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芮函

“Bed Time Story”(枕邊的故事)是一種猶太式教養方式。猶太人很注重胎教,在孩子出生前父母便會給他們講故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會在孩子每晚入睡前講故事或者一起讀書。由于世世代代的傳承,猶太父母十分重視睡前閱讀和交流,他們將其看作一種傳統的義務,是必須按時履行的一種職責,“Bed Time Story”不是一項刻板,壓抑的例行公事,相反,它充滿靈動和快樂。無論白天發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只要孩子躺在了床上,父母就不會再提起,而是充滿溫情地和孩子一起閱讀或者講故事。
猶太父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回想起“Bed Time Story”時是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保護孩子對書本和溝通的熱情,讓孩子體會到無論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苦楚,閱讀時總會是快樂的。如今有不少父母都忽視了睡前親子共讀的意義和價值,錯失了許多富有教育契機的寶貴又溫暖的時光。
促進親子關系的良好發展。入睡前的時光總是溫馨而又短暫的,父母忘卻了一天的疲憊和煩惱,孩子也能親密地依偎在父母身旁,這時正是培養良好親子關系的絕佳時刻。或許入睡前的時光與一天的時間相比是那樣的短暫、微不足道,但哪怕是短短十分鐘,卻比任何時間都更能實現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密溝通。彼此溝通、分享愉悅、歡聲笑語……這些溫情片段往往會給子女內心帶來極大慰藉和溫暖,讓其一生受益。
培養孩子對知識的熱愛。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發現優美文字背后蘊藏的知識寶庫。父母的引導和交流更能給孩子指引啟迪的方向,在一起閱讀的過程中,言語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能培養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對真理的追求。堅持睡前閱讀,也能改善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他們能逐漸意識到知識的累積是一個需要持之以恒,長期堅持的過程,在對待學習的態度上也會變得更加認真、嚴謹。
促進孩子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孩提時代正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睡前閱讀能給孩子的語言發展提供莫大的幫助。在閱讀和傾聽的過程中,孩子會接觸各種豐富多彩的詞匯和句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久而久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會得到顯著的提升。童話故事中往往會充滿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困難情節,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便會思考解決方法,所以喜歡聽故事的孩子往往智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比同齡孩子強很多。
父母樹立榜樣作用,營造家庭學習氛圍。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所有那些有教養、品行端正、值得信賴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出自對書籍有著熱忱愛心的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各個方面。在充滿書香氣息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更加渴望知識、熱愛閱讀。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設備已經走進千家萬戶,不少父母在家無時無刻不在玩手機,缺乏對孩子學業成績和行為習慣的管教,這不僅會阻礙親子關系的發展,也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態度。父母為孩子創造的學習氛圍越濃厚,孩子的學習態度也會相應地更端正。父母應該以身作則,養成閱讀習慣。兒童的模仿能力強、好奇心重,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專心讀書時,他們也會模仿父母,加入閱讀的隊伍中。

豐富親子共讀內容,注重閱讀中的引導。不同年齡的兒童所掌握的知識面不一樣,父母應根據年齡段的差異去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年齡較小的幼兒適合閱讀簡單的繪本或者聽父母講一些簡短的故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逐步增加難度和閱讀量,培養孩子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和終身學習的認知。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父母應該抓住故事中的教育契機,結合實際生活對孩子進行引導。比如誠實守信的品質、勇敢堅強的個性、尊老愛幼的道德理念、春夏秋冬的變化等等方面,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知識。
珍惜睡前時光,分享枕邊故事。很多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白天很少有時間與孩子相處,所以入睡前與孩子共處的時光就十分寶貴。并且有研究指出,人類大腦中需要回憶的海馬體,會不斷地回放睡前所獲得的新記憶,所以人們對入睡前的記憶往往會記得更加牢固。家長應把握睡前時光,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也可以與孩子分享當天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同時,家長也需要注意給予孩子充分的話語權,體現兒童作為親子共讀的主體地位。不僅家長要講、要說,也要給孩子們表達和展示自己的機會,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在閱讀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摻雜一些游戲在其中,如“我是小記者”“我就是主角”等等。
親子共讀不僅能充實孩子的知識庫存,提升孩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關注孩子內心的成長、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在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情感體驗,時常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孩子的自信,在構建和諧親子關系的同時體會閱讀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