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水高婷
(1.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31;2.云南財經大學 云南 昆明 650221)
伴隨人們生活節奏的逐漸變快,在當前激烈的社會發展中,不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承擔著巨大壓力,若是人們不具備健康的體魄,就會在壓力的打壓下,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所以,健康的體魄是目前廣大人們注重的核心點,而體育鍛煉能有效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尤其針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工作而言,普遍存有“重體育技能技巧、輕理論知識講解”等問題,因此,將基于健康教育理念下,對創新高職體育體系的構建策略展開分析。
何為“健康教育”,是指針對健康知識的傳授,并且還是在傳授的基礎上,建立相對應的衛生行為,從而整改環境的主要指導思想。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貫徹健康教育理念,不僅屬于社會活動和教育活動,同時該項活動的開展還具有一定的組織性特點,能夠讓學生自然而然的接受教學,進而降低因生活因素或個人因素,對自身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若是想對健康教育展開深入分析的話,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內涵:健康教育屬于以教育為核心組織開展的活動,在教學除了要高度重視學生本身以外,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健康知識進行有效結合,從而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健康行為整改,以此來促進學生健康知識和個人行為的平衡發展,為學生身體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所謂“高職體育”,就是指高職院校在校內對學生組織開展的專業化培養教育方式,主要以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為核心,目的是為現代社會培養出有關服務、管理和建設等多方面的專業性人才。尤其針對高職院校學生而言,畢業生應滿足“手腦并用”的要求,該項要求對社會職業崗位存有普遍性特點,而且相比較其他高校科目的教育而言,高職體育教育目標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為先天條件,然后在以提高職業體能作為培養學生技能的基礎,能夠在一定層次上緩解大學生存有的就業壓力,進而通過整改學生心理機能和心理狀態等方式,提升高職學生對就業的信心,以及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基于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教育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有關教育的新政策,根據教育部新頒布的政策可看出,中國教育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將會向職業化教育道路實現發展,而高職院校作為專業的職業教育,需要面臨巨大挑戰。所以,在高職院校的體育專業教學中落實健康教育理念,將會成為高職教育實現創新的突破口,并且此途徑還是職業教育體系創新的關鍵。其可行性因素包含:其一,能推動高職教育體系實現整改,因為從大層次分析可得出,市場經濟的發展,針對職業教育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效果;其二,若是從小層次展開分析的話,高職教育體系會對社會具有適應性特點,能使高職體育體系實現創新構建。現如今,高職體育體系的創新構建,已經得到了廣大社會關注。
據目前高職體育體系的創新構建現狀可看出,阻礙的因素包含以下幾點:其一,教育人員在認知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高職體育的教育人員只是充分意識到了體育教育的健康性和重要性,但是并沒有針對該教育中存有的特殊含義,進行全面掌握和認知,從而使得高職體育教育只是以訓練為核心進行,最終的訓練效果也和預期存有較大偏差;其二,教育人員在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因教育人員長時間遭受傳統教育方式影響,致使教學方式存在單一、缺乏創新性等問題,不僅沒能在教學中發揮出實質性作用,更是讓受教育人員產生了反感和約束等不良現象;其三,沒能在高職體育中落實健康教育。眾所周知,現有的體育教育模式,一直都是以健康教育和體育教育相分離的狀態開始教學,因健康教育沒與體育教育實現相結合,所以導致高職體育體系教學,遭受很多“形式”教育因素影響。基于此,只有教育人員充分意識到高職體育體系構建存在的問題,并運用科學有效措施進行解決,才能確保健康教育理念,有效落實在高職體育體系的創新構建中。
基于健康教育理念下創新高職體育體系的方法,包含:構建“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精心挑選有思想深度的體育教材、全面落實檢查高職生情況的策略等。
基于新課改教學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當在構建和諧校園氛圍中,構建以“健康為主”的體育體系,該體系的教學理念是把人作為教育核心,充分體現人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把注重體育教育又注重育人理念的教學模式,貫穿在高職體育體系的構建中。同時,創新高職體育體系構建,落實健康教育理念,還能在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層次的基礎上,為高職體育體系創設出全新的“思想平臺”,進而整改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看重使用什么方式和手段開展教學,并利于此方式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使得整體教學模式能夠更加注重與對人性的探索。除此之外,在實踐中,還有很多教育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比如:體育自身是一種方法,亦或是一種工具,但它并不是最終的目的,是可以運用它實現教育目的。這是著名體育家王方明提出的觀點,通過此觀點可看出,其實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最優質的發展方向就是構建“健康為主”的體育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要想在實際教學中實現擴展體育教育內涵的教學目的,就需要對高職體育教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整改,并通過構建健康教育、職業體能和職業素養“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健康觀,從而為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當高職院校創新體育體系時,可以遵循以下幾點進行構建:應對專業的職業崗位群體特征進行全面掌握,并在掌握的基礎上,根據職業素養要求和職業體能要求等,為學生設計相關的體育內容,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挑選參與學習的體育課程。比如:以某院校為例,具備工作體態特征的包含伏案型、交往型、運動型等,然后依照現有要求開設專業的體育課,其目的是為能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綜合素質,并且還將在認真分析崗位形態的基礎上,開設體育選修項目。以伏案型的職業崗位群體為例,由于需要工作人員長時間坐在電腦跟前,進行完成文字編輯、數字處理和維修工作等,所以針對此人群開設的體育內容,可以包含:肩部、腰部、手腕和指節等部位的訓練,通過提高部位靈活性和肌肉耐久力的方式,提高人員的職業體能素質。與此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等。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組織開設瑜伽、體育舞蹈等課程,讓學生進行自由選擇,使得學生的職業體能和職業素養,能在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職體育得到良好發展。
對于健康教育理念而言,健康的概念不僅僅局限在身心健康方面,還包含道德健康,而道德健康的中心就是思想教育,所以,需要高職教師能基于健康教育理念下,創新高職體育體系構建時,能為高職生挑選出優質且具有思想深度的教材,符合高職生發展。比如:其一,由于大部分體育運動的開始基礎都是田徑,但是由于田徑的教材內容枯燥且乏味,在加上田徑方面的訓練內容都比較艱難,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為學生挑選一些具有思想教育意義和趣味性的教材,從而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品質;其二,相比較其他運動而言,學生對球類運動的喜愛程度偏高些,而且球類中的籃球和足球等,都具有加強的對抗性,但是在對抗的同時還要求團隊合作,所以在此教學中,需要教師能對熱愛此類運動的學生,加大有關身體強度的訓練,并向學生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其三,針對武術方面的教材選擇而言,由于武術的特點是攻和防,具有較強的技巧性,當教師在選擇教材時,就應當以注重培養學生勇敢、機智和靈活等品質作為核心,進行挑選適合學生的教材。綜上,不論在任何的體育教育中,只有教師選擇科學合理的教材內容,才能確保學生擁有健康的運動思想,使得學生全面發展。
組織開展健康教育之前,教學人員應充分掌握和了解,每名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比如:患有先天心臟病等癥狀的學生,是不可以參與到學校的體育考試中。但據目前高職院校的體育考核現狀可看出,只存有基本的技能考核,如跳遠、800m或者是仰臥起坐等,這些考核標準針對學生而言,只要身體沒有太大健康問題,并達到基本標準就被認為合格。但是運用此方式檢查學生的身體情況根本就不合理,因為這些考核標準都不具備針對性,根據無法在考核的過程中,有效判斷學生存有的問題,只是能從表面上看出學生的技能不達標等問題。基于此,需要高職院校能落實檢查學生身體健康的方法,并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弱勢在哪里,從而確保日后的體育訓練具有針對性。比如:在當前科技時代發展背景下,很多學生都會經常坐在電腦前,并且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那么這對于學生的腰椎和頸椎而言都是不好的。基于此,體育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性質,組織學生通過瑜伽或者是打太極的方式放松自己,進而起到緩解腰椎和頸椎,因長時間不運動造成的疲勞現象。
綜上所述,基于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職體育體系創新構建而言,其目的就是為了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在高職體育體系構建中落實健康教育理念時,應當從構建“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精心挑選有思想深度的體育教材、全面落實檢查高職生情況的策略等多個方面進行,從而為學生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