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山西 長治 046011)
膝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骨關節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畸率,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嚴重影響。臨床常采用西藥進行治療,但治療效果有限。溫針灸是中醫特色治療方法之一,通過對機體相關穴位進行針刺及艾灸治療疾病,療效顯著,安全性較高。本研究旨在探討溫針灸聯合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口服對陽虛寒凝型膝骨關節炎患者骨關節炎指數(WOMAC)評分及骨保護素(OPG)、基質金屬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中醫科收治的48例陽虛寒凝型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相關資料,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4例。對照組男11例,女13例;年齡41~69歲,平均(55.26±7.63)歲;病程0.6~5.0年,平均(2.82±1.05)年。觀察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41~69歲,平均(55.29±7.67)歲;病程0.6~5.0年,平均(2.85±1.1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 ①西醫符合膝骨關節炎的相關診斷標準:近1個月內反復出現膝關節疼痛,X線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活動時有骨摩擦感[1]。②中醫符合陽虛寒凝型骨痹的相關診斷標準:膝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遇熱減輕,四肢寒冷,晝輕夜重,舌淡,苔白,脈沉細緩[2]。③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近期服用相關藥物治療者;類風濕關節炎及軟組織損傷者;嚴重肝腎疾病者;嚴重血液疾病者;對針灸治療不耐受者。
2.1 對照組 采用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浙江誠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26,0.75 g/粒)治療,每次1粒,每日2次,飯后口服。連續治療2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進行溫針灸治療。首先,醫者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取患者患側鶴頂穴、內外膝眼穴、足三里及阿是穴,常規消毒,對相關穴位垂直針刺20~30 mm,按照平補平瀉法進行中度刺激,并在得氣后留針0.5 h,于施針穴位下方鋪硬紙板,將艾段插在針柄上,點燃艾絨,待針灸完畢后出針。每日1次,連續治療2周。
3.1 觀察指標 ①病情嚴重程度: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采用 WOMAC評分量表[3]從疼痛(20分)、僵硬(8分)及關節功能(68分)3個方面對患者病情程度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嚴重。②OPG及MMP-3水平: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 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沈陽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規格:NSA-400P)測定OPG及MMP-3水平。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WOMAC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WOMAC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WOMAC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陽虛寒凝型膝骨關節炎患者治療前后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陽虛寒凝型膝骨關節炎患者治療前后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2)OPG及MMP-3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OPG及MMP-3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OPG水平高于治療前,MMP-3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陽虛寒凝型膝骨關節炎患者治療前后骨保護素(OPG)及基質金屬蛋白酶-3(MMP-3)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陽虛寒凝型膝骨關節炎患者治療前后骨保護素(OPG)及基質金屬蛋白酶-3(MMP-3)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OPG(pg/mL) MMP-3(μg/mL)觀察組 24 治療前 3.11±1.19 131.65±9.78治療后 6.15±1.27△▲ 88.23±8.01△▲對照組 24 治療前 3.07±1.15 131.52±9.73治療后 4.86±1.23△ 116.59±8.24△
膝骨關節炎多發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種由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外傷、過度勞累等因素引起的疾病,患者多出現膝關節腫脹、僵硬、酸痛及活動受限等癥狀[4]。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是常用的治療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但治療效果有限,且長時間使用會出現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安全性不高。中醫認為,膝骨關節炎屬于“膝骨痹”范疇,風、寒、濕邪氣入侵,導致機體陽虛寒凝,陽虛生寒致陽氣不足,無法推動血氣運行,肌膚筋脈失養而生痛;寒凝致氣血不通,瘀阻筋脈而生痛,從而導致機體關節疼痛、僵硬,故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是該病的主要治療原則[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OPG水平高于治療前,WOMAC評分、MMP-3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表明溫針灸聯合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口服治療陽虛寒凝型膝骨關節炎患者,可有效降低 WOMAC評分,改善OPG、MMP-3水平,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OPG是破骨細胞分化因子的誘導受體,可通過與破骨細胞分化因子的結合減少破骨細胞生成,從而保護膝骨關節。MMP-3可使機體關節軟骨得到降解,進而影響骨代謝,在膝骨關節炎患者體內具有較高水平的表達。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可刺激軟骨細胞產生更多聚體結構的蛋白多糖,抑制酶如膠原酶、磷脂酶A2及超氧化自由基的生成,從而提高軟骨細胞的修復能力,促進軟骨基質的修復及重建,延緩疾病的發展,改善關節活動,緩解疼痛[6]。鶴頂屬于下肢部奇穴,針刺該穴可通利關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內外膝眼位于膝關節伸側面,針刺該穴具有利腿膝、止酸痛的功效。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側,針刺該穴可燥脾化濕、升發胃氣。阿是穴多位于病變附近,針刺該穴可起到疏經通絡、益氣活血的功效。通過對患側上述穴位進行溫針灸治療,可促進經絡氣血運行,緩解機體軟組織痙攣,從而有效抑制大腦皮層的疼痛中樞,緩解患者膝關節疼痛、僵硬等癥狀[7]。但本研究納入例數較少,且未對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還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進行研究。
綜上所述,溫針灸聯合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口服治療陽虛寒凝型膝骨關節炎患者,可有效降低WOMAC評分,改善OPG、MMP-3水平,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