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 唐開
高危妊娠對嬰兒和產婦均可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近些年來,由于環境、工作、遺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合并妊娠并發癥以及各種慢性疾病的孕婦數量逐漸增多,再加上不重視等因素的影響,高危妊娠的發生率也不斷上升,嚴重威脅胎兒及孕產婦的生命安全[1]。CAM 屬于炎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胎盤絨毛膜羊膜以及蛻膜受到病原體的感染引發[2]。目前臨床醫學越來越重視胎盤病理的相關研究,該疾病的檢出率也得以提升[3]。本研究選取60 例高危妊娠產婦,按照患者是否發生CAM 分為研究組(發生)和對照組(未發生),回顧性分析其相關資料,探討CAM 的發生與妊娠結局、新生兒并發癥的關系,發現CAM 的發生會嚴重影響妊娠結局,增加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并增加新生兒窒息和死亡率,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高危妊娠產婦,患者年齡22~37 歲,平均年齡(29.3±3.2)歲。按照患者是否發生CAM 分為研究組(發生)和對照組(未發生),每組30 例。納入標準:符合首屆數字中醫藥學術交流會有關孕婦CAM的相關診斷標準[4];產婦發熱≥38℃;心動過速≥100 次/min;中性粒細胞≥90%;白細胞計數≥15×109/L;胎兒心動過速≥160 次/min;產后胎膜或胎盤病理檢查伴炎性;羊水或臍血細菌培養結果呈陽性。排除標準:因顱內出血、產傷、電解質紊亂等原因導致的宮內感染、遺傳代謝類疾病以及抽搐等進而導致腦損傷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腦、心腎、肺等重要臟器功能嚴重缺陷患者;意識不清或不能配合醫護人員工作者。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進行。
1.2 方法 在產婦分娩時,取羊水或臍血進行細菌培養,取一塊合適的胎膜和胎盤組織,大小以3 cm×3 cm為宜,借助10%的甲醛完成固定隨后常規使用石蠟包埋,隨后進行病理檢查。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妊娠結局 對比兩組患者妊娠結局,主要包括產褥感染、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胎盤早剝。
1.3.2 圍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 對比兩組圍生兒胎兒窘迫、敗血癥、吸入性肺炎、新生兒窒息以及圍生兒死亡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3.3 新生兒Apgar 評分 新生兒出生后進行Apgar評分,評分內容包括新生兒的呼吸情況、皮膚顏色、肌肉張力、心搏情況和反射能力5 項,每項評分各2 分。1 min Apgar 評分4~7 分可判定為輕度窒息,0~3 分可判定為重度窒息;5 min Apgar 評分<5 分可判定為重度窒息[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對比 研究組產褥感染、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以及胎盤早剝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對比[n(%)]
2.2 兩組圍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圍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為43.3%,高于對照組的1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新生兒Apgar 評分對比 研究組新生兒Apgar 評分為(6.17±1.23)分,低于對照組的(6.83±1.2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Apgar 評分對比(,分)

表3 兩組新生兒Apgar 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高危妊娠可對母體及胎兒健康與生命安全產生直接的影響,相較于正常妊娠群體來說,其整體的病死率及發病率較高,因此該問題已成為臨床上婦產科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現有的報道大多是關于高危妊娠可能對妊娠結局造成不利的影響,但很少有研究將CAM這一高危因素與母嬰結局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
高危妊娠包括很多種情況,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孕期出現骨盆畸形或狹小、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兒異常發育、胎位不正、羊水量異常、胎盤早剝以及前置胎盤等;②既往存在畸形、死胎、早產以及習慣性流產史;③孕婦合并重度貧血、肺結核、糖尿病、慢性腎炎以及心臟病等妊娠期合并癥。高危妊娠若得不到科學的診治,極易引發子宮破裂、胎盤潴留以及流產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嚴重危害母嬰安全,因此需要盡早對病情進行診斷,盡早治療。數據顯示,大部分高危妊娠產婦均存在急性CAM,該疾病大多是由于早產或是胎膜早破導致;同時產婦足月妊娠后出現破水時間過長或是產程延長、羊膜腔穿刺以及細菌異位繁殖等均會導致急性CAM 的出現。該疾病若得不到充分的重視,極易對產婦的妊娠結局造成不利影響[8]。
在妊娠期間,產婦應十分注意陰道衛生,注意陰道分泌物是否出現異常,避免病原菌由陰道逆行至宮腔,引發CAM,進而導致胎兒健康受到影響甚至是早產。相關研究指出,CAM 嚴重影響孕婦的妊娠結局,處理不當可直接導致妊娠不良結局的出現,嚴重的會大幅增加新生兒發病率及死胎率[9]。研究指出,CAM 和胎膜早破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聯系,且可以相互影響。目前臨床上一般認為胎膜早破的原因是發生CAM。CAM 患者一般會表現為患者胎盤表面和胎膜絨毛膜間質出現中性粒細胞浸潤,通常還會伴有血管細胞異常滲出,降低患者纖維組織的彈性進而導致組織出現增生。研究指出,CAM 會導致炎性細胞浸潤,進而出現水腫,胎膜的堅韌度出現下降,這時孕婦子宮內壓力嚴重失衡,增加胎膜早破發生率。同時對于未合并CAM的產婦來說,其絨毛羊膜具有較高的堅韌度,且整體彈性較大,對母體及胎兒整體的影響較小。
就目前來說,關于CAM 對新生兒結局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爭議,有數據顯示,CAM 的出現會增加新生兒肺炎、窘迫以及感染等疾病的發生率,同時也會影響到胎兒的氣體交換,待分娩時,該種胎兒發生窒息的可能性也大大高于正常胎兒。在產婦方面,產婦合并心臟病、貧血以及高熱等均有導致CAM 的風險,同時臨床中極易忽視對胎盤進行病理檢查,因此無法準確評估新生兒的發病狀況,導致產婦及新生兒診斷和治療的過程被推遲。對于出現胎盤早剝的產婦來說,醫護人員應該有意識地進行治療,視情產婦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終止妊娠。因此,本研究建議在發生以下情況的前提下,可進行胎盤病理檢查:陰道炎、胎膜早破、胎兒窘迫以及新生兒窒息等。胎盤羊膜病理診斷可以實現對新生兒病因較為準確的評估,隨后可選取適當措施進行治療,將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降低,實現妊娠質量的有效提升[10]。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褥感染、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以及胎盤早剝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發生CAM 的患者整體妊娠質量較差,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較高。研究組圍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為43.3%,高于對照組的1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發生CAM 患者的胎兒極易出現胎兒窘迫等并發癥,胎兒安全受到威脅。研究組新生兒Apgar 評分為(6.17±1.23)分,低于對照組的(6.83±1.2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未發生CAM 患者的新生兒整體狀況良好。
綜上所述,CAM 的發生會嚴重影響妊娠結局,增加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并增加新生兒窒息和死亡率,臨床上應加強對該疾病的重視程度,必要時需要進行胎盤病理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