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
(江蘇省儀征中學 江蘇 儀征 211400)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體育教育事業的重視,體育教學也實施了模塊化教學,并且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入改革,模塊化的體育教學也已經發展的較為穩定與成熟。但是要做到具有自己的特色,就要不斷深入研究與發展,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教學體系,這樣才能讓自己的體育教學在各個高中名列前茅。比如棒壘球運動這個新興的體育項目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突破口。但是如果只是憑借一個具有特色的運動項目就想形成自己的特色體育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要對這一特色的運動項目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制定與其相適應的課題,才能真正發揮它的特色之處。
在高中關于棒壘球的教學主要涉及三個方面:棒壘球的概念;什么是校本課程以及關于學校體育特色事業的建設。
棒壘球運動打破了我國傳統的體育運動形式,把技巧性與競爭性以及娛樂性三者完美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極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高中生的積極性。自棒壘球運動在高中學校開展已來,受到了廣大高中生的青睞與支持,不僅僅在中國得到了普及,自從棒壘球這個體育項目被提出,就受到世界的關注,以至現在全世界都認可。同樣是離不開棒壘球自身的特點與特色,同時,棒壘球自身的價值也在被體育界所挖掘。棒壘球運動是一種室外運動項目,主要使用球棒以及球輪來進行攻守與對抗來運動,主要進行的是積分制,比賽結束雙方分數高的取得勝利。棒壘球運動比賽實行的是九人制,就是賽場上有九個人上場比賽,分為內外場與防守與攻擊,一共有三壘,在安全壘進攻得一分。實行的也是對抗賽,共分為9局,倘若在九局結束以后雙方戰隊的得分持平,那么會再加一場比賽,直到分出勝負為止。棒壘球分為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必修就是軟式壘球,選修是指男生與女生壘球。軟式壘球就是字面上的理解,所使用的壘球與球棒都是軟的,軟式壘球是壘球運動的發展起源,同時也是經過長時間的簡化與發展形成的新型運動。棒壘球運動并不是單純的鍛煉體力的運動項目,更加重視的合作與默契,也是鍛煉高中生意志與毅力的運動,且更加有趣味性,相對于高中學校來說也更加有利于開展起來。
校本化課程的實施主要包括兩層含義,第一:將國家課程標準與地方課程標準融合起來,充分體現出課程的個性化與特色,當然,國家與地方課程的融合并不是兩方面的全部采取,要理智地選擇合適自己本校發展的課程,這就需要學校與教師的努力,經過層層篩選與改編以及整合,尋找合適自己發展的課程;第二個層次就是學校也要學會自主開發適合自己學生發展的課程,因此,學校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所了解,同時做出正確的科學評估,同時也要將本校的教學資源考慮在內,開發出適合本校發展且具有特色的課程,對棒壘球課程的開發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要充分體現出每一位學生的特長,同時也要具有可選擇性,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力,動力才是一切的源泉。
所謂學校體育特色文化的建設就是要與眾不同,只有做到與眾不同才能吸引更多人的興趣,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才能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所謂與眾不同就是要在教學思路與各項工作中體現出自己特有的特色,別具一格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這也是加快學校建設的動力所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建設具有特色的體育文化也是體現一個學校文化的內涵所在,在某種層次上也是體現某一高中學校的教學理念與精神所在。當然學校文化并不是一位領導與教師所能決定的,是要得到全校師生的認可方能協調的發展。而棒壘球的發展就是凸顯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一個突破口。
棒壘球在我國高中階段已經得到普及,但是我們都知道,高中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因為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說,體育課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奢望,因為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所以大多數老師與學生都愿意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花費在文化課的學習上,即使有些學生非常愿意參加體育活動,但是在權衡利弊之仍然會靜下心埋頭苦學。所以,關于棒壘球的教學在高中這個階段很難形成濃厚的氛圍,想要大力發展起來也具有一定的困難。而學習氛圍低下就是高中棒壘球運動難以開展、整體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上面所說的情況也只能是片面的并不能代表全國各地的高中學校,在我國仍有許多高中學校將棒壘球運動當做一門必修的體育課程,但是我們都知道,當人類對一件事情的熟悉程度較低的時候都是很不愿意花費時間去參與其中,當然,在一些高中這樣的情況也是存在的。盡管棒壘球運動項目在許多高中學校已經得到普及,但是他仍屬于小眾化的運動項目,因此大規模的教學訓練也是難以展開,又處在一個特殊又敏感的時期,對棒壘球的教學質量存在著嚴重的威脅。其次就是,棒壘球運動項目在我國發展時間并不長,所以棒壘球教師的水平也很難得到保證,在專業素養上這樣的教師也是比較少。因為在許多高中學校并不是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是專業出身,這也是影響高中棒壘球運動教學質量低下的原因之一。
由于棒壘球的在我國體育教學事業中起步較晚,所以對于教材的使用也比較單一,再加上棒壘球教學體系的不完善這些都是高中棒壘球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由于每一所高中學校對待棒壘球教學的態度不一致,還是有很多學校愿意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也會試著建立全面的教學體系,但是教材資源單一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在很多棒壘球教材中,缺乏對于這項體育項目的指導性,因此實踐起來也是相對很困難的,也很難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所在。但是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體育教師是不使用體育教材的,因為在我們傳統的思想中,體育這一門學科就是沒有教材的,老師教我們怎么做我們照做就行,再或者就是體育課上自由活動的時間比較多,對于教材的使用是體現不出來的。由于這樣問題的存在,對于棒壘球教材的開放與創新上也產生了巨大的阻力,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體育教學不需要教材,這樣既不會花費時間與精力去創新。就算有教材也是簡單的泛泛之談,缺乏指導意義,更沒有實踐價值可言。我們都知道,不論是哪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有理論知識作指導,讓學生們充分了解這一體育項目,才能從思想上接受它,才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因此,教材的單一性是阻礙棒壘球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教學效果也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最后一個原因就是棒壘球的教學設備落后。我們都知道,棒壘球相對于傳統的體育項目來說是一項結合時尚與技巧的運動。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也要有一定的設備與其相匹配,因為有完善的教學設備與教學條件是發展棒壘球運動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順利開展這項運動項目。但是,事實卻是相反的,因為有很多高中院校關于棒壘球的教學設備比較落后,一方面是因為學校對棒壘球運動并不十分重視,另一方面就是學生對于棒壘球運動并不感興趣,這些都是阻礙棒壘球運動在高中院校發展的因素,也是嚴重影響高中棒壘球運動教學質量的因素。雖然某些高中院校愿意發展棒壘球運動,也愿意配置場地,但是對于場地的配置卻十分隨便,比如會利用足球場或者籃球場來充當棒壘球運動場地,這些場地的選用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對棒壘球的教學也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我們在上文中提到的問題中有一個就是高中院校沒有科學的教師團隊來進行棒壘球的訓練,因此為了解決問題,學校應該構建科學的教師團隊來提升棒壘球的教學質量。首先就是要招收有經驗的棒壘球教師,對于教師的招聘上學校也應該把好關,不能僅僅是為了招教而招教,要招收具有專業能力的教師來構建科學的教學團隊。其次就是棒壘球教師的綜合教學素養,通過招聘而來的教師開始對學校的情況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學校組織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關于教師的專業培訓,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去其他優秀的院校參觀、學習,來積累經驗。最后,對于棒壘球的發展,學校一定要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比如可以成立研討會,將棒壘球運動提升到一定的層次,同時也要注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內心活動,學生也可以從教師那里學到棒壘球的技能。當然,提升棒壘球的教學質量不僅僅是依賴教師就能完成的,要求校方也應該提高推廣力度,號召學生踴躍參加,提升學生對棒壘球運動的認同感。
雖然棒壘球是一項體育運動,但是實踐性也是很強,并不是僅僅在運動場上隨便跟著教師做幾下動作就行的,也是需要教材來做理論指導。教師對于教材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于教材中的技巧與動作要熟練掌握,同時也可以結合自己對棒壘球運動的見解來創新新的教學,提升教材的實踐性與創新性。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教學與課本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去一些優秀的院校觀看棒壘球比賽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提升教學質量的例子來進行選擇。
創新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動力,棒壘球運動雖然是一項體育運動,但也需要對其進行創新教學,棒壘球是一種室外運動項目,想要得到發展一定要吸引學生勇于參與進來,所以參與度在棒壘球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倘若在教學環節教師僅僅讓學生觀看教學視頻來進行學習,這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還要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游戲插入到教學中,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棒壘球運動的技能。
最后就是關于棒壘球教學的硬件——設備與器材。要開展一項運動項目,學校的硬件要跟得上,當然要發展棒壘球教學,那么就應該有相匹配的設備與器材,同時這也是學校重視棒壘球運動的一種積極表現,為了符合棒壘球運動的需求要引進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與器材,杜絕落伍。首先學校應該有屬于棒壘球運動的場地,只有學校對棒壘球運動重視起來,做好發展的準備,才能讓學生有信心與希望加入進來。其次就是要根據教學的需求來購買一些先進且符合運動項目的器材,優化教學環境,只有教學環境得到改善,才能讓棒壘球這一運動項目茁壯成長,才能提高棒壘球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從開發校本教材所涉及到的幾個概念、高中學校棒壘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策略研究三個方面進行了相應的闡述,我們不難發現對于棒壘球教學還是存在很大的不足,要促進學生的技能與身心的全面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要促進學校體育特色文化建設,要從教師與學生的精神層面抓起,不能只是泛泛而談,要給予一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