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十九大以來,校園足球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重視,《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指出“學生在小學階段主要了解足球的基本知識,具備足球比賽的基本能力”,因此如何強化小學生足球訓練,提高小學生足球競技能力成為熱門的話題。在傳統足球教學中,教練多是通過口授或在戰術板上講解、示范,讓學生領會教練的技術動作及戰術意識,學生在此過程中不能清晰的了解教練員的戰術意圖。針對傳統教學中在戰術意識上訓練的弊端進行了一些訓練方法上的新嘗試,將足球電子游戲軟件運用到小學足球訓練中。針對上述情況,把本方法運用到宜春市春城青少年足球俱樂部教學訓練中,對學生的跑位接應方向、傳接球等戰術意識進行訓練,在教練的干預下,學生在游戲娛樂中戰術意識,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對足球比賽規則的理解與應用得以增強,同時簡化了教練在足球技戰術的訓練過程中的程序,提高教學效率,減輕了教學的壓力。
以宜春市春城青少年足球俱樂部10-12周歲的40名小學生為實驗對象。
(1)文獻資料法。
本文在分析與研究的過程中,通過CNKI、萬方數據庫等文獻檢索系統,以電子競技軟件、模擬訓練法、小學生足球意識為關鍵詞,以此力求了解和把握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的基礎理論和最新動態,為本實驗提供理論支撐。
(2)實驗法。
本次教學實驗試圖將“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推廣到宜春市春城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的教學與訓練中,進行實驗并收集數據,結合實驗結果,驗證此方案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具體實驗安排如下:
①實驗對象:宜春市春城青少年足球俱樂部10-12周歲的40名小學生;
②分組情況:實驗組共20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8人;對照組共20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7人;
③實驗地點:宜春市狀元洲小學;
④實驗時間: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兩個學期,每個學期28周,排除每學期考試、下雨等情況,實際訓練為20周時間,每周禮拜六、禮拜天為訓練時間;
⑤實驗器材:筆記本電腦一臺、多媒體教室(包含計算機)、投影系統一套、無線話筒、哨子以及其他;
⑥實驗模式:實驗組采用的是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模式進行足球教學訓練,對照組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進行教學。
測試模式與實驗內容:
第一,前測→數據統計結果1;
第二,按照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進行教學→后測→數據統計結果2;
第三,數據統計結果1與數據統計結果2差異比較;
第四,實驗內容:將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引入到小學足球戰術意識教學中,每周2次訓練,每次訓練時間約一個半小時,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本文提出的理論和方法,運用FLFA足球各種模式對足球戰術內涵進行演示和講解,并要求學生按照要求通過FLFA足球游戲再次演示出來,最后十來分鐘進行分組討論小結,并進行評比,找出每種狀況下的最高效的選擇。
(3)數理統計法。
在具體分析的過程中,將收集到的數據運用EXCEL軟件進行分析統計,再進行量化分析,實施顯著性的差異檢驗,力爭從科學的角度進行分析討論,獲得相應的結論。
(1)實驗假設。
在足球戰術意識教學訓練中,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的教學模式優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
(2)實驗控制。
為了降低對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的影響因素的出現,使實驗結果具有科學性、有效性,在實驗中嚴格控制以下實驗條件:
①各班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情況存在差異性,在實驗前對兩組實驗樣本的干擾因素進行控制,運用樣本T檢驗對兩組實驗樣本的各項指標進行差異性對比,若無明顯差異性,即兩組學生為有效的實驗樣本;
②在教學實驗開始前,將本次實驗的教學方法的信息告知實驗組學生,讓他們在心理上有所期待,以此來調動和激起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對于對照組學生依舊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對本次實驗進行隱瞞,不讓其知道實驗組的存在,這樣可以避免學生產生應付和迎合的心理,從而影響實驗的效果;
③由于FLFA足球游戲可以使虛擬比賽任何一瞬間暫停,進而對某一瞬間場內情況進行演示和講解,所以高要求控制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教學條件、教學場地與教學方法等。
(3)實驗步驟與操作過程。
①對照組的教學過程
宣布內容→教師示范→講解要領→學生練習→糾錯→小結→進行一小時的戰術意識訓練→半小時教學比賽→結束
對照組所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練員首先宣布課的內容任務,在課的教學中,先進行講解與示范,學生根據教練所講的進行模仿,然后教練進行糾錯,強調重難點,進行反復練習。練習完畢,進行一小時的戰術意識訓練,這個也是通過教練員口授或者親身示范或戰術板講解,最后與實驗組進行半小時教學比賽,并記錄比賽數據,結束。
②實驗組的教學過程
宣布內容→教師示范→講解要領→學生練習→運用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進行一小時的戰術意識訓練→學生總結討論→糾錯→小結→半小時教學比賽→結束
實驗組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在傳統教學方法上加上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包括運用FLFA足球進行戰術內涵演示和講解、學生根據教練所講再次進行游戲演練、學生總結討論)。實驗的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第一:在課前對課上所講的戰術意識課的內容在FLFA足球上進行多次練習,并且備好課,把有關戰術課進行設置,以便課上可以更好操作;
第二:讓學生先放松兩分鐘,使大腦更清醒,保持專注度,以便更快進入到學習中;
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教練將課前準備好的戰術課先通過FLFA足球的各種模式進行演示和講解,對某一瞬間場內情況進行360°全方位視覺切換,學生認真聽講;
第四:教練講解完畢,并且對于游戲如何操控告知學生,讓學生根據教練所講模仿著進行游戲操作;
第五:然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小結,并進行評比,找出每種狀況下的最高效的選擇;
第六:最后教練進行糾錯與總結;
第七:完成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后,與對照組進行一場半小時的教學比賽,并記錄數據。
(1)實驗前測。
實驗前為控制干擾因素對實驗的影響,運用樣本T檢驗對兩組實驗樣本的各項指標進行差異性對比,看是否存在差異性。
可以看出進球數、控球時間、點球得分、助攻、射正球門次數、射門次數、角球、任意球、反擊次數、短傳、長傳、傳中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經過上述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各個方面的統計量相比,兩組實驗樣本的基本條件、身體素質、足球技戰術能力等方面均相當,極大提高了實驗的有效性,避免了干擾因素對實驗的影響,也保證了實驗的可信度。
(2)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數據總體比較。
經過20周的實驗教學,每周電子競技模擬訓練后,與對照組進行半小時的教學比賽,共41場比賽,并記錄每場比賽中的進球數、控球時間、點球得分、助攻、射正球門次數、射門次數、角球、任意球、反擊次數、短傳、長傳、傳中數據,進行樣本T檢驗,對數據進行數理統計。
教學后對學生的各項數據統計進行T檢驗后,從中可以看出實驗組男女生在控球時間、傳中次數都明顯好于對照組學生,P值分別是P=0.0075、P=0.0002,P值均小于0.05,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其中進球數、點球得分、助攻、射正球門次數、射門次數、角球、任意球、反擊次數、短傳、長傳它們P值均大于0.05,這七項數據無明顯差異。表明實驗的實施對于學生足球戰術意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分析討論。
在實驗前期,我們對兩組實驗對象基本條件、身體素質、足球技戰術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均沒有明顯的差異。然而經過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試驗教學后,實驗組學生的進球數、控球時間、助攻數、射正球門次數、射門次數、反擊次數、短傳、長傳、傳中都明顯高于實驗前得分,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中的控球時間、傳中這五項數據提高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都體現出顯著性的差異(P<0.05),因此我們可以推論出實驗后表現出的明顯性的差異是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干預形成的。
(1)在足球戰術意識培養方面,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優于傳統的教學方法。
將足球電子競技軟件FLFA足球運用到小學足球課教學,可以緩解教師足球戰術意識教學方面的壓力,減少了工作量,提高足球戰術意識教學的效率,彌補傳統教學方法中通過口授或親身示范或通過戰術板講解使學生還是不能夠完全理解其中的精髓不足,還能夠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足球規律。
(2)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在足球戰術意識方面效果顯著。
在足球戰術意識教學試驗中實驗組運用電子競技模擬訓練法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對于足球的運動的興趣更加濃烈,尤其是學生的補位意識、攻防轉換意識、配合意識、場上位置感增強了,對足球運動的規律更為了解。
(1)教練在足球的訓練中由于過于重視比賽成績,所以就非常注重身體素質的訓練,這樣就與足球運動的規律背道而馳。因而,提倡在校園足球訓練中要時時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術和足球意識,尤其是足球意識的提高訓練,使學生在一開始時對足球運動規律有一個準確的認識;
(2)在足球戰術意識訓練中引入足球電子競技軟件進行教學,必須要熟悉游戲軟件的操作技巧,備好課,把有關戰術課講解的內容進行設置,力求達到足球戰術課的教學目標;
(3)在運用足球電子競技軟件進行足球意識教學時,應該注重學生在游戲體驗的過程中足球戰術與足球規律的重點培養,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教學進度,使學生明白足球運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