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琴
傳統游戲即從中國的文化傳統里衍生出來并流傳下來的游戲,往往古樸而有趣,亦可稱為民間游戲。我們從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游戲出發,從鄉土資源、低結構材料中挖掘游戲資源,構建以傳統游戲為系列課程,因此在課題研究框架下,我們盡可能詳細而貼近幼兒生活地將游戲中蘊含的教育信息挖掘出來,以幼兒可參與、可操作、可內化的方式、內容進行呈現。現在在幼兒園其實也有融入這樣的傳統游戲,很多空地上,如走廊或者操場,會畫一些連續的圈圈或其他圖案,幼兒就可以根據圈圈進行單腳跳、雙腳跳的運動,還有過獨木橋、鉆山洞、跳梅花樁等,主要是來提高幼兒身體素質。
一、創新玩法,讓傳統游戲煥發新活力
《綱要》在組織和實施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因此,在開展傳統游戲過程中,我結合傳統游戲來選擇游戲材料,以貼近幼兒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材料為基點,研討匯總“低結構多玩法”的材料,挖掘其中具有教育意義的成分。我們經過整理與匯總,選擇相對具有本土特色、可操作、代表性、有教育意義的傳統游戲。例如:用QQ星牛奶瓶和橡皮筋制成的單人“拉力器”,用礦泉水瓶和硬繩子制成的多人合作的“拉力器”;用旺仔牛奶瓶和膠帶制成的“梅花樁”;用蘋果包裝膜和報紙、膠帶制成的“流星球”;用大可樂瓶裁成飛盤;用旺仔牛奶瓶和硬繩子制成的“踩高蹺”;用泥工板和筷子制成經典的玩具“竹蜻蜓”;用不織布縫成網狀的,用蘋果包裝膜制成球在進行“網球”;用包裝繩制成毽子等等,這些基本上都是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廢舊的材料而且是比較容易收集的材料來制成的體育器械,還有一些是可以通過家長這一有效的資源來進行收集的,例如:沙包、降落傘,這些自制的體育器械材料的投入自然是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索的興趣。
二、扎根幼兒,讓傳統游戲玩出新水平
《綱要》也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我們在游戲中發現,如果單一的利用某種傳統游戲,即使幼兒已經探索出了多種玩法,隨著幼兒游戲的深入,也會逐漸對器械失去了興趣。對于確定的傳統游戲,還需要從幼兒已有的經驗出發,制定傳統游戲的具體開展方案。就傳統游戲而言,以幼兒現有的經驗讓其在其中樂于參與、樂于動手、樂于表現顯得尤為重要。在開放性程度不一的傳統游戲中提供呈現與承載的方式、平臺。例如:傳統游戲受到了很多教師、幼兒園的忽略,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傳統游戲,重新把它挖掘出來。然而有些游戲可能會不適合,所以也要經過精心的篩選。
三、整理利用,讓傳統游戲教育價值最大化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充分尊重幼兒現有水平和能力的基礎,將傳統游戲向跨年齡和多材料結合發展。讓小、中、大班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混齡游戲中促進幼兒語言、社會性發展。并利用提供的多種材料的結合,讓幼兒自主發現、探究中體驗游戲的樂趣,讓幼兒真正成為傳統游戲的改革者和創新者。
弗洛伊德曾說:“每一個正在做游戲的兒童的行為,看上去都像是一個正在想象的詩人。”在這樣具有濃郁傳統色彩和游戲氛圍的活動中,孩子們都是游戲的主人,他們發揮想象,將自然材料的形態和樣式變成不同的道具進行游戲,如“以物代物”:用樹葉當作蔬菜、用石頭當成“回鍋肉”、用泥漿做成“骨湯”……并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不斷構想和豐富游戲情節,重現由自己做主的“家”。與此同時,幼兒交往、合作、創造等能力也得到提高。
四、設置情境,讓傳統游戲有情可循
有學者認為:“玩具作為游戲的有機構成一方面有工具的作用,另一方面對游戲的內容和性質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對于傳統游戲的探索和實踐,不僅需要從器械上“來源”入手,讓幼兒玩出“創意”、 玩出“水平”、玩出“花樣”;還需要從器械的投放形式上著眼,為幼兒提供進行自主性、創造性游戲的機會;此外,還應該從推動游戲進一步發展的策略上分析,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充分感知、充分體驗的氛圍。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認為:“游戲在兒童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有與成人活動、工作和服務同樣重要的作用。”用傳統游戲中具有鮮明的代表意義的物品來創設游戲的情境,我們創造性地選擇一些材料作為推進游戲的媒介,讓游戲更具幼兒生命氣息,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投身于其中。比如,某老師的中班體育活動“潛水員探寶”:“孩子們,夏天到了,好熱啊,我們一起去海邊玩吧!快跟著我去海灘邊吧。”引導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跑到操場上。“孩子們快看,這么多的救生圈啊,請你找到你的小點子,拿起救生圈,跟老師一起來鍛煉身體吧。”又如葉雪中班體育活動“狼和小兔”中,教師戴好兔媽媽的頭飾:“小朋友們看,我是誰呀?”(兔媽媽)“今天,我就是兔媽媽,你們就是兔寶寶。現在,請你們跟著媽媽一起來跳舞吧!”(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兔子舞)再如中班體育活動 “瓶子的聚會”中,教師帶領幼兒拿著彩色瓶聽音樂跑步進場,排成體操隊形,一起做彩瓶操,而有教師和幼兒共同制作舞龍的龍,舞龍進場,很受幼兒的喜歡。
傳統游戲不僅需要創設情景,如果有條件還可以設置一個專門的游戲區。傳統游戲區里提供展示各種傳統游戲的器具,或者玩法的照片。這些游戲的收集請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幼兒還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時間親自操作,體驗。這樣,傳統游戲必定會深入孩子的心。
兒童文學家冰心提出:“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地生長。”活潑自由、無拘無束、自然生長,這是幼兒本真的追求。總之,在傳統游戲中,教師應時時不忘一切以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為目標,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適時更換材料、適時調整,保證每個幼兒都能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南平市延平區實驗幼兒園新城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