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華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南昌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南大附中”)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切實貫徹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理念,構建課程、文化、活動、實踐、管理、協同育人的“六向”德育長效機制。
筑牢課程育人主要陣地。課程是德育的重要載體,是實施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南大附中在開齊國家必修德育課程之外,立足地方和校情自主開發了校本選修德育課程《走進江西——我們生長的地方》《江西歷史文化名人選講》等,讓學生了解江西的山川風物、歷史文化底蘊,以此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及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在德育課程之外,學校還特別與全體教師強調在各個學科的日常教學與主題班會中滲透德育理念,切實推進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營造文化育人良好氛圍。文化具有無形而持久的影響力,學校通過多種途徑推進文化育人。在校園墻壁上、教室中、櫥窗里,不乏中國歷史文化名人、當代杰出人物、愛國楷模等事跡展板。學校還充分發揮校園LED屏、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的作用,開展德育主題宣傳活動。此外,學校還通過升旗儀式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儀式感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切實強化以文化人的德育氛圍。
打造活動育人優質平臺。學校以校內外特色德育平臺為依托,營造良好德育文化氛圍。2019年下半年,學校首設“學生成長論壇”。南昌大學副校長朱友林等專家學者來校開壇設講、傳道授業,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每年舉辦團主題德育活動,如開展“國家憲法日主題教育活動”“爭做文明南昌人,共創全國文明城”等多個團課活動,培養學生崇德守禮、言雅行正的良好品質。此外,校藝術團、校運動隊、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等都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平臺。
開拓實踐育人廣泛渠道。社會實踐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內課堂的外延,也是培養人、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途徑之一。例如:學校組織班級前往青山湖區圖書館、南昌火車站、南昌西站等公共場所開展志愿活動。近三年,學校還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了三十余次省內外參觀研學活動,覆蓋全體學生,切實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推進管理育人制度建設。學校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組織系列專題學習活動,開展學校“立德樹人”標兵評選表彰活動,增強廣大教師的立德樹人意識。另一方面,加強管理制度建設,完善一系列相關管理制度,將師德師風內容明確列入其中,加強師德考核。此外,細化學生管理制度建設,依托校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建立特殊學生檔案,對學生心理問題高度重視,做到提前防范、及早發現、及時干預。
構建協同育人有效機制。學校有意識地加強與家庭、社會的交流,積極探索家庭、學校、社會聯合育人機制。在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維度,南大附中建立校級、年級、班級三個層次的家長委員會,讓家長積極參與學校事務。在學校參與家庭教育的維度,一是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南昌市“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通過廣泛的家訪活動切實拉近教師與家長、學生的距離;二是通過校心理發展指導中心組織開展家長讀書沙龍,分享家庭教育書籍,促進家長共同學習成長。在社會力量參與學校教育的維度,學校邀請校外專家舉辦多場德育主題講座,拓寬學校德育渠道,進一步增強德育效果。
通過長期努力,學校立德樹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今后,我們將持續完善適應校情、適應時代要求的“六向”德育長效機制,切實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奠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者系南昌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責任編輯:王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