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蒙蒙
摘要:語文學科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石與前提,而對于職高這個語文教學的特殊群體而言,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同樣也需要語文的實際應用。要加強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重視,把語文教學融入專業知識中。夯實語文課本基礎知識的同時要強加語文實際運用,這樣才能加強職高生走向社會的能力,契合社會時代的發展需要。
關鍵詞:職高語文;實用性原則;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3-0172
一、導入
職高語文教學應該著眼于職高學生的需求。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深刻認識到職高學生與普通高中生存在差異,職高學生畢業面臨的是社會的考驗,而不是升學的壓力。所以,職高語文教學要凸顯實用性,與學生的專業知識聯系加以運用。同時目前也存在著許多職高學生忽視對語文學科,只顧緊抓專業課學習的現狀。而枯燥無味的課堂知識傳授也讓本來基礎不好的職高學生更受打擊。如此產生惡性循環。基于此,本文選擇了職高語文教學要體現實用性原則研究這個課題,剖析職高語文教學提出相應的措施,為同行提供新的思路。
二、職高語文教學要體現實用性原則的措施
1.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優化語文教學方式,體現實用性原則
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不適合職高學生的發展需要,教師要優化創新教學方式。營造趣味性與知識性統一的課堂環境,善于利用多媒體課堂展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促使學生踴躍發言,打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教師要根據社會發展拓展補充與學生專業息息相關的課文知識,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按照教學大綱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調整教學方法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主動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從應試教育的框架中脫離。教師在傳統傳授知識要與學生的專業課結合,布置與專業相關的作業任務。
如可以讓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時,勾勒設計出自己理想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廣告封面。可以在發揮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如市場營銷專業,在口語交際應聘口語中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鍛煉口才提升普通話的同時將語文教學與專業知識結合。教師也要提倡學生提前進行課堂預習,養成自學的習慣,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化被動為主動。在實踐中體現實用性原則,讓職高學生沉浸在語文學科的魅力。
2.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在教學內容中體現實用性原則
面對如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教師也要更新傳統的教育觀念。在職高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關注課本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語文學科的實用性原則。力求學生在語文學科中所學的知識為專業知識服務,語文教學不能脫離生活實際,走向極端的片面化,要體現實用性原則。職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存在差異性,普遍存在學習成績、學習主動性低,學習氛圍低迷等情況。語文教學不能把所有學生一概而論,一味求全責備過度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本身的差異。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深刻了解職高與普高要求迥異,轉變自身傳統守舊觀念,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有針對地對學生展開語文教學。而教學內容也應該與學生的專業緊密結合,教師要篩選教學內容,挖掘深層次的思想價值,為學生帶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引導,樹立職業道德。同時倡導教學中加入實用性強的教學內容,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面臨社會需要的語文知識。根據學生在平日里的教學反饋,教師要進行及時反思調整教學內容,投入編寫教學教材的工作中,彰顯實用性原則。
3.面向社會加強應用寫作訓練,體現實用性原則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的特點,可以算是一門與人溝通交流的工具。學生在畢業之后,尋找工作走向社會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口語交際以及在工作中的總結、反思、申請、應聘、求職等多方面文字的應用。面對這個現況,教師應該加強應用文寫作訓練,減少應用文枯燥乏味的題目與實際生活結合,提出符合學生求職要求的新穎題目。同時,教師可以規定相應情景,模擬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鍛煉。教師要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全方面發展,發揮學生主動學習思考的能力。在加強應用文寫作的同時可以適當補充職場寫作的要求,規范學生的書寫,迎合職場寫作。加強應用文寫作訓練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實用性原則。讓學生都有動手實踐的機會,為日后學生走向社會打下牢固基礎。
4.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體現實用性原則
基于職高語文教學的特殊性,教師在完成教育任務的同時要開展多種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加深知識。教師要拋棄應試教育的刻板觀念,淡化學生成績,著重培養學生專業知識運用的能力。如課外閱讀活動,練習書法活動,演講比賽活動,廣告創意活動等等,在良好競爭互相交流中提高語文教學的實用性,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鞏固所學專業知識,加強專業知識與語文教學的對接。
三、總結
職高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體現實用性原則,加強語文課本知識與學生專業知識的結合與應用。鼓勵發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在多種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在語文課本中深度挖掘有價值的思想,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職業道德修養。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結合社會實踐,讓學生感受語文教學魅力,才能鍛煉出適應社會的高素質職高人才,更好地培養學生走向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S].2009.
[2]劉義兵,沈小培.職業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M].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縣第二職業學校3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