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田家炳實驗中學 廣東 河源 517000)
中國足球可以說是國人心中的痛,我國人口基數大,但這么多的人口,中國足球的成績卻很不理想,問題出在哪里?中國足球的未來在哪?個人認為我國足球培育體系不健全,需加強個人興趣的培養,提升技術戰術,合理改革和建設體制。
核心素養是聯合國在思考“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情境下提出來的,是世界各國都在著力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議題,它是影響個人在社會上的發展和成就的重要因素。很多歐美國家早于我國對核心素養的研究,像美國、英國在2002年就已經成立了專門研究個人核心素養的組織,并以核心素養為基本前提改革變新學校的教研課程。并促進全球各國的課程改革向前邁進一步。
新時代新思想,學校在培養和教育方式上也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為順應時代的變化,我國也積極的在學校教學階段和教學領域進行著不斷的研究和探索,認為核心素養是學生形成適合他個人畢生發展和社會需求能力和品性的關鍵性能力。核心素養其實就是在審視教育體系,是對課程重新定位后的產物,是為培養出更多適合新社會環境下的優秀人才的基礎。體育作為教學體系中的重要部分,為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提供保障。也是核心素養的一部分,但體育的核心素養不能只是老舊思想中的鍛煉孩子體質的陳舊觀念,而應跟隨社會進步的步伐,注意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我國教育部明確指出體育的核心素養是由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大塊構成,是以運動參與,加強體育技能和理論知識相結合下,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運動素養,鍛煉體能和體育鍛煉意識,從而養成良好的體育品質。
現在很多學生沒有自主意識,只是聽從老師的安排來完成訓練,沒有自我需求的空間,由于學業繁重更是將體育鍛煉和體育知識的學習放在一邊,有的在心里甚至會否定老師的訓練計劃,但是由于我國大環境下老師和教練具有決定的權威性,哪個學生不聽話或著不按計劃訓練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并有權決定其去留,所以學生為了不忤逆老師或教練員只能忍氣吞聲,在訓練時渾水打魚,得過且過,只是為了應付而已。在山區校園中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或者單親家庭,對足球的關注和興趣不高,如何培養和挖掘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和潛力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這個課題該如何解決是山區足球運動開展工作的重點。
運動能力是身體在運動中的綜合表現能力,包括體能和心理素質等,是長期體育運動的結果。足球運動是專項的運動能力,是涵蓋多項運動素養的綜合運動,在足球運動中可讓學生在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度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和運用。雖然足球運動要求的技術類別比較多,沒有通過專業訓練很難提高技術,但是足球運動參與門檻較低,不用經過刻意的訓練就可以參與其中,體驗足球帶來的激情與歡樂。足球運動參與度高,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人們參與其中,享受運動的過程中提高身體各項技能。
由于身處山區這種特殊地形中,受經濟的影響,很多家庭都選擇出外務工,這就使山區學校中的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兒童,而留守兒童的身心能夠健康發展已經成為現階段農村教育的首要問題,受到社會的關注。優化教育資源,整合和貫徹實施政府政策,從不同方面開展教育管理,能夠極大地提升教育成效。
(1)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家庭是孩子最后的陣地,是留守兒童最希望依靠的地方,留守兒童對家庭的依賴是非常強的,要幫助家長增強對孩子的監管意識,妥善安置好孩子,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加強家庭教育意識。很多留守兒童的家長由于長期在外打工,一年甚至幾年不回家一次,與孩子溝通見面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以為只要往家里拿錢就是承擔了教育的義務,家長長期不關心孩子,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強烈的創傷,甚至會讓孩子的心理朝著不健康的方向發展,加強留守兒童家長的監護意識是重中之重。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學校、村委會、政府機關部門介入其中,采取多種宣傳方式,如電話回訪、手機短信、微信、新媒體等,幫助留守兒童家長提升監管意識和監管責任。
(2)安置好留守兒童。
很多出門務工的家長在外出前一般都是將孩子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其他關系比較親的親屬幫忙看管。老年人照顧留守兒童的比較多,這是一大弊端。老人對孩子的溺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留守兒童也不會將心里話與老人交流,使孩子的心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發現和指導,造成一定的隱患。作為留守兒童的家長,如果有可能,請將孩子帶在身邊自己教養,打工的城市一般都有農民工子弟小學,可以將孩子送往學校學習,這樣不僅解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消除了對孩子的想念和擔憂,讓孩子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下成長。
(3)學校是教育留守兒童的主陣地。
學校是教育和幫助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主要力量,學校教師要對留守兒童進行全面調查和研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以有效幫助留守兒童的不良情緒和心理問題的釋放。在和家長的協作下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激發對學習的喜歡和對足球運動的熱情。
校園足球要想長遠發展和壯大起來,體育教師的起著重要做作用,是促進足球運動發展的根本。但是由于山區區域經濟發展較慢,本地人才多在外地發展,外面的人才不愿到山區工作,這就使師資力量受到很大的影響,沒有充足的配備。還有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一般不注重專業化足球教師的培養。沒有組建專業足球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識,使現有體育教師沒有繼續學習足球專業知識的機會,現役很多體育教師并不是專業的足球教練,不能很好的輔助指導學生在足球運動方面的不足,其業務能力需要不斷提高。再者,學校沒有能力或不注重引進專業化的足球教練,很多學校只有1名體育教師并且還不是專業化的足球教練。所以可以看出,山區校園足球師資嚴重缺乏,無法有效開展校園足球運動。
一般在山區,家長們多數受教育程度不高,家長的觀念相對落后,很多為了賺錢養家外出打工,一般孩子都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而一些家庭比較困難得孩子初中沒畢業就讓其外出打工賺錢。認為只有學習好才能考上好的大學,走出去,才能出人頭地,改變這種貧困的生活狀態。而練體育則會影響孩子學習,讓孩子分心,普遍認為只有學習不好的學生才練體育,認為踢足球不是正經職業,不能有出息,是吃青春這碗飯的,以后沒有太大的出路而不肯讓孩子學習足球。并覺得學生參加足球學習訓練是在浪費時間,沒有充足時間去學習他們觀念里學校教授的的正統知識。所以在父母這種觀念下,很多孩子都會放棄對足球運動的選擇,讓學生對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大大減少,一有時間就會被父母叫去看書學習了,這種情況下讓孩子認為在學校中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學習、學習、學習。在我國應試教育大環境的影響下,一般學校領導都不重視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只抓文化成績而忽視其他。這也是阻礙校園足球運動發展的一個原因。
近些年國家出臺了很多足球運動的相關政策,對足球運動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只有在城市的學校中才會體現對足球的重視,對于山區學校來說,這種重視還是比較遙遠的。國家每年對山區學校足球運動的撥款比較少,很多山區都不知曉有這一款項,使得足球運動在山區校園的發展受到層層阻礙,舉步難行。一些偏遠地區的學生不知道足球運動的規則,更有甚者甚至沒有踢過足球,摸過足球,這就造成山區足球人才的匱乏。沒有錢、沒有地方、沒有足球設施的情況下,山區校園足球怎么開展和發展就都是紙上談兵。
山區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大足球運動的宣傳力度,營造足球氛圍,引起學生及家長對校園足球的重視。像校內廣播站可以定期播報足球相關的知識、各班級年級組可以定期舉辦足球運動或競技類運動的知識園地,通過交流分享的形式讓學生更深層面的了解足球運動相關的知識。組織校園足球俱樂部,集競技學習一體,在不斷的比賽中提升足球技術,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對輸贏觀念的正確理解。定期舉辦表演賽,邀請學生家長一同參加,使家長建立對青少年正確的體育發展觀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培養良好的習慣,讓校園足球在山區學校中得到有效推廣,其關注度、參與度明顯加強。
首先需要學校提高對校園足球的重視程度,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開展體育活動和校園足球運動,將校園足球列入學校發展和培育計劃中。其次配齊校體育教師資源,體育教師繼續學習深造專業知識,打造完備的足球教師師資隊伍;改善校園場地措施,提供充足的體育發展資金,使足球運動能夠得到有效開展。
足球運動的教育初心是為了孩子們,學校可以通過足球課使孩子們漸漸接觸足球并愛上足球;通過足球比賽激發孩子們的團隊精神、足球技能和凝聚力,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加強足球的教研工作,使足球教學融入到平時的課堂中去。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能,并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針對性教學,有計劃的制定教學任務,做到因材施教。
地區教育部門可以通過招聘和借調等方式為山區學校輸送專業的足球教練,從而確保校園足球運動不會因師資力量不足而無法開展和推廣。
只有國家政府部門真正重視校園足球的發展,才能有強大的后盾促進和推廣校園足球運動。2015年國家推出《中國足球發展改革總體方案》,習近平主席督促全國各地區相關職能部門應高度重視“校園足球”的開展工作,并結合山區的當地情況,在政策和經濟方面給予學校更多的支持,鼓勵和指導山區中小學校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普及和推廣足球運動知識,形成完善的校園足球運動體系,育教結合,更好的讓學生們感受足球的樂趣。
近幾年來,在全國大力發展“校園足球”運動的背景下,校園足球的推廣帶動了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增強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熱情。校園足球運動呈現向上發展的良好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山區學校的體育教師要克服一切阻礙因素,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為山區校園足球的發展獻出自己的力量,培育出擁有頑強拼搏精神、團隊協作意識和正確勝負觀念的優秀的學生,更好的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為我國實現體育強國的夢想提供堅實的基石,“校園足球”的現在和未來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