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簫東,王百玲,趙皓然
(1.甘肅農業大學 管理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2.甘肅農業大學 財經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2012 年1 月1 日,中央決定在部分地區和行業率先試點將征收企業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營改增”作為稅制改革的重點,有效解決了營業稅和增值稅分行并立的缺陷,減輕企業稅負,促進企業提質增效,規范企業財務制度。“營改增”政策是在吸收國外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進行的財稅制度改革,是自1994 年以來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新探索,勢必將影響我國制造業、服務業等行業轉型發展。根據產業結構理論,第三產業超過第一、二產業成為最大產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甘肅省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釋放服務業發展潛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甘肅省三大產業發展,有效推動甘肅省經濟轉型發展。
國內外學者對“營改增”政策實施的影響已有較多研究。鄧麗和魏克賀(2017)[1]指出“營改增”政策實施可以整合行業內人力資源、優化行業整體資金結構、提升行業競爭能力與長期活力。李侗(2018)[2]發現“營改增”政策實施能夠通過抵扣減輕企業稅負,增加企業創新動力。譚光榮等(2017)[3]基于PSM-DID 對服務業中的企業進行“營改增”影響績效分析評價,發現“營改增”對于全國的服務業有著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李啟平等(2018)[4]認為“營改增”使國民經濟投入產出更加合理,也讓企業的資金使用更加有效率,對國民經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孫正(2017)[5]基于PVAR 模型對“營改增”促進產業升級上做出評價,得出“營改增”對第三產業的促進作用高于第一、二產業,對于優化產業結構有積極影響,同時能夠促進國民經濟的轉型與升級。倪紅福等(2016)[6]認為“營改增”能夠改善社會的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Alavuotunki(2019)[7]認為稅改制度是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基礎,增值稅的實行可在各行各業中全面展開。Jerome Olsen(2018)[8]認為中小型企業必須擁有能夠適應政府財稅體制改革的研發與創新能力,同樣政府也應給予相應的稅收福利。R.I.Whitfield(2013)[9]認為服務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一個良好的稅收制度,但是稅收制度需要政府監管與控制。在“營改增”財稅政策變革的背景下,本文基于雙重差分模型,選取2005—2016 年數據,研究“營改增”政策實施對甘肅省服務業發展的影響。
甘肅省自2013 年8 月1 日開始推行“營改增”試點,主要涉及范圍為交通運輸業與部分現代服務業。2014 年元旦又將鐵路運輸業和郵政業與運輸倉儲納入“營改增”范圍,交通運輸業全部納入“營改增”范圍,同年6 月1 日將電信業也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2016 年5 月1 日,甘肅省全面推廣“營改增”政策。在2016 年政府稅收收入中,營業稅稅額大幅減少,增值稅額超過營業稅額且增加迅速,如圖1 所示。

圖1 2012—2017 年甘肅省營業稅和增值稅稅收額變化(單位:萬元)
2005 年統計數據顯示,甘肅省第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為308.06 億元、838.56 億元、787.36 億元,第一、二、三產業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7.89%、45.2%、46.91%,第三產業貢獻率遠高于第一產業。2008 年,雖受金融危機影響,但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高于同期的第二產業。在2008 年之后,第三產業貢獻率開始走低。2012 年,實施“營改增”后,第三產業的貢獻率逐漸增強,2014 年,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為3 009.61 億元,超越了第二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2015 年,第三產業經濟增長貢獻率47.74%,超越第二產業經濟增長貢獻率44.64%。2016 年,第三產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57.17%,遠高于第二產業的32.76%,如圖2 所示。
2005 年的甘肅省統計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拉動效應為5.55,高于第二產業的5.35 和第一產業的0.93。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年,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拉動效應為5.25,仍高于第二產業3.9和第一產業的0.99,2008 年金融危機后,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逐漸走弱。2012 年,實施“營改增”后,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緩慢增長,到了2016 年為4.34,超越第二產業的2.49,拉動經濟增長效應逐漸走強,如圖3 所示。

圖2 2005—2016 年甘肅省第一、二、三產業的貢獻率

圖3 2007—2016 年甘肅省第一、二、三產業的拉動
甘肅省地方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等十個行業。甘肅省14 個市州的第三產業發展差異較大,由于眾多原因,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據2016 年甘肅統計數據顯示,服務業發展處于領先地位的是蘭州市,處于第二序列的是天水市和酒泉市,甘南州發展最慢,如圖4 所示。

圖4 甘肅省2016 年14 市州服務業發展水平
甘肅統計數據顯示,2005—2016 年的第三產業從業人數始終高于第二產業從業人數。2005 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數的極差為97.62 萬人,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是第二產業的1.48 倍。2012 年開始實施“營改增”后,第二、三產業從業人數的極差為123.36 萬人,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是第二產業的1.53倍。到了2016 年,第二、三產業的極差為188.95 萬人,第三產業的從業人數是第二產業的1.77 倍,如圖5 所示。

圖5 甘肅省第二、三產業產業人數(單位:萬人)
由圖5可知,甘肅省經濟發展的趨勢具有由工業經濟向現代服務業經濟轉型的趨勢,這種趨勢也是“配第-克拉克”定理闡述的產業結構轉型理論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表象證據。可見,服務業成為最具潛力的產業將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因此,在國家實施“營改增”財稅制度改革背景下,研究“營改增”政策如何影響服務業發展更具導向性的意義。
按照產業經濟發展規律,服務業的發展超越第一、二產業發展是必然趨勢。根據三大產業產值、貢獻率、經濟拉動效應,甘肅省的服務業發展已經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第一大產業。“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將對服務業發展產生一定政策性的影響。本文將通過實證研究“營改增”政策實施對甘肅省服務業發展的量化效應。
雙重差分法已被廣泛應用在項目或公共政策實施效果的計量經濟學評估中。雙重差分法是由Ashenfelter 等(1985)最先提出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對比一項政策或機制實施前后的變化來評估該項政策的效果,通過利用一個外生事件所帶來的橫向單位和時間序列的雙重差異結果來比較有事件發生的對象(實驗組)與無事件發生的對象(對照組)的變化來判斷該事件的影響程度。本文擬采用雙重差分法研究“營改增”對甘肅省服務業發展的影響,以服務業作為實驗組,以第一、二產業作為對照組,以2012 年之前作為對照組,2012 年之后作為實驗組,服務業增加值(VAS)為被解釋變量,服務業的營業稅和增值稅(BTVS)為解釋變量,Treati 為組間虛擬變量(i=0 時,是對照組,i=1 時,是實驗組),Posti時間虛擬變量(i=0,2012 年之前,i=1,2012 年之后,包括2012 年),Treati×Posti 為“營改增”的交叉趨勢變量。具體計量模型為:

其中:組間虛擬變量:

時間虛擬變量:

為檢驗“營改增”政策對服務業的影響,設定兩組虛擬變量,組間虛擬變量和時間虛擬變量。組間虛擬變量的實驗組,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等服務業,實驗組虛擬變量值設為1;組間虛擬變量的對照組為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對照組的虛擬變量為0。2012 年及以后的年份虛擬變量值設定為1;2012 年之前的年份虛擬變量值設定為0。樣本數據來源于《甘肅發展年鑒》及甘肅統計局官方網站。
實證分析“營改增”政策實施對甘肅省服務業的影響效應,首先要對模型進行固定效應穩定性檢驗,通過固定效應回歸的Robust 檢驗的發現,根據P>|t|的檢驗值可知,變量BTVS,虛擬變量Post 以及交叉變量Treat×Post 的估計值在對應的是10%、5%上是顯著的,通過穩健性檢驗。2016 年數據分析結果存在多重共線性,因而被剔除,如表1 所示。
通過對“營改增”影響甘肅省服務業固定效應的Robust 穩健性檢驗發現,模型具有統計的顯著性。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營改增”影響服務業的DID 固定效應回歸發現,實驗組的BTVS 變量值系數為4.43,高于對照組BTVS 變量值系數的2.81,說明在2012 年之后“營改增”對服務業影響具有明顯拉動效應。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Treat 與Post 的虛擬變量值的系數值大小比較發現,2012 年之前與之后“營改增”對服務業增值價值影響具有較大差異。實驗組Treat × Post 交叉趨勢變量值系數為514.06,對照組的Treat × Post 交叉趨勢變量值系數為214.39,說明在2012 年實施“營改增”財稅政策對服務業影響遠大于2012 年前未實施“營改增”財稅政策對服務業影響的效應。在2012 年后,實驗組的時間效應系數值遠大于對照組的時間效應系數值,如表2 所示。

表1 “營改增”影響服務業DID 固定效應穩健性檢驗

表2 “營改增”影響服務業的DID 固定效應估計
“營改增”財稅政策實施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企業重復征稅問題,減輕企業稅負負擔,支持企業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提質增效,規范企業財務制度,提升企業治理水平和競爭力。“營改增”財稅政策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試點實施,對不同地區和不同行業的影響效應具有行業和地區的異質性特征。通過實證分析發現,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營改增”財稅政策實施對服務業影響具有積極政策效應,不僅具有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直接影響效應,也具有行業的交叉影響效應,且具有明顯的時間趨勢效應。“營改增”對甘肅省服務業具有長期持續性的積極作用,因此推動“營改增”在欠發達地區的改革與推廣對我國稅制體系完善、欠發達地區的服務業轉型升級、經濟持續向好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