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 瑞華超 趙顯強



籃球運動十分受中小學生喜愛,但技術動作教學卻往往比較枯燥,難免造成學生喜愛籃球運動卻不喜歡籃球課的現象。為此,筆者經過實踐探索,巧妙地將氣球運用在籃球游戲中,利用氣球的輕巧、飄浮、懸空等特性,在提高學生運球、傳球等技術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協調性與靈敏性,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游戲之中感受籃球運動的魅力,切實提高籃球初學者,特別是水平三、水平四學生的籃球運球、傳球技術。
一、運球拍氣球對抗賽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的高運球能力,強化手、眼的協調配合,培養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游戲方法:12名學生一組,再平均分為2隊,每人各運一個籃球,分別站在籃球場三分線的內外側(圖1)。學生使用非運球手擊打空中的一只氣球,使氣球進入對方場地內。若氣球落在對方場地的地面上,則贏得1分。最先贏得10分的隊伍獲勝。
注意事項:運球時不能持球違例,不能用腳踢氣球。由于氣球較輕,此游戲比較適宜在室內場地開展。
二、運球拍氣球接力賽
游戲方法:將學生平均分為多組,每組一路縱隊站在籃球場一側端線后。游戲開始后,每組第一名學生一邊用右手運球,一邊用左手拍擊地上的氣球向前走,到達終點后原路返回,與下一名學生接力,依次循環,最先完成全部接力的小組獲勝。幾輪游戲后,換左手運球進行游戲(圖2-1、圖2-2)。
注意事項:拍擊氣球時不能出現運球違例的情況,但在游戲的過程中允許學生手腳并用,拍、踢氣球前進,以此提高游戲的趣味性。接力時要使氣球通過起點線后再完成交接。由于氣球較輕,此活動宜在體育館內開展。
三、運球拍氣球淘汰賽
游戲目的:提升運球能力,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增強合作意識。
游戲方法:將學生平均分為4組,每2組使用半塊籃球場進行游戲。每名學生用別針將氣球別在背后,學生在運球的同時拍擊對方學生背后的氣球。被拍到氣球的學生淘汰至三分線外做原地運球練習,直至一方所有學生均被淘汰,一輪比賽結束(圖3)。
注意事項:運球不能出現違例情況,否則直接淘汰出局。氣球須使用安全別針別在身后。
四、運球拍氣球進籃筐
游戲目的:培養學生的運球能力,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游戲方法:學生4人一組在籃架下運球,在運球同時拍打1只氣球,使氣球從上方進入籃筐,每進一次得1分。在規定時間內得分多的組獲勝(圖4)。
注意事項:拍打氣球時不能運球違例,整個過程不能使氣球落地,落地一次扣1分。由于氣球較輕,此活動宜在體育館內開展。由于游戲有一定難度,適宜在具有一定運球能力的水平三、水平四學生中進行。
五、氣球不落地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的運球能力,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游戲方法:在空曠的場地上,將學生平均分為2組,每人運1個籃球。本組所有學生拍打同一只氣球,使氣球一直在空中不落地。2組同時開始,氣球先落地的小組失敗(圖5)。
六、“天女散花”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控球能力,培養學生的靈敏性與左右手協調性。
游戲方法:3名學生一組成三角形站位,每人右手運球左手持1只氣球。1名學生發令,3名學生同時將氣球拋起,然后迅速逆時針運球移動至右側學生的位置,并接住右側學生拋起的氣球。然后再進行第2次發令,依次循環進行游戲(圖6)。
七、運球踩氣球
游戲目的:提高學生的運球能力,培養學生手腳協調配合能力,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游戲方法:學生4人一組,一路縱隊站在起點線后。每組終點處放置4只綁在一起的氣球。比賽開始后,每組第一名學生快速運球到終點,一邊運球,一邊用腳踩破1只地上的氣球,成功踩破氣球后,運球原路返回,與下一名學生接力。依次循環,最先完成全部接力的隊伍獲勝(圖7-1、圖7-2)。
八、傳球打氣球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的手臂力量,提高學生的傳準能力。
游戲方法:籃球場中間畫2條間隔6m的直線,直線與邊線平行。在2條線之間放置1只氣球,學生2人一組站在籃球場邊線的兩端,其中一人用雙手胸前擊地傳球的動作用籃球擊打場地中間的氣球,另一名學生在接到球后使用同樣的方法擊打場地中間的氣球,看哪名學生最先將氣球擊出平行區域至對方場地內(圖8-1、圖8-2)。
[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三期立項課題“發展學生高階思維的中學體育球類教學研究”(課題編號:2019JK13-L048)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