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發病的原因羊胃腸炎主要有兩種類型,包括原發性胃腸炎和繼發性胃腸炎。1)原發性胃腸炎。羊的飲水和飼料如果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羊患腸道疾病。此外,羊自身的免疫力低下,加之飲用不干凈的飲水,增加患病的幾率。如果羊群長期生活在潮濕、不衛生的環境,很容易孳生細菌,當羊的免疫力受到損害時,會增加患病的可能。2)繼發性胃腸炎。大量使用抗生素會導致病菌出現抗藥性,羊群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感染寄生蟲病也會引起胃腸炎。
1.2 發病的機制1)病羊腸壁出現脫落,直接影響羊的胃腸功能,造成羊胃腸功能下降。2)患病羊大腸功能損傷,出現嚴重的腹瀉問題,排出的糞便有臭味。3)羊胃腸炎直接威脅羊的機體免疫功能,嚴重的話會造成羊脫水。4)羊在采食和飲水過程中食入有毒物質的話,直接損傷羊的消化道表皮,影響羊血液功能的發揮,一旦羊出現脫水和中毒癥狀的話,導致心臟負擔加重。5)如果腸道黏膜受到損害的話,外界病菌很容易侵入腸道黏膜,造成敗血癥。
1.3 病理變化對病死羊經過剖檢可以發現,病羊腸道內有血液,同時伴有惡臭。此外,腸道黏膜也有出血的癥狀,一旦腸道黏膜壞死,其表面會出現不同形狀的覆蓋物,或者引發黏膜水腫,如果出現壞死癥狀,病變部位將出現爛斑。
1.4 臨床癥狀羊胃腸炎的主要臨床癥狀為慢性和急性型。首先,慢性型。該種類型的主要癥狀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此外,患病羊會出現便秘和腹瀉的癥狀,有比較長的病程。隨著病程的延長,會出現惡化的跡象。其次,急性型。該種類型在患病初期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同時出現腸胃炎癥狀。此外,患病羊也存在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的問題,口腔有臭味。患病羊的反芻次數減少,排出水樣的糞便,有惡臭味。病羊還會出現脫水的癥狀,脫水后會出現腹痛和體溫升高。病羊會出現體質消瘦和呼吸急促的癥狀,體溫下降,有的病羊抽搐最后死亡。
1.5 臨床觀察對患病羊的糞便、血液和尿液進行實驗室診斷可以發現,如果出現中毒癥狀,應該對羊群采食的草料進行全面的檢查。此外,如果病羊出現口臭和食欲下降的問題,病羊可能會有胃病。如果病羊出現便秘和腹痛癥狀的話,通過臨床診斷會發現病羊的小腸部位出現病變。如果病羊有腹瀉和脫水癥狀的話,患病羊的大腸部位出現明顯的病變。另外,隨著患病羊病情的加重,病羊會出現脫水、精神不振和心臟衰竭的問題,甚至出現血便和抽搐,嚴重的話會死亡。
2.1 預防首先,重視對飼料的管理,建立科學的飼料管理制度,在喂養之前必須檢查飼料的質量,禁止喂養發霉和變質的飼料。如果進行飼料過渡的話,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其次,重視對飼養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飼養管理的水平,在喂養過程中堅持定時定量的原則,堅持少食多餐,此外,應該重視粗飼料和精飼料的合理搭配。再次,保證養殖場的干凈衛生,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和清潔處理,給羊只提供充足干凈的飲水,保證水資源的質量。在冬季做好羊圈的保溫工作,在夏季做好羊圈的通風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避免羊出現暴飲暴食的問題。最后,在羊養殖的過程中,注意對羊群的運動狀況和采食情況進行觀察,如果發現羊只出現異常,要做到及早發現和及早治療,避免疾病的傳播與蔓延。
2.2 羊胃腸炎的綜合防治措施在羊胃腸炎防治的過程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療的原則。首先,及時清理胃腸,保護胃腸道黏膜,避免胃腸道黏膜出現損傷。此外,加強對心臟的保護,提高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其次,患病羊的胃腸炎癥狀存在差異性,結合具體的癥狀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具體來說,如果羊糞便比較臭的話,可以使用一定量的硫酸鈉、高錳酸鉀兌水給病羊服用,每天使用2次即可。此外,如果病羊腹瀉比較嚴重,或者使用一定量的碳酸氫鈉或者活性炭。再次,可以使用抗菌類藥物避免疾病的傳播和擴散,但是在使用之前必須經過藥敏試驗。通過注射一定量的黃連素能夠提高防治的效果。最后,如果病羊糞便有血的話,必須選擇藥物治療,采取注射的方式,使用3支酚磺乙胺,每天2次即可,或者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酸鈣。
總之,人們對羊肉制品需求量的不斷提升,促進了羊養殖業的發展。但是在養殖業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疾病,其中就包括羊胃腸炎,養殖戶應該結合病羊發病原因、臨床表現等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