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百色職業學院 廣西 百色 533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不能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高職體育院校的教育,旨在為社會培養高素質、職業化的人才。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別,相比較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側重于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高職院校的教育具有定向性、實用性以及專業性的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高職體育教育存在較強的職業性的特征。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要求學生將體育知識和職業發展相結合,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做好鋪墊。
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為了向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高職院校必須實施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保證學生畢業后的職業發展。
所謂的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就是將體育課堂教學和職業工作特點相結合,形成專業的體育教育,學校對學生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所需的技能進行專門的教學和相應的體育訓練,向學生傳授實用性體育知識,培養學生的身體素養、運動能力已經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力。
實用性職業體育教育是指在傳統的體育教學的基礎上,結合職業工作的特點進行職業崗位知識和相關技能的訓練,主要是根據職業實用性進行特色體育教學,或者進行專門的運動訓練。
體育教學的本質屬性就是讓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增強自身的體質、培養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通過掌握體育運動的技能,達到終身體育的體育教學目標。
高職體育教育主要是以體育鍛煉為手段,以體育運動為載體,針對性的培養體育專業學生將來從業及勝任工作崗位所需的身心素質,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競爭力。通過體育訓練,保證學生能夠適應崗位工作環境。
具備專業的體能素養是職業體能素質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專業特點,不同專業所需的職業體能素養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其未來職業性質選擇體育教學的內容。將體育教學內容和實際的職業特點相結合,實施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體能素養,有利于學生充分了解職業所需的相關能力,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的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將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提升學生對自己職業發展的認識和未來職業的適應能力。
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通常是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傳統高校體育教學沒有立足于學生,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也沒有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缺乏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基于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應從學生未來的職業需求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加強學生對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的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未來職業崗位所需的身體素養。基于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具有廣泛的實用性,這讓學生有更多選擇的空間,可以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終身體育鍛煉。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迎來了迅猛發展的階段,促進了高職院校開展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有效促進高職院校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隨著國家對高職院校教育的重視和社會對人才的高質量需求,在高職院校開展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成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強化學生為了職業需求的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技術型人才,應當體現目標的實用性,高職院校傳授知識應以能用為度,以實用為本。因此,堅持以能力為根本,優化教學內容、實習環節和教學與就業環節的良好銜接,是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基于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健康屬性和職業屬性,結合教育部的《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和《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的相關要求,將高職院校實用性體育教學課程分為兩大體系,一是健康體系;二是職業體系。這兩個體系分別從各自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傳授兩個角度出發,能夠滿足學生自身健康的需求,也能滿足學生勝任未來職業所需的體能素養,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同時,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夯實了基礎。
結合《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認定的職業分類目錄,按專業將學生未來從事職業勞動所需的身體姿態進行分類,可以分為靜態坐姿類、靜態站姿類、移動變姿類及工廠操作姿類。高職院校融入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對職業崗位工作特征的調研和分析,可以從職業所需的職業體能需求、職業素養要求和可能出現的職業病著手,選擇恰當的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改革路徑。
高職院校的教育一般是3年的學制,第三年學生基本都是進入頂崗實習階段,這就需要教學內容要在兩年內完成。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規模越來越大,很多學校的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基本能夠滿足教學需求,但是教師隊伍沒有與之相匹配,教師與學生在數量上也不匹配,影響教學,在職教師的能力也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很多高職院校開課年限不足,多數不能達到相關要求。
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實用型的應用性人才,通過教學將成熟的技術和管理規范轉化為實際生活工作中的生產、服務,培養一線人才是高職教育的總目標。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應當在完成高職教育總目標的前提下,再具體分析自身專業的教學內容,設立符合學生發展的體育教學目標。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針對性不足,造成體育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
在任何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都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對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來說,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影響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隨著教學進度的進行,上課的積極性成逐漸下降的趨勢,開學初期的積極性最高。在體育課堂中能夠持續保持積極性的幾乎都是十分熱愛體育鍛煉的學生,尤其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那些對體育興趣不高的學生根本不想參加戶外體育活動。教師對此應當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保證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我國多數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都是傳統的運動項目,比如傳統武術項目、乒乓球、籃球、足球和健美操等等,不具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特色,和其他本科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所差無幾。職業體育教學內容應該在教學內容上體現它的職業化特征。另外,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越來越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多進行個性化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最大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思想觀念決定意識行為,開展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必須從思想上重視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無論從體育教學部門到基礎層體育教師,還是學校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必須在思想觀念上重視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正確認識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用發展的眼光看到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明確高職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和辦學宗旨,突出強調高職體育院校的實用性和專業性特征,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學校可以采用在校園網站、講座、宣傳欄等等手段進行實用性體育教學的宣傳,促進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和普及,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實用性體育教學活動中。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過程中,應構建優秀的師資隊伍,為此,學校可以引進專業的教師資源,聘請專業的體育教師幫助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或者讓學校的教師走出去學習,學校可以多為教師提供學習深造的機會,讓教師多去吸取先進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經驗,例如采取兄弟院校觀摩的形式,提升教師的職業體能教學能力,再結合自身的教學情況進行合理的應用教學。除此之外,高職體育院校應增加體育教學場地和體育教學器材的資金投入,保證高職院校順利開展實用性體育教學模式改革。
在高職體育教學課堂上,應明確職業實用性體育的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基礎目標,同時強調職業體能的發展目標。高職體育院校應制定符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學課程。在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考評中,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讓學生積極認識實用性職業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訓練中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性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新型的職業病也隨之而來。以前人們患塵肺病的較多,現在更多人容易患腰椎、頸椎等慢性病,另外,干眼癥、鼠標手等現代化的職業病出現頻率也很高。這些職業病給職業人造成了很多困擾,一方面影響職業人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阻礙了職業人的職業發展。多數的職業病和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另外,不能根據自身的職業特點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也是導致職業病的重要原因。因此,高職院校開展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應當關注學生未來職業,根據職業性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身體素質訓練,傳授給學生未來職業所需的相應鍛煉方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保障學生在未來職業中充滿活力。
高職院校開展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有積極的意義。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能夠培養既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又具備勝任工作崗位要求能力的人才。高職院校通過明確教學目標、提高師資隊伍能力等手段,不斷探索和創新實用性職業體育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