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彭叮
(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41)
隨著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高職體育在學生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等能力的培養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學生體質狀況會與其他成績一起并進檔案,作為衡量學生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更健康的學生將優先獲得擇業權。各校根據國家要求,結合實際制定考核細則,在促進體質健康的教育活動中,突顯考核評價的地位。高職院校在滿足個性化需求、培養體育認知和興趣以及建立學生體育價值觀方面,多次對體育教學深化改革,仍顯得不夠理想。原因在于體育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組織上都與時俱進,但在考核評價中由于缺乏合理和公平性,甚至遭到學生的投訴。因此,伴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合理改進體育教學方法,體育考核形式與標準顯得尤為必要。
體育考核評價制約著課程的價值取向,通過體育考核的結果,可以對教學中的教情和學情做出分析,總結和改進體育教學中問題和不足。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從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到現在有多種授課方式,即選修課、課外訓練課、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等多種方式,從很大程度上改變傳統死板的教學方式??己说膬热莅夹g技能考試、學生身體素質、課堂表現、考勤。相比本科院校,現階段的高職院校體育理論考試幾乎不開設。
高職院校體育考核內容包括技術技能、身體素質及平時表現。各項目的考核比例教師可按照各班實際情況配比,以百分制進行評分,各項成績按照百分比統計相加,得出學生的最后考核成績。這種考核方式操作性強,容易進行量化打分。
在學生培養方式上,技術技能考核和身體素質考核反映了學生的技術和身體素質的情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技術和體能的發展。平時成績的考核則進一步約束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課堂紀律。但這樣的考核方法是一個標準,只注重體育教學的結果。沒有考慮學生的身體技能、心理、生理的差異,也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課余體育學習的行為。有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懼怕體育考試,也有部分學生是為了體育學分。在體育課中的練習和校測試甚至會降低學生的體育興趣。
在高職院校的體育選課教學中,會出現比較有趣的現象,有些專項的老師選課的學生爆滿,而有些專項的老師選課的學生寥寥無幾。產生這種現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體育項目考核成績等級的劃分不統一。由于項目的難易程度不一,考核標準貶低的項目,學生考核的結果是成績偏高;而有些項目難度大,考核標準沒有適當調整,學生考核的成績偏低。各項各類體育項目考核標準等級的不統一,造成體育考核成績有失公平。
高職院校一貫采取期末考核形式,即所有的體育考核集中在學期末一到兩周內完成。有些學生天生身體素質好,即使平時不參加體育鍛煉,在臨近考試時“臨陣磨槍”苦練幾天,也可得高分,但無益于學生的身體健康,體育課對這類學生無太大價值;而有的學生因身體素質差、肥胖等原因,即使平時有體育鍛煉的習慣,也難以通過體育考試。所以這種考核形式忽視努力因素和技術提高程度,甚至打擊積極學習的性質,無益于學生終身體育的形成。
我國教育的發展,學校和家長對體育也引起高度關注。在考試形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比如統一安排時間,全體教師集中對學生進行考核;教學與考試的分離,教師互換學生進行考核等;考核形式上雖然發生了變化,但考核評價的標準依舊參照原有的,未能體現公平合理性。體育教學在促進學生體質提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心理能力,只注重成績且忽視了體育過程的變化,會導致學生體育興趣下降,甚至導致學生在今后的體育鍛煉中,出現各種不良的狀態。
在體育課程改革理念下,"健康第一”是體育教學的目標,應注重身體素質和技能的評價向體育能力、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綜合素質轉變。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材內容多以運動項目專業化內容為主,多偏向于技能型,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身體素質一般,體育技能低下,如果按照教材的內容和要求來進行教學,大部分學生未能接受,不利于體育學習,甚至厭學。依照具體情況,簡化教材。在進行技能技術和身體素質考核的時候,提供多種考試單項,學生根據自身特長特點,自主選擇項目考試。教師把多種考核方式向學生講解清楚。例如乒乓球項目考核中,教師設置1分鐘正手對攻、反手對推、左推右攻、發球等考試單項,讓學生挑選兩項作為技術技能的考核單項;在設置身體素質考核項目時,從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軀干力量;絕對速度、快速速度、相對速度;有氧耐力、無氧耐力、柔韌、彈跳等方向,設置一些時尚新穎且容易學習鍛煉煉的項目供學生選擇。從學生的體育動機出發,滿足了個性化需求,同時又使身體得到充分的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對體育鍛煉興趣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多元化動態評價體系應用應在對教學中的干預、評價處理有所體現。健康促進是一項長期持久的教學活動,因此考核應納入過程評價和自我評價,體現自我學習能力。
(1)持續性、多次考核。
新學期開始,教師向學生講明體育課程的內容、目標、重點、難點,以及體育考核內容,形式和考核標準。在對某項運動進行主體性評價后,允許學生通過課余練習后參加補測,每次測試完畢,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制定鍛煉內容、進度和方法,教師因人而異給予相應的指導。通過多次測試取最好成績參與期末考評,這種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2)進步幅度考核。
由于個體差異性,統一的考核標準不適用,不能體現公平性。體育差的學生即使通過頻繁練習也不能考試及格,易產生放棄心理。考試不是檢驗體育教學的唯一標準,鍛煉的過程和享受快樂運動的體驗更為重要。通過合理的方法,規范公平合理且執行簡單的進步幅度評價準則。建議:將50%的初始成績50%的最終成績,計算進步幅度。學生通過努力獲得的成績,將以進步幅度得以體現。通過這種方式,即使身體素質、基本技術略差的同學,通過不斷的努力也能獲得優秀成績。
學校體育項目多樣化,但考試方式、打分未統一。有些項目容易完成并獲得高分,有些項目即使通過努力,提高幅度仍有限,例如體質測試中的引體向上和立定跳遠,引體向上能及格的比例不多,但立定跳遠及格的比例卻很高。這兩個項目考察的是學生的上肢力量和跳彈力,明顯考核等級劃分可以適當調整,因此,在學校體育考核制度的基礎上,各體育老師應針對本班學情和考情,在原有考核評分標準的基礎上客觀調整,將班級體育成績中各考核等級的比例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判斷一個學生學習結果,成績成為唯一的標準。傳統的考核就是考試加平時加身體素質的加權平均,不能反映學生自主學習和體育鍛煉習慣。
(1)體育協會、體育社團等學生活動訓練的考核。
學校學生組織的協會和社團在項目上形式多樣,彌補了學校傳統體育項目的不足,同時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例如:輪滑協會、夜跑協會、電子競技社團、街舞社團等。協會和社團多由學生組織管理,教師為指導。協會和社團定時進行訓練和比賽等活動,參加一個社團或協會,參加比賽、活動的組織、輔導、裁判等課外活動可進行積分,學期結束,由協會或社團出具學生表現積分表,按照相應的等級可換取相應的考分或學分。
(2)增加體育理論及健身方法的比重。
體育課時是固定的,在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在練習間隙加強傳授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念,通過理論學習,不僅能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身身體狀況的健身方法,還能根據不同階段身體的變化狀況,制定相關運動處方。
國家實施體質健康測試,結果以導入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庫為準。在國家層面上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得到重視,各級政府教育廳也組織相關培訓以增強教師業務水平。每年的學生體質測試都將學生的體質狀況記錄在案,通過這一手段能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高職院校必須加以重視。從學校領導層到教師執行層再到學生,需統籌安排,在測試教師、測試時間、測試場地器材以及班級必須合理有效的安排。進行監督檢查,定期抽查以免體質測試流于形式。
從“健康中國”到“全民健身”,從國家層面到社會層面,人們的思想觀念中越來越體現了體育的重要性,高職院校也不例外。現如今體育項目的多元化發展,現有的師資遠不足以滿足學生對新興的、熱門的體育項目的追求,例如高爾夫球、戶外拓展、輪滑等項目。體育專業院校這類的畢業生比較少,引進這類的師資偏向于在社會專業機構。但這類的師資更偏向培訓性質,對學生的教育性薄弱。在師資不足的情況下,學校應加強組織現有教師外出培訓,獲取技能;同時為吸引新穎時尚實用的體育項目的師資,適當降低學歷門檻,引進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的社會師資,鼓勵這類教師學歷再深造、并積極參加國家教育部門組織的師資培訓,以較短時間成為合格的體育教師。加強學校與社會的師資流通,是實現教師多元化的一項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無論在教學過程還是考核評價中,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穿其中,自主參與學習過程和進步幅度為考核標準,在具體考核過程中根據情況運用正確的考核方法,這樣的考核標準較好詮釋“健康第一”的意義。
高職學生在進入社會前,具有良好的體育意識、體育行為、修養和健康的體質,對實現全民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F行的高職體育考核評價體系不能很好的體現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評價主體的多元性等特點。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高職體育教學考核評價對高職學生體質健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