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



【摘要】 目的:探討青霉素類藥物引發的泌尿系統不良反應的相關分析。方法:納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間接收的,行青霉素藥物治療同時造成泌尿系統不良反應的患者200例,記錄不良反應結果。結果:200例行青霉素治療的泌尿系統不良反應患者中,92例行口服用藥,58例行靜脈注射。口服用藥(46.00%)和靜脈注射(25.00%)發生的不良反應較高;108倒注射用藥的患者中,粉針劑型發生的不良反應最高,占比74. 07%;92倒口服用藥的患者中,片劑為主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占比65. 22%;腎功能異常發生率占比65.00%,其中尿蛋白異常和血尿發生率也相對較高。結論:青霉素類藥物引發的泌尿系統不良反應和臨床用藥形式、制劑類型有顯著關聯,同時在發生的不良反應中,腎功能衰竭發生率較高,因此應盡可能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用藥方案,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青霉素;泌尿系統;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 21-044-01
前言
青霉素作為β內酰胺酶類抗生物,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式陰性菌和不同類致病螺旋體均能產生阻礙效果[l],同時青霉素也可將其分成青霉素G類、青霉素V類、耐酶青霉素等[2]。針對于此,文章將重點分析青霉索類藥物引發的泌尿系統不良反應。
1 資料和方法
1.1基本數據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間,本院共收治行青霉素藥物治療同時造成泌尿系統不良反應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62例,中位年齡(45. 92±6.10)歲。
1.2方法200例患者收治后,記錄患者的用藥方式、制劑類型和發生的疾病類型。
1.3觀察標準記錄200例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分析200例泌尿系統不良反應患者數據均核算進SPSS21.0 for windows軟件中,統計結果用率(%)的形式表達,執行卡方檢驗。
2 結果
2.1不同給藥方式發生的不良反應表1結果可知,200例行青霉素治療的泌尿系統不良反應患者中,92例行口服用藥,58例行靜脈注射。口服用藥和靜脈注射發生的不良反應較高。
2.2不同注射制劑間存在的不良反應在表2結果中證實,108例注射用藥的患者中,粉針劑型發生的不良反應最高。
2.3不同口服制劑間的不良反應 由表3數據判定,92例口服用藥的患者中,片劑為主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
2.4 泌尿器官不良反應發生率腎功能異常發生率占比65. 00%,其中尿蛋白異常和血尿發生率也相對較高,具體見表4。
3 討論
青霉素屬于β內酰胺酶類抗生物,主要包含廣譜類青霉素、天然性青霉索和耐酶青霉素,因此即便青霉素類抗生素不良反應較低,但是依然有部分患者會存在不良反應[3],如過敏性哮喘、藥物熱和血管神經性水腫,甚至是過敏性休克反應。因此在注射青霉素抗生素前需要進行皮試,第一次給藥注射或者停藥72小時后,再注射的患者均需要進行皮膚過敏性實驗[4]。
3.1腎功能衰竭本文研究中,l例典型患者因頭皮存在外傷情況,靜脈滴注青霉素鈉鹽960萬IU后,在幾個小時后發生了皮膚瘙癢、發腫、紅色斑丘疹,同時伴隨腰部疼痛。用藥后的第48小時、72小時檢查,出現少尿反應,尿液呈現為醬油色,皮膚出現粘膜黃染,面部和雙下肢體水腫,經過尿常規檢查存在管型、蛋白(+++)、血清尿素氮(BUN) 10.25mmol/L、尿肌酐(Cr)在482. 19μmol/L左右,經過診斷為青霉索引發的急性腎功能衰竭。
3.2血尿本次研究中,血尿發生20例(10.00%),用藥途徑包含口服和靜脈滴注。
1例患者靜脈滴注青霉素800萬U,在第二日尿色呈現紅色,經過輔助檢查后,尿液檢查RBC滿視野,肝腎功能判定為常規狀態。而后停用青霉素,口服地塞米松5毫克后,在3日后尿色恢復到正常狀態。因此血尿的發生可能是因為藥物的濃度較高或者注射較快造成。
3.3尿蛋白異常本文研究中,200例行青霉索治療的泌尿系統不良反應患者中,92例行口服用藥,58例行靜脈注射。口服用藥(46.00%)和靜脈注射(25.00%)發生的不良反應較高;108例注射用藥的患者中,粉針劑型發生的不良反應最高,占比74.07%; 92例口服用藥的患者中,片劑為主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占比65. 22%,由此數據也說明片劑藥用藥最多,但是并不是導致不良反應提升的直接原因,因注射劑量在可控狀態[5]。
綜合上述結論,青霉素類抗生素導致的不良反應是目前我國臨床關注的重點,因藥物本身的不良反應是較低的,但是在劑量變化下,也會對藥物吸收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 樊華.青霉素類藥物引發的泌尿系統不良反應的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 13 (24): 226-228.
[2] 謝文斌.青霉素類藥物致泌尿系統不良反應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19,6 (14):113.
[3] 劉洋,肖隆灝,張磊,從《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分析中藥及其制劑致泌尿系統藥物不良反應[J].環球中醫藥,2018,11 (9);1392-1395.
[4] 王蘭,毛乾泰,張小寧,等,藥物治療管理結合藥物基因檢測在1倒服用華法林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個體化藥學服務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9. 30 (17): 2388-2393.
[5] 毛璐,周應群,依替米星致泌尿系統不良反應/不良事件報告分析[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16, 13 (3):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