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學院 上海 200438;2.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研究生院 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傳統文化開始融入到全球化的大趨勢之中,隨之而來的是外來文化潮流的涌入,這使我們學到了很多世界先進的文化理念。但是,我們逐漸發現我們迷失了自己,沒有了自己的特色,我們只剩下適應外來的生活方式,以別人的文化理念去理解和處理問題,而我們自己的優秀文化理念卻得不到弘揚和發展。武術作為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它既是一種載體也是一種傳承。近年來,武術商業化表演作為傳播媒介及傳播手段以“互聯網+媒體+熒屏”的方式呈現在大眾視野內。方式的單一到多元體現出武術商業化表演機制模式上的創新,這不僅為武術商業化表演帶來新的視野,并且為武術商業化的發展開拓新的局面。所以,把我們自己的優秀文化傳承和發揚下去并推向全世界,顯得極為緊迫。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體育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強,商業化發展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基于未來商業的發展現實,武術應采用先進的商業運作理念和商業化運營模式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從而減少武術發展過程中的彎路,使武術發展目標更明確。武術表演作為武術傳播的重要手段,就決定了其對武術傳播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另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國民整體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人們在滿足于物質文化需求的同時,更凸顯出對精神文化層面的渴望。武術的商業化表演是促進武術商業化傳播的重要手段,它的發展也適應了當前人們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而且,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利于中國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有一句話說的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的東西本身就應該是無國界的。在觀眾心理學的指導下研究武術商業化表演的傳播策略能夠為武術的傳播、國民經濟的增長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與發展提供借鑒。
武術表演是一種武術與表演藝術相結合的綜合性節目,其方式和形式極為豐富,一般有徒手、器械、單練、對練和集體項目等表演形式,并常與燈光、音樂、煙火、服裝、威亞等道具相結合,穿插劇情、舞蹈、演唱等內容,主題范圍較廣,具有極大的觀賞價值。基于此概念,可將武術的商業化表演理解為:通過進行商業運作,利用各種商業手段,進行武術表演,創造出商業效益。且中國武術作為一種表演形式有著不可估量的魅力以及商業價值,可以把中國武術表演在不丟棄其藝術形式的前提下更加專業化、規范化,從而實現世界巡回商演的可能。
商業化表演作為現今主流趨勢影響并作用于各行產業鏈中。在此過程中,從媒體至運營商,再從運營商對大環境下經濟所需要的商業運營手段,加之通過籌劃具體的銷售策略與運用成熟的商業化表演技巧,從而為市場的發展導入一定的商業資源,為此達到“引資、吸資、產資”的商業化目的。然而,武術的文化特色與歷史底蘊,在一帶一路的視野下,以命運共同體的形式造福人民,這更有利于中國武術的傳播。
研究武術的商業化表演,就要研究觀眾心理學,尤其是觀眾的心理美學,即“為什么讓人感到美”。
一方面,在審美事件中有主體、客體之分,通常觀眾是審美主體,表演者(運動員)則是審美對象(客體)。這就說到了“反饋”,觀眾的反應,是對演員的上一個動作發出的。在劇場中,所謂果,見之于觀眾;所謂因,出自于演員,所以這條因果承續線是在來回往返之間得到延伸的。觀眾的美感是從表演者美(直覺形象)中產生的,武術套路表演者通過對技擊技術的綜合再創造所展示的套路形象,一旦為觀眾所賞心悅目、贊美不已,這個創造也就獲得了成功。所以,表演的過程性,即存在于舞臺與觀眾之間的不斷遞接中,這種遞接一刻也不能停息。
另一方面,不斷的心理遞接終究會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交融,使得臺上臺下共同進入到一種集體的心理體驗。這時,就需要舞臺與劇場的存在,即環境。倘若僅僅是一片普通空地,表演者即使技藝高超,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在2018年1月3日上午的新聞聯播中,習近平總書記觀看一名戰士進行長拳表演,就是在一片空地上進行的,表演者神態、技術、難度都有,但在場地等各種條件的限制之下,成為了單純的武術演練。這就需要在武術的商業化表演中,要讓武術表演者走上舞臺,進入劇場,同時配以音樂、燈光、背景,調集一切藝術手段,將人們引入藝術之境。
因此,在觀眾心理學的指導下我們得出,在武術的商業化表演中,提高表演者的演出技藝和完善表演舞臺環境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培養武術商業化表演人才時,要注意培養以下三個方面的人才:武術商業化運作相關方面人才、創編武術表演劇的人才以及專門的表演人才。
眾所周知,人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主要創造者和傳播者,是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隨著商業運營相關學科的不斷發展以及和武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從不同程度上也促進了國內武術商業化探索的腳步。在專業武術院校開設武術商業化表演專業,以培養能夠從事武術表演商業化發展的各類專業人才為目標,為武術表演的未來發展提供必備的人力資源。武術本身是一種文化,就需要有關商業化運作方面的人才不局限于本專業學習,更要注意武術文化、武術表演等相關方面知識的學習,這樣才能為武術的商業化表演制定更適合其發展的商業策略并為其更好地服務。
此外,根據觀眾心理學,創編武術表演劇的人才及專門的表演人才就需要在提升自身審美意識的同時,研究觀眾觀看表演時的心理因素,即感知、注意、情感、想象、理解等等,做出正確的分析,創作出切合觀眾審美的武術表演作品,不斷提高武術表演的質量,打造更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自主知識產權和強勢品牌的武術演出。另外,專門的武術表演者在提升自身武術技能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表演能力,即如何通過自己的表情來塑造形象、傳達情緒、情感從而更生動地表現演出作品所傳達的思想。
創新武術表演舞臺模式需要運用新的科技、新的思維以及現代化的商業模式。武術表演的科技創新是一種時尚和視覺的享受,高科技多媒體、數字影音技術等的科技手段與武術自身相結合,在展現傳統武術競技的同時,更多的凸顯個性和時尚。這會使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熱愛、喜歡武術項目,武術文化自身的內涵也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也會有更多的學者和社會集體挖掘武術文化資源潛力,才是拓寬其傳播途徑的重要方法。
因此,在傳統傳播的基礎上,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力量,運用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燈光舞美等手段創造出一個易于臺上臺下共同進入到一種集體的心理體驗的劇場,展示武術表演的魅力,會使大眾從另一個角度感受武術文化的內涵,滿足大眾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提高人們對武術文化的認知程度,擴大武術文化的消費市場。
若要進行商業化運作,就不可避免地要使此武術表演為人所知,才能產生經濟效益。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運用新媒體對即將進行的武術商業化表演進行傳播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傳統媒體的時代,進行武術傳播的主體多具有唯一性的特點。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這種唯一性,它不同于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它不受內容存儲容量的限制,具有強大的網絡空間,可以無限地上傳各種信息。因此,新媒體具有信息豐富、多元的特點。在新媒體這樣一個無限寬廣的網絡空間中,所有的武術信息都可以上傳至新媒體平臺上并供所有的武術家以及武術愛好者們瀏覽并分享。通過這一方式,武術的受眾范圍得到了不斷擴大,更能為武術更廣泛地傳播奠定基礎。
另外,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官網、微博等等新媒體信息發布平臺,可以更有效地傳播最新武術商業化表演時間、地點、方式等等信息,更可將表演彩排制作小視頻作為預告,吸引更多的愛好者觀看表演。進行廣告投入,用更有沖擊性的大屏幕方式吸引觀眾。唯有如此利用新媒體的特點,才能提升武術愛好者發布武術信息的效能感,進而開始大量地在新媒體上傳播武術信息,這就促進了武術的傳播。
武術的商業化表演是促進武術商業化傳播的重要手段,武術的商業化表演必須要注意觀眾的審美心理,本研究得出三種方式來傳播武術商業化表演:首先,注重培養專業性人才,其中包括武術商業化運作的相關方面人才、創編武術表演劇的人才以及專門的表演人才;其次,創造新的武術表演舞臺模式,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力量,運用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燈光舞美等手段創造出一個易于臺上臺下共同進入到一種集體的心理體驗的劇場,展示武術表演的魅力;最后,還要通過擴大媒體宣傳力度使更多的觀眾觀看武術表演。唯有用多途徑的方式來完善武術的商業化表演,才是承接歷史責任、把握歷史機遇,更好地傳播中國武術,弘揚民族文化,為武術的傳播帶來新契機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