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晨
胡老師是我高三時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他瘦瘦高高的,戴著一副眼鏡,喜歡穿西服和白襯衫,看起來很斯文。可誰能想到這樣斯文的胡老師原來是體育生出身,而且包攬了自工作以來每年校運動會教師組長跑與短跑的冠軍。或許是受曾經體育生經歷的影響,胡老師的教學方式和班級管理方式也是獨樹一幟,在我們看來很多時候甚至有些“出格”。他的座右銘是“勻速就是最快速”,他告訴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穩中求進才是最好的進步方式。高三的生活很繁忙,學校恨不得讓我們把在校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學習上,但胡老師更注重“張弛有道”。
胡老師經常說:“高三只是漫長人生中一段短暫的旅程,我不希望你們以后想起這段日子時,除了考試還是考試,那真的太痛苦了。”所以他總是想盡辦法為我們單調、苦悶的日子創造驚喜,注入陽光。還記得臨放寒假的那個冬天,下了好大一場雪。那天下午的英語課,胡老師沒有像往常一樣帶著我們“刷試卷”,而是決定組織全班去操場上打雪仗。聽到這個提議時,我們都驚呆了,在其他班都在緊張地準備期末考試的時候,我們就這么“傾巢而出”,怎么看都有些太“標新立異”了。在班長委婉地提出自己的顧慮后,胡老師自信地一笑,說:“沒事,我已經跟楊主任(學校的教導主任)申請過了。”顧慮打消后,全班同學都像出籠的鳥兒一般奔向操場,剛到樓下集合的時候還是規規矩矩的,一進入操場就“原形畢露”了,一個個“眼冒精光”,紛紛脫掉羽絨服投入“戰斗”。期間,我看到楊主任站在操場護欄邊,默默地注視了我們好久,不過距離太遠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而其他人都在“酣戰”,誰也沒有注意到他,過了一會,我看到他轉身離去,背影頗有些落寞……下課后,其他班的同學聽到了動靜,紛紛趴在教室前的圍欄邊觀看,更有些認識我們班同學的男生跑進操場和我們打招呼。我至今都忘不了那個場景:數不清的雪球在操場飛來飛去,每個人都在放肆地大笑、大喊,好像要將心中的煩躁與焦慮徹底撕碎。我們每個人都玩得非常開心,非常痛快,心中的焦躁與煩悶也都隨著紛紛揚起的雪花四散紛飛,消失不見。下一節課的上課鈴響了,我們穿上羽絨服,回到教室繼續上英語課。我記得那節課每個人都精神煥發,聽得很認真,平時一看就煩的詞綴、詞組也都變得活靈活現、生動有趣起來。
如何保證“勻速就是最快速”,學生的心態很重要。為了讓我們保持平和的心態面對考試,胡老師憑借著他的一顆“巧心”想方設法為我們提升“幸福感”。還記得臨近“二模”的時候,整個年級組都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其他重點班接連出現學生因為壓力過大而情緒崩潰的情況。胡老師為了驅散這份“陰霾”,在和語文老師商量后,決定利用最后一節班會課邀請語文老師教我們做花燈,提前為元宵節做準備。于是,在其他班的班主任還在斗志激昂地帶著學生學習“衡水精神”時,我們班卻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利用胡老師提前準備好的材料做起了花燈。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們安靜地專注于自己的“作品”,每個人緊繃的心弦得到了短暫的放松,心中濃濃的焦慮得到了排解。大概是因為這份巧心帶來的“幸福感”吧,我們班緊張的“陰霾”一掃而光,大家都變得很平靜。在之后的數次“模考”中,我們班都沒有出現過同學情緒崩潰的情況,每個人的心都被溫馨的班集體和溫暖的班主任撫慰著。
胡老師重視我們學習心態的平和,但他也非常重視我們的學習。在教學上,胡老師是非常盡職盡責的。他一直主張教師要做好教學輔助工作而不是進行“題海戰術”,他總是會提前對題目進行認真篩選,讓我們“精做精練”。胡老師每天晚上回家后都會幫我們整理好試卷上的易錯題和重要知識點,打印出來,第二天早讀課上讓我們背誦。每天更新,高三一年從未間斷。此外,為了更好地提升我們的英語成績,他還會認真研究自己訂閱的各類報刊,幫我們整理最新的專業詞匯、重點詞匯、諺語俚語等。胡老師將班主任和英語學科教師的專業性發揮到了極致,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為我們的“勻速提高”提供堅強的后盾。大家在“模考”中逐漸見識到了胡老師對知識點把握的“精、準、狠”,對他也愈發地信服,因此,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班級常規上,我們班的成績都非常優秀。
還記得高考前一天,胡老師在我們每個人手腕上都系了一根紅絲帶,他對我們說:“你們一定會考好!”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這句話產生了什么心理暗示,我在第一天考語文和數學的時候,自我感覺就非常好。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每考完一場出來,其他班的班主任都會或是問學生考得怎么樣,或是安慰沒有考好的學生。只有我們的胡老師不聲不響地站在一旁,對我們班的每一個人微笑,他什么也不問,只是說“回去好好休息吧”。正是受他的平常心的影響,我在整個高考期間的心態都很平和,想必我們班的其他同學也是如此吧。高考分數出來后,我們班幾乎沒有發揮失常的,每個人都發揮出了應有的水平,有個別同學還超常發揮了。
感謝胡老師,感謝您的“出格”,讓我們的高三充滿著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