表和專利申報情況,分析職業院校科研現況。
近5年,該校共獲得各級各類課題立項318項,其中縱向項目309項,占97.17%,是該校科研項目立項的主要類型,橫向項目僅9項。在該校309項縱向項目中,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最少,僅1項,市廳級科研項目立項數最多,共297項,占全部縱向科研項目立項的96.12%。近5年,該校所獲科研項目立項共下達經費316.1萬元,其中縱向項目309項,獲科研經費273萬元,是該校科研經費的主要來源。但是由于科研項目數量多,每個項目的平均下達經費為0.99萬元,市廳級科研項目平均下達經費僅0.53萬元,遠遠低于省部級科研項目和國家級科研項目平均經費。對項目第一主持人特征進行分析發現,中級職稱和學歷為碩士的教師是該校所獲科研項目立項的主要群體,中級職稱者所獲科研項目立項占所有縱向項目的57.61%,學歷為碩士的教師所獲科研項目立項占全部縱向項目的85.44%,高級職稱教師和博士學歷教師是目前該校科研經費的主要獲得者。
利用中國知網檢索平臺檢索該校教師近3年發表的中文論文,利用ISI檢索系統檢索英文論文,將中英文論文數據進行整理發現,2015—2017年該校教師共發表論文348篇,其中273篇(占78.45%)學術論文為普通期刊論文,75篇為核心學術期刊論文(即核心率為21.55%)。
利用中國知網檢索平臺檢索中國專利全文數據庫(知網版)和海外專利摘要數據庫(知網版)后發現,2013—2017年該校共獲得授權和公開專利234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最多,共224項,占該校總專利數的95.73%,遠遠高于發明專利公開數(18項)和外觀專利數量(1項)。對專利所屬學科和關鍵詞分布進行分析發現,大多數專利所屬學科為生物醫學工程、輕工業手工業、化學、有機化工、外科學、臨床醫學等,而常見的關鍵詞為實用新型、加熱裝置、支撐桿、支撐板、支撐架等。
在對該高職院校科研現況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文獻研究發現,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科研存在如下問題。
劉玉松指出,我國職業院校歷年來對科研不夠重視,僅僅將科研作為學校對外宣傳內涵建設成績的一部分,缺乏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和支持[7]。同時教師做科研的功利心較重,對科研工作的認識不夠清晰。閆寧的實證研究發現,19%的被調查者認為高職院校教師沒有必要搞科研,22%的教師不愿意參與科學研究,20%的教師認為科研對教學沒有作用,47%的教師認為科研對教學僅有一些作用[8]。
通過對該校科研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該校科研項目立項以縱向項目為主,橫向項目數量不足,縱向項目層次低,平均經費少,科研成果以論文為主,論文核心率偏低,專利種類單一。這說明我國高職院校仍然存在科研水平較低、研究成果結構不合理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核心期刊論文的發表難度大,項目申請一般需要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礎[9]。
閆寧研究發現,44%的教師對科研工作程序和方法不了解,7%的教師不了解科研工作方法和程序[8]。這一問題在青年教師中尤為嚴重,一方面,大多數青年教師是從普通高等院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職院校,不了解企業實際問題;另一方面,繁重的教學任務和事務性工作,使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開展科研工作。院校科研投入(設備設施投入和科研經費投入)是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的基礎,而陳連和等研究發現,高職院校尤其是普通公辦高職院校和民辦高職院校科研設備設施投入不足,科研經費投入甚少,不利于科研人才培養[10]。
查閱國內外與“科研”“職業院校”“科研能力提升”等主題相關的文獻,通過篩選、閱讀,有選擇性地參考及借鑒其研究結果,總結職業院校教師科研能力提升途徑如下。
(1)明確科研定位,建立健全相關機制。高等職業院校的科研職能應與其他普通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有所不同,高等職業院校的科研職能定位應立足區域技術創新體系,開展技術研發工作,主要面向區域行業企業[6]。同時高職院校應建立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如將科研成果量化,將教師發表的文章、參編的教材及參與的科研課題等折算為課時納入考核,處理好教學和科研的關系[11]。建立激勵機制,調動高校教師積極性,鼓勵教師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科技創新,并使科研成果服務于社會及大眾。
(2)加強科研團隊建設,優化科研資源配置。社會服務是高等職業院校的社會責任和基本職能,科研服務社會是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科研團隊建設是提高高職院校科研實力及服務社會能力的關鍵所在。因此,加強科研團隊建設直接關系到職業院校科研服務社會的水平和質量[12]。高職院校應組建適當規模的創新型科研團隊,團隊成員依托科研基金,相互配合,共同開展科研攻關和創新活動[13]。
(3)加強與其他高校聯系,促進科研發展。高職院校在科研方面起步時間晚,發展不足,在許多方面還不完善。對此,高職院校要尋求科研能力較強的高等院校的支持。對學院教師進行科研能力培養,讓高職院校教師了解專業研究方向。對于一些難度大、級別高的科研項目,高職院校可以與其他高校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科研項目完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