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莉莉
【摘 要】品格的建立是學前教育培養兒童核心素養的重要目標,立足社會領域,就兒童品格的養成路徑進行梳理,把握品格教育的內涵,開展品格劇場活動,促進兒童品格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幼兒園;社會課程;品格養成
審視當前幼兒園兒童品格的培養現狀,解構社會領域課程知識,確立尊重、責任、勇氣、誠實、耐心等核心價值觀念作為品格教育的基礎,借助于劇場活動,讓兒童認知好的行為,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幼兒階段正處于品格養成的關鍵期,兒童可塑性強,以品格為軸心,有計劃展開社會領域教育活動,為兒童品格教育奠定基礎。
一、確立幼兒園品格教育內涵,完善課程結構
在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結構中,品格教育占重要部分,也是提升幼兒核心素養的關鍵。從內容來看,品格教育兼顧“認知”“探究”“表現”三方面,主要有尊重、勇氣、耐心、責任、合作、自信、誠實等主題。所謂尊重,就是有禮貌地與人交往,尊重長者,接納不同習慣、生活方式的人,學會傾聽,不欺負或嘲笑他人。所謂勇氣,能夠正視自己的恐懼、不足、錯誤等,保持積極的挑戰意識。勇氣,更是克服自卑、迎接困難的優秀品質。所謂耐心,表現為不急不躁,平靜地對待事情,具有計劃性、步驟性,即便遇到困難,也能夠持之以恒,認真做好。所謂責任,表現為對自我言行的控制。對自己該做的事,要做好,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對待事物,態度有始有終,不找借口,不怪罪他人。所謂合作,表現為互助、互幫、互相支持,以共同目標展開合作、共享、共用。合作體現在分工形式上,圍繞同一目標,齊心協力來解決問題。所謂自信,表現為對自我的滿足與認同,是一個人自強不息的心理動力。如在學習上、人際交往上、做事上積極、主動、樂觀、向上。自信,還表現在面對有一定難度的事,依然相信自己能夠做好。所謂誠實,表現為真誠、不虛假,表里如一,不欺騙他人,不說謊話,不歪曲真相。誠實是與人交際的基本要領,即便是做錯了事,也要敢于承認,做到言行一致。品格教育,就是引領兒童覺知真善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保持良好的人格品質。
二、依托品格劇場活動,從體驗中生成品格素養
在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建設中,注重兒童品格教育,要充分利用品格劇場活動,讓學生感知自我、認識品格,從體驗中內化優秀品格。促進兒童良好品格的培養,最有效的路徑就是借助于不同的品格主題活動,從活動籌備、創編、演練中,讓學生以角色扮演方式,感知和體會品格內涵。這種品格劇場活動,避免了單一、無趣的說教,更加契合兒童愛表現的天性。處于3~6歲的兒童,其個性差異性強,不同兒童對品格的理解也存在差別。在品格劇場籌備中,可以通過閱讀繪本,讓學生認識優秀品格。以“責任”為例,先讓各班老師,引領兒童閱讀關于“責任”的繪本故事,如“我不是故意的”“承擔責任”“不是我的錯”“擔當”等繪本,一邊閱讀,教師要圍繞故事,展開對“責任”話題的交流,讓兒童體會“責任”的意義。接著,根據兒童年齡、認知水平,我們需要借助于不同的繪本素材,設計和改編不同的“責任”劇場活動,如以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從故事人物情境的增刪上,立足醫院就醫場景,讓兒童扮演醫生、生病孩子,很多孩子都有過就醫經歷,這種情景劇,更有助于兒童對醫生責任的認知,學習和感悟醫生的大愛與奉獻精神。融入兒童生活體驗,從情境劇中來體會對“責任”的認知與理解,促進品格意義的建構。同時,品格劇場在活動形式上,也應該體現多樣性。要圍繞兒童心智特點,關注品格認知、品格技巧、品格行為的發展。如“耐心”品格劇場,我們以某小班堆積木活動為例,某個小朋友平時在堆積木時,總是不能專心致志地去做,要么看著別人的作品發呆,要么自己堆著,一旦倒塌,遇到難題就放棄了。孩子們,請想一想,這樣做好不好?怎樣才改掉沒有“耐心”的習慣呢?請同學們一起合作,在堆積木時,可以展開交流,共同討論如何將積木搭建得更好。同時,老師也要多觀察小朋友的表現,多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贊揚,讓小朋友獲得關愛和認同,增強做事的積極性。
三、教師要加強學習,促進家園資源整合
品格教育在社會領域課程中的實施,教師要重視,更要積極學習品格教育的方法和知識,轉變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探索適合兒童成長的品格教育路徑。幼兒園教師要注重理論知識、實踐方法的學習,從相關書籍、品格教研活動中,重視品格教育,采取適宜的方式、方法,將之融入到社會領域課程。兒童是品格教育的對象,也是社會領域課程實施的主體。教師要積極備課,將品格細化為不同的教育主題。同時,針對兒童學段特點,講究不同品格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如在品格劇場設計上,將兒童的自主體驗、互助學習、合作交流、教師鼓勵等綜合起來,激發兒童的自主、自愿品格實踐意識,從體驗中踐行良好品格。幼兒園要重視家園合作,整合家園教育資源,尤其是激發家長對幼兒品格教育的參與與配合。家庭是幼兒成長的重要環境,也是滲透品格教育的有效場域。結合家長會、家園互動活動,讓家長認識并了解品格課程,從思想上重視孩子品格的養成。家長要做好示范,提升自我品格修養,積極參與幼兒園品格養成教育活動,從觀察、評估、參與中,發揮家長的監督作用。
總之,品格教育具有長期性、實踐性,幼兒園要結合一日活動、區域活動、戶外實踐等,將品格教育融入其中。同時,要銜接家園共育途徑,引領家長參與品格課程建設,共同擔負起兒童品格養成職責。
【參考文獻】
[1]馬潔.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互補[J]. 學子(教育新理念). 2014 (11)
[2]吳美婷. ?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 當代教研論叢. 2018 (02)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直屬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