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玲 尹濤
[摘要] 目的 分析持續質量改進在頭頸外科病房護理質量管理的應用價值。方法 隨機選取2019年1—5月該院實施持續質量管理前收治的45例頭頸外科患者作為對照組,隨機選取2019年6—10月實施持續質量管理后收治的45例頭頸外科患者作為觀察組,對比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后護理工作質量和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病區管理(95.64±2.54)分、操作規范(94.31±2.48)分、隔離消毒(94.06±2.38)分、文書管理(95.16±1.94)分和分級管理(94.86±2.19)分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56%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0.00%(P<0.05)。結論 頭頸外科病房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模式,可明顯提升護理工作質量,增強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持續質量改進;頭頸外科;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9(c)-000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ward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45 head and neck surgery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May 2019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randomly selected 45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management from June to October 2019. A head and neck surgery patient were used as an observation group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before and after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implementing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ward management(95.64±2.54)points,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94.31±2.48)points, isolation and disinfection points (94.06±2.38)points, document management (95.16±1.94)points, and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94.86±2.19)point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P<0.05),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0%(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ward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and enhance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
[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Head and neck surgery; Nursing management
臨床診療中,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促進患者疾病康復,促進臨床診療實施效果,對臨床護理工作實施質量加以嚴格管控并進行持續改進,可以有效提高醫患關系和諧程度,增進臨床護理質量,保障護理工作開展效率及實施意義[1]。持續質量管理應建立于全面管理的前提之下,并保證質量監督融入到整個護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需要針對患者的個人情況進行全面的資料收集,并提出針對性的護理舉措,并定期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給出特定的護理措施[2]。病房護理實行持續質量管理,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使病房內的環境有效改善,收集患者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疾病特征,針對性進行護理,針對語言欠缺的患者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定期護理反饋,保證實時性,利用持續性的質量改進針對患者實施改進措施,提升護理質量,從根源上防控潛在性的感染,有效保護患者的健康[3-4]。因此,該研究選取該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90例頭頸外科患者,分析持續質量改進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1—5月該院實施持續質量管理前收治的45例頭頸外科患者作為對照組,隨機選取2019年6—10月實施持續質量管理后收治的45例頭頸外科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護理人員共18名,年齡24~42歲,平均年齡(28.68±4.26)歲;專科學歷5名,本科學歷13名。觀察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41.8±2.6)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2.2±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持續質量管理前采用常規管理,督促護理人員嚴格按照工作流程規范操作,注重護理質量。觀察組實施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模式:(1)回顧性分析:對醫院頭頸外科病房中表現出來的護理問題全面了解,判斷其中隱含性缺陷,同時,具體護理操作過程中,著手于全面護理體系的建立,護理流程中的缺陷問題應立即進行糾正,不要拖延,作為護士,需要定時進行病房內的抽查。(2)建立質控小組,質控小組全面監控頭頸外科病房的各個護理細節,查找頭頸外科病房內的典型病例,同時進行抽查來減小其中的隱含性的護理風險,確保更加全面,同時覆蓋多層次的患者。(3)定期培訓:應關注疾病預防,定時定點為患者全面排查,著力于對護理人員的日常培訓,運用日常培訓的措施。(4)利用PDCA循環模式進行持續質量改進:①收集患者資料。從中發現問題并進行分析。②計劃。根據問題制定相應的改正措施。③實施。對改正措施進行實施。④反饋。將整改后的結果與預期目標進行對比,并總結經驗把未達到的目標以及問題帶入下一個循環中,環環相扣,促進護理質量;改進三級質控體系:由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以及護士長分三級質量控制,層層把關,提升護理質量。⑤提升責任意識。護理人員應有較高的責任意識,密切關注同時要詳細記錄,針對護理人員給予日常的培訓,全面監督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1.3? 觀察指標
對比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后護理工作質量和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護理工作質量包括病區管理、操作規范、隔離消毒、文書管理和分級管理,各項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護理工作質量越好。
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該院自制問卷調查表評估,總分100分,85分以上為十分滿意,70~85分為滿意,7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前后護理工作質量比較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病區管理(95.64±2.54)分、操作規范(94.31±2.48)分、隔離消毒(94.06±2.38)分、文書管理(95.16±1.94)分和分級管理(94.86±2.19)分明顯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56%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醫療市場激烈競爭,社會各界對醫院護理服務品質的要求及質量也隨之提升,尤其是頭頸外科這樣對護理質量要求較高的科室,不僅要求護理工作更加規范,護理管理也要在傳統護理質量管理的基礎上有機結合現代的護理管理模式,促進護理工作質量的提高[5]。頭頸外科在臨床科室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接診的患者疾病類型均較為危重,受疾病因素影響,患者于就診期間普遍會出現情緒急躁、心理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在護理工作開展中,患者極易因溝通方式或護理流程存在意義而產生臨床醫療糾紛,從而導致不良事件發生,使患者對醫院診療水平及醫務人員信任度降低,嚴重者可對醫院聲譽造成嚴重影響[6-7]。因此,對醫院頭頸外科臨床護理工作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意義在于完善科室護理人員臨床護理職業觀念,提升護理人員職業素養及專業技能,改變傳統護理工作流程,規范臨床護理實施細節,以此提高臨床護理實施質量,緩和醫患之間緊張關系,為患者及醫護人員營造良好且優質的醫療環境[8]。
持續質量改進能夠確保從根源上減少臨床護理工作開展期間潛在性的不滿意、干擾性因素,同時,通過綜合性全面分析研討與總結整理,能夠充分了解臨床護理工作流程及改進管理實施側重點,同時進行持續的質量改進,將持續改進方法和細節融入到整個護理過程當中,以此使臨床護理更具完備性及科學性。應用持續質量改進,通過開展專業培訓及職業觀念引導,能夠顯著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臨床護理認知程度,同時將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以及護理水準全面提升,有助于提升患者護理的依從性以及針對性,增進患者對護理實施認可程度及配合效率,從根本上改進護患關系,實現患者的滿意度以及依從性的全面提升[9-10]。該研究頭頸外科病房護理中采用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措施,首先回顧性分析解決缺陷問題并建立質控小組,檢查結果并總結定時向上級匯報,每月會在會上講評,討論考核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整改策略,每月調查患者滿意度,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提升滿意度的策略。同時組織定期培訓提升人員的綜合素質,利用PDCA循環模式進行持續質量改進,總結經驗把未達到的目標以及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中,環環相扣,提升責任意識,促進護理質量改進,從根本上改進護患關系。
該研究結果顯示,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病區管理(95.64±2.54)分、操作規范(94.31±2.48)分、隔離消毒(94.06±2.38)分、文書管理(95.16±1.94)分和分級管理(94.86±2.19)分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56%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0.00%(P<0.05)。張秀娟等人[8]在婦產科實施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措施之后,結果顯示研究組病區管理(97.65±1.64)分、操作規范(96.84±2.41)分、消毒管理(96.54±1.65)分、文書管理(99.31±0.54)分和分級管理(97.66±1.0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00%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9.00%(P<0.05),與該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頭頸外科病房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模式,可明顯提升護理工作質量,增強患者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劉芳.持續質量改進在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9):285-286.
[2]? 彭偉潔,張啟媚.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及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提高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0):103-104.
[3]? 王娟,陳琨,張海英.持續質量改進在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8):54-55.
[4]? 李麗.持續質量改進在耳鼻喉病房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1):19-21.
[5]? 肖雯雯.探究持續質量改進在耳鼻喉病房護理質量管理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2):216-217.
[6]? 王華.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5):130-132.
[7]? 湯秀梅.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34(3):114-116.
[8]? 張秀娟,張巍偉,任秋芳.持續質量改進在婦產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8,12(1):66-67.
[9]? 馬維瑾,曾曉莉.持續質量改進在耳鼻喉病房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急救醫學,2018,38(z2):239.
[10]? 李麗.持續質量改進在耳鼻喉病房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1):19-21.
(收稿日期: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