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河北省涿州市農業農村 072750
多年來,我國因泔水喂豬而引發疫情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在泔水處理過程中還存在著“地溝油”上市的重大隱患,從根本上治理泔水飼喂生豬等行為刻不容緩。涿州市毗鄰北京,區域優勢明顯,是首都北京的重要農產品供應基地;同時,自2010年以來,在毗鄰北京周邊的涿州市境內相繼出現了“泔水豬”行業,給我市生豬產業也帶來了疫情風險,特別是對周邊環境造成了較大污染,群眾反映強烈。涿州市為做好泔水豬治理工作,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強化領導,多次組織相關部門走訪調研、召開專題會議,及時下發《涿州市“泔水豬”治理實施方案》,成立領導機構,強化部門分工負責,堅持疏堵結合、獎罰并舉,全力推進涿州市泔水豬治理工作,成效顯著。
涿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鄉鎮長為副組長,市財政局、國土局、規劃局、水利局、公安局、執法局、行政審批局、供電公司等單位主管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此項工作的組織實施。同時各鄉鎮政府、辦事處也成立了相關領導機構,分片包場(戶、區),責任到人,務求治理實效。
鄉鎮政府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本轄區泔水豬(牛、羊)等畜禽養殖場(戶、區)的治理工作,監督養殖場(戶、區)或圈舍出租方及時清理糞污、拆除圓舍及附屬設施。
市環保局負責對符合環評條件的養殖場及時補辦環評手續,負責對未建立糞污治理設施、未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非法排放糞污等行為的處。
市國土局負責對符合養殖占地條件的養殖場(戶、區),及時補辦養殖占地手續,對逾期未辦理養殖占地手續或違法占地擅自恫養畜禽等行為依法查處。
市農業農村局積極開展防疫、檢疫、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以及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導,對無《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的規模養殖場予以處罰。
市水利局會同鄉鎮負責對河道內養殖場(戶、區)進行清理拆除,同時負責對泔水豬(牛、羊)等非法養殖場(戶區)斷水工作。
市公安局負責泔水運輸車輛的查處,對非法運輸泔水的車輛依法予以處罰,特別是對泔水獵養殖環節生產的潲水油流向進行核查,嚴防食品領域犯罪:對嚴重違反法律,涉嫌犯罪的,予以刑事立案。
市財政局負責安排泔水豬治理圈含補貼、廢棄物臨時性環保治理、養殖場第三方勘測、攔截泔水運輸、鄉鎮及部門治理、運行等經費,為徹底取締提供經費保障。
供電公司負責對泔水豬(牛、羊)等非法養殖場(區)斷電工作。
市規劃局負責城鄉規劃執法,對未經規劃的養殖場(戶、區)進行查處。
市執法局負責推進全市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中心建設,強化源頭治理,泔水來源于外埠的,積極與外埠監管部門協調,推進餐廚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市行政審批局負責對符合動物防疫條件的畜禽養殖場(戶、區)及時補辦《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等手續。
3.1 調查摸底階段由鄉鎮政府組織力量對本轄區內的泔水豬、汁水牛、泔水羊等養殖場(戶、區)完成進行調查摸底工作。
3.2 發放通告、自行拆除階段鄉鎮政府對本轄區內泔水豬等養殖場(戶、區)逐場、逐戶、逐區發放治理通告。在限定期限內,由養殖場(戶、區)對泔水豬(牛、羊)等自行處置,并由養殖場(戶、區)做出限期停養承諾。
3.3 強制拆除、關閉階段限期仍不自行清理泔水豬(牛、羊)等養殖場(戶、區),由鄉鎮政府會同環保、國土、農業、規劃、公安、水利等部門依法予以強制拆除、關閉,并對養殖場開辦者或養殖者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處罰。
涿州市政府安排專項資金800萬元,對主動退出飼養并拆除圈舍的給予獎勵。補貼標準根據主動退出時限按照圈舍面積分別給予30元/m2、20元/m2、10元/m2等不同的補貼,調動泔水豬養殖場戶退出市場積極性;自規定時限內仍未關閉、拆除的養殖場不予補貼。在治理過程中,涿州市政府組織鄉鎮政府農業、環保、公安、電力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取締泔水豬養殖戶。執法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深入養殖內部檢查,查看飼料是否使用泔水,并向養殖戶傳達泔水喂養的危害以及非洲豬瘟的主要傳播途徑;對使用泔水飼養的養殖戶依法拆毀泔水儲存設備對運輸泔水車輛進行依法查扣;電力部門對違規養殖場進行斷電;鄉鎮政府對其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其在接到通知后限期內出清存欄生豬、拆除圈舍,退出涿州市養殖市場;環保部門依法對養殖場滲坑進行檢查,實地抽取樣本進行檢查,根據檢測結果依法對養殖場戶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