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琴
【摘 ?要】 ?問題的有效設計不僅可以巧妙解決問題,還可以引領學生的思考方向,啟發學生的思維路徑,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訓練和提升,語文課堂的問題鏈設計有其特有的特點和要求,它的設計可以將課堂妙筆生花。
【關鍵詞】 ?思維;問題鏈;初中語文
在初中語文教學設計中,“問題鏈”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更引起了眾多語文教育者的關注。所謂“問題鏈”,指的是多個問題間的巧妙銜接,既環環相扣,又具有階梯性,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關注問題鏈設計,既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而且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因此,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問題鏈的設計策略展開細致論述。
一、立足中心,輻射全文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針對“問題鏈”的設計,第一個策略是“立足中心,輻射全文”。具體來說,這個策略的核心要點是:第一,確定教學中心點,并據此提出主問題。第二步,立足主問題設計其他具有輔助性、關聯性的子問題,并呈現全文輻射態勢。這個策略的優勢是中心明確,和文本具有極強的關聯性。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必須具備關鍵點意識,同時對文本高度把握,能夠據此提出一系列相關的子問題,這樣才能發揮策略優勢,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例如,在教學《紫藤蘿瀑布》時,本文通過對“紫藤蘿花”由衰到盛的描述以及過去遭遇的回憶,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懼人生,要對生命的美好保持堅定的信念揚起生命的風帆,像紫藤蘿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絢麗多彩。既然文章敘述的核心對象是“紫藤蘿花”,那么教師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將主問題設計為“你能說說紫藤蘿的花語嗎?”然后,立足于主問題,設計其他相關的子問題:(1)紫藤蘿的花語是獻給誰的?(2)紫藤蘿的花語對作者、對我們的意義是什么?(3)作者借“紫藤蘿花”到底在寫什么?(4)文章運用了怎樣獨特的描寫手法?(5)“我”面對紫藤蘿時感情有怎樣的變化?如何理解文中的這種變化(原因何在)?(6)面對紫藤蘿的變遷,作者在文中對人生了有怎樣的感悟?你是否認同作者的這種感悟?由此可知,“紫藤蘿花語”成為了貫穿整節課的“主旋律”,然后再設計其他相關的問題,既環環相扣,同時匠心獨具。
問題鏈的設計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難點。案例中,教師在研究文本后確定了主問題。然后,依次設計了其他6個與之相關的輔助問題。既有利于鍛煉學生思維,還能深化教學,可謂一舉兩得。
二、立足標題,統攝全文
在設計“問題鏈”時,教師可采取的第二個策略是“立足標題,統攝全文”。標題作為一篇文章的關鍵點,常常包含著很多豐富、具有啟示的信息。有的標題和中心密切相關,有的則直接揭示主旨,還有的標題充當了文章的線索。如果從標題入手設計問題鏈,將直擊文章中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設計策略并不適用于所有文章。在實施這項策略前,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文本,分析文章內容和標題具有怎樣的關聯,并圍繞這種關聯設計問題。
例如,在教學《再塑生命的人》這篇課文時,教師需要先分析課文內容。這篇課文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而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文章主要描寫了莎莉文老師教“我”識字,認識各種事物的過程,贊揚了莎莉文老師博大的愛心及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由衷的贊美和感激之情。在明確內容以后,教師可以圍繞文章標題“再塑生命”設計如下問題鏈:(1)再塑了誰的生命?(2)誰是“再塑生命的人”?(3)從哪些地方“再塑生命”?(4)“再塑生命”的結果是怎樣的?(5)為什么標題是“再塑生命的人”?從中可以看出什么?在這幾個連續性、深入性、遞進性的問題輔助下,閱讀教學順利開展,更有利于深化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標題,就像一篇文章的“眼睛”,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有的教師并不注重標題的價值,更不會立足于標題設計問題鏈。但是,從標題入手確實可以設計出很多精彩、具有價值的問題,起到統攝全文的效果。
三、循序漸進,漸入佳境
人的思維具有極強的規律性,特別是在創作過程中,這種規律性體現得更為明顯。初中語文教材收錄的文章都具有文質兼美的特征,作者的思維特性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第三個可以采取的問題鏈設計策略是“循序漸進,漸入佳境”。從字面理解,這種設計策略的要點是“循序漸進”,其核心在于“循序”。而作者的思路恰恰就是這種“序”的體現。如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作者的創作思路出發,設計具有階梯性質的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還能帶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課時,由于這是一篇典型的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在深入解讀文本思路后,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相關的問題鏈:(1)作者如何看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個問題呢?他的態度是怎樣的?(2)作者反駁的是怎樣的論點?(3)作者為什么反駁這樣的論點?他給出了哪些論據呢?(4)作者正面支持的論點是什么?上述這些問題完全是根據文章內容以及文體性質進行設計的,能夠看出作者的創作思路,而且環環相扣,有利于深化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文本把握能力。
在設計問題鏈時,教師必須對文章內容爛熟于心。一方面,這是設計一切問題的基礎;另一方面,有利于設計出符合作者寫作思路的問題。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必能在循序漸進中感受文本的精彩。
總而言之,優化問題鏈設計策略不僅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同時也滿足了提升初中生核心素養的目的。作為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思考,還需要注重問題設計。只有具有價值、意義、內涵的問題,才能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本的核心。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