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于牛肉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同時也對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養殖戶要重視科學的養殖方式。但是有一部分的養殖戶思想意識不到位,防疫觀念不強,為疫情的蔓延埋下了隱患,因此還需要發揮基層畜牧獸醫站的作用,做好對牛出敗病的診斷和防治,促進牛養殖業的發展。
1.1 發病特點和臨床特征巴氏桿菌自身就存在于牛的體內,寄存于口腔中,所以在季節交替時候沒有做好保暖防寒或是防暑降溫工作,都有可能加速巴氏桿菌的生長。另外,吃過冷或是過熱的食物也會加速其生長,牛長時間忍受饑餓或是勞動時間過長都有可能出現此疾病。該病的發病速度非常快,發病時牛的體溫會迅速升高,鼻孔有少量血出現,呼吸困難。另外,由于此病的感染渠道多,除了口腔的傳播渠道之外,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患病牛的糞便都有可能傳播疾病,同時也有可能傳染其他動物群體。
患病牛的鼻腔中會有液體流出,這些液體的膿性和粘性都非常大,初期頸部、咽部會出現水腫,嚴重時內臟還會出血,潛伏期為2~5d。在臨床上,一般表現為肺炎型、敗血型、水腫型三種。肺炎性表現為胸膜肺炎、呼吸困難、咳嗽等,且病程較長;敗血型表現為食欲不振,心跳加快;水腫型表現為咽部、頭頸部的水腫,這三種病癥,若是不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會出現更加嚴重的影響。
1.2 鑒別診斷首先是針對臨床癥狀進行初步的判斷,若是想要進一步確診,需要結合實驗室診斷并和炭疽、腫疽、惡性水腫做好區別,因此也需要了解這些疾病的具體癥狀,明確病情之間的差別,以免誤診。對患病牛進行解剖,能夠發現其脾臟有出血和腫大的情況,肺部組織切面有大理石花紋,還可以通過美藍染色,進行鏡檢判斷。出現大量卵形并且兩端著色較深的物質,即可確診。
2.1 做好監督管理由于牛出敗病的傳染性非常強,做好預防工作也是能夠避免發病。因此在實際的預防工作中,要做好疫情的檢測,不斷完善疫情報告機制。對養殖區域進出的車輛展開嚴格檢查、登記以及環境消毒,同時嚴防疫區產品的輸入,做好養殖戶的宣傳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更好的明確牛出敗病對于養殖業的危害,以及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全員參與、全員重視的良好管理局面,一旦疫情發生,能夠及時有效的控制[1]。
2.2 做好免疫接種做好預防接種能夠有效的預防牛出敗病,因此需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依據免疫程序進行接種工作。做好牛的精心飼養,提高其抵抗力的同時,定期接種疫苗,之后定期補針。對沒有感染出敗病的牛,需要免疫牛巴氏桿菌滅活疫苗,注射量在5mL左右。
2.3 做好衛生消毒一定要重視衛生消毒工作。日常的飼養過程中,需要定期做好牛圈舍的消毒清潔工作,飼喂干凈的水和飼料。夏季做好防暑降溫,冬季做好保暖防寒工作。要定期對牛舍進行全面的消毒,避免細菌的孳生和傳播。除了牛圈舍,牛活動的地方也需要做好殺毒滅菌工作。
2.4 做好無害處理牛一旦出現疫病,會迅速傳染其他的牲畜,所以一旦發現患病病例,要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避免更多的牛感染疾病。患病牛在死亡之后,其尸體也是傳染源,會造成疫情持續暴發,因此除了要做好隔離工作之外,還需要做好尸體的無害化處理,避免病死牛造成二次污染。要對病死牛進行深埋等處理,并且嚴格禁止出售和食用[2]。
發現牛感染牛出敗病,需要迅速采取隔離和治療措施。同時運用大劑量的四環素和葡萄糖溶液對患病牛進行靜脈注射,一天2次,也可以結合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按照2.8mg/kg體重的劑量,對患病牛肌肉注射環丙沙星。一般情況下,運用這種治療方式,其治愈率還是比較高的
綜上所述,由于牛出敗病的傳染性比較強,一旦發現病例會迅速傳染給健康牛群,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當前基層畜牧獸醫站要十分重視該病的診斷和防治,并且積極做好對牛出敗病的研究,通過對診斷以及防治方式的探究,更好的預防和治療牛出敗病,促進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