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摘要】 目的:觀察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扁桃體切除術在慢性增生型扁桃體炎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4例慢性增生型扁桃體炎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行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扁桃體切除術將患者分為對照組(32例:行常規扁桃體切除術)與實驗組(32例:行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扁桃體切除術),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等手術指標均優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術后3天總有效率(96.88%)比對照組高,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慢性增生型扁桃體炎患者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扁桃體切除術治療效果明顯優干常規扁桃體切除術。
【關鍵詞】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扁桃體切除術;慢性增生型扁桃體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66. 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 2020) 21-041-01
慢性扁桃體炎的發生與扁桃體窩細菌感染、分泌物積聚等因素有關,患者咽部可出現發干、發癢等異常不適感,可引起口腔異味,若扁桃體隱窩反復感染可影響呼吸系統以及正常發音功能.手術治療應用范圍廣[1]。本次研究比較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32例行常規扁桃體切除術以及32例行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扁桃體切除術,兩種不同術式患者預后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實驗組行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扁桃體切除術(n-32):男、女分別17例、15例,年齡/平均年齡為:0歲-40歲、(24. 82±1.42)歲,扁桃體II度腫大以及III度腫大例數分別為20例、12例。對照組常規扁桃體切除術(n=32):男、女分別18例、16例,年齡/平均年齡為;5歲-42歲、(24. 35±1.41)歲,扁桃體II度腫大以及III度腫大例數分別為18例、14例。本次研究對象在性別、平均年齡以及扁桃體腫大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經統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納入標準:(l)參考我國2016年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制定的兒童急性扁桃體炎診療實踐指南相關內容[2],根據扁桃體腫脹程度分為三級,其中I度腫脹患者扁桃體體積增大但是未超過咽腭弓,III度腫脹患者扁桃體體積增大但是未過程咽后壁中線,II度介于I度與III度之間。(2)患者具有咽痛反復發作病史及夜間打鼾癥狀,且結合患者咽喉部CT檢查結果,均確定為慢性增生型扁桃體炎。排除標準:(1)排除處于增生型扁桃體炎急性發作患者。(2)排除合并扁桃體結核或發生癌變患者。
1.3方法兩組患者術中麻醉以及術中體位分別為全麻氣管插管、仰臥位,同時為充分暴露患者咽部,于患者肩背部墊軟枕,并應用Davis開口器將患者口腔撐開。
1.3.1對照組該組患者先應用鐮狀刀將患者腭舌弓、扁桃體被膜及部分咽腭弓黏膜,從扁桃體上極到下極剝離扁桃體,至下極留一細蒂,用圈套器套住扁桃體下極完整摘除扁桃體,對于術中出血創面應用紗球局部壓迫止血或可吸收縫線縫扎止血。
1.3.2實驗組該組患者應用等離子射頻消融刀切除扁桃體,在實精準定位扁桃體中上極后,應用等離子射頻消融刀將腭舌弓切開,在充分暴露扁桃體包膜以及上極組織后應用一次性低溫等離子刀頭以生理鹽水為介質,沿扁桃體與腭舌弓交界處剝離包膜,以充分顯露扁桃體被膜,并沿結締組織與扁桃體被膜將扁桃體完整切除。
1.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相關手術指標以及術后3天恢復情況,若患者術后咽部不適癥狀消失,且切口未出現感染以及繼發性感染,則表示治療顯效。若患者術后咽部不適癥狀相對緩解,但是需應用非手術后續治療,切口未出現感染以及繼發性感染,則表示治療有效。未達有效標準則表示治療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十有效例數)/總受檢例數]×100%。
1.5統計學處理SPSS21.O系統處理結果數據,(x±s)表示的計量數據應用t檢驗,(%)表示的計數數據應用x2檢驗,P值低于0. 05則表示組間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相關手術指標,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手術時間比對照組短、平均住院時間比對照組短。
2.2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天預后情況,具體情況如下;實驗組顯效例數、有效例數以及無效例數分別為16、15、1,對照組顯效例數、有效例數以及無效例數分別為14、12、6,實驗組總有效率(96.88%)比對照組(81.25%)高,x2=5. 128,P<0. 05。
3 討論
常規扁桃體剝離術患者術中出血量多、術中耗時長,在剝離扁桃體時易牽拉扁桃體周圍組織,從而使扁桃體致周圍組織損傷,或造成扁桃體剝離不全,從而降低手術操作治療效果。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與常規扁桃體手術相比,術中應用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刀,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刀在切割扁桃體組織的過程中可釋一定的能量,使電極與周圍組織間形成等離子薄層,薄層內的離子在電場能力作用下加速,繼而將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刀釋放的能量傳遞給周圍組織。此外,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刀使用過程中組織細胞分子鏈在低溫條件下分解為氧化物、碳水化合物,可液化需要切除的病灶組織,減少熱效應,防止周圍組織在熱效應下損傷周圍組織,減少了患者術中出血量[3]。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術后3個月總有效率高,綜上所述,慢性增生型扁桃炎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療效顯著。
參考文獻
[1] 任小東,蔣曉平,陳天賓,等,鼻內窺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與扁桃體聯合腺樣體切除術治療小兒鼾癥伴過敏性鼻炎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 26 (9): 928-931.
[2]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兒童急性扁桃體炎診療——臨床實踐指南(2016年制定)[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7,32(3):161-164.
[3] 王春燕,王建軍,趙勵,術腔縫合對比雙極電凝燒灼在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扁桃體切除術中的前瞻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 (1):2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