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玲


[摘要]目的:本文在探究結腸癌患者在圍術期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后手術耐受情況和焦慮自評表的臨床效果。方法:將院內152例結腸癌患者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85例,治療組67例,治療組的護理手段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更加完善的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手段,而對照組的護理手段則是常規護理干預。對兩組結腸癌患者的手術耐受情況和護理干預前后焦慮自評表評測結果進行對比觀察。結果:給予結腸癌患者護理后,治療組的手術耐受情況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明顯。而治療組的焦慮自評表評測結果低于對照組,均為(P<0.05),差異明顯。結論: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結腸癌患者更為有利,在患者的手術耐受和焦慮自評表評分方面效果明顯。
[關鍵詞]結腸癌;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常規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24-0117-02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目前產生了許多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疾病,結腸癌就是眾多惡性腫瘤疾病中的一種[1]。這幾年,人類對于還不夠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因而產生了很多并發疾病的機會,筆者介紹的結腸癌也是這幾年在院內臨床中逐漸增多的病率之一,通常結腸癌的發病人群的年齡大約為42~61歲[2]。當前,隨著社會醫學技術在結腸癌治療上的不斷發展,結腸癌在臨床上有多種治療的手段,但在院內最為常用的手段還是手術治療加上輔助化療。但是有利就必定有弊,手術治療固然能治療結腸癌,但是治療的整個過程對于患者的身體影響比較大,再加上患者在手術前后的精神和心理狀態的影響,非常容易在手術后的休養護理階段再并發其它疾病癥狀。若是并發其它疾病癥狀,不但對手術的效果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增加患者和家屬的生活和壓力負擔,所以,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再結腸癌患者入院后直到痊愈出院的整個過程中極其重要。院內最常用于治療結腸癌的手段為腹腔鏡手術,該手術方式非常適用于結腸癌患者[3]。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受到的創傷較小,而且沒有感受到較大的疼痛,因此在許多的癌癥的外科治療中經常應用到腹腔鏡手術。但是大多數結腸癌患者并不清楚在手術前后應當注意的問題和遵守的規章制度,并且會因手術將近而感覺到緊張和焦慮的負面情緒,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必須要對其實施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滿足患者產生的需求和緩解負面情緒。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隨機對院內2017年4月~2018年6月內的152例結腸癌患者進行實驗研究,院內的結腸癌患者都自愿的參與此次實驗。選用拋硬幣的方式將結腸癌患者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85例,治療組67例。對照組結腸癌患者的年齡區間為35~78歲,均齡值為(56.5±3.9)歲。其中男性結腸癌患者為56例,女性結腸癌患者為29例。兩組患者在院內期間都產生過多種不一致的臨床癥狀,例如腹瀉和大便性狀改變;腹部不適和腹痛等,還有患者出現貧血和腹部腫塊、以及消瘦等情況。選定參與此次實驗的標準為:能夠順暢交流溝通的患者和無其它重大疾病的患者。對照組和治療組的護理效果經過統計對比計算兩組的信息資料得出(P<0.05),并無明顯差異,故而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觀察兩組結腸癌患者接受院內實施的護理手段后關于手術耐受情況和焦慮自評表檢測結果的情況[4]。對此次參與實驗的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手段,這種手段的具體實施方式為:1當結腸癌患者在手術后休養期間身體的肩背部出現疼痛現象時,護理工作人員應該給予患者吸入足夠的氧氣,并且吸氧的時間要達到10小時~12小時,氧氣含量大約是每分鐘2L,促使患者的血氧飽和度達到標準[5]。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要給患者進行肩背部的按摩,并向患者講解做肩部運動的步驟。2防止患者的造瘺口受到感染。對于造瘺口的護理流程為:首先將造瘺口進行科學的清理和消毒,其次用和造瘺口一樣大的無菌衛生紙墊放在造瘺口位置,此位置還要安裝一個固定肛袋,衛生紙墊中間戳一個孔有利于患者腸內容物的排除,避免排除過程中手術切口受到感染。3在結腸癌患者護理階段中,除了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手段外還要加入康復外科理念,兩者優劣互補的情況下能夠更好的使結腸癌患者在休養階段加快康復進程。具體的操作方式為:患者在度過麻醉期后,在4.5小時內必須要飲入一定量的溫水,在患者的身體情況不會出現其它癥狀的時候,給予他們進食營養食物,從流質食物慢慢的過度到半流質食物,大約術后5天左右便能正常進食。患者接受手術后當天,可進行適當的活動,能夠根據個人情況,適當提高運動的時間。
而對照組患者接受的護理手段為常規護理,這種手段的實施方式為:1因結腸癌患者并不了解手術治療的相關情況以及注意事項,會在入院后精神過度緊繃,從而導致影響心理狀態。還有的患者會對手術產生一定的緊張和焦慮等負面情緒,這時需要工作人員陪伴在患者身旁與他們交流溝通,向他們講解關于手術的流程和手術帶來的效果、以及應當如何配合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工作。2在手術開始前,工作人員應當檢查患者的皮膚和腸道方面有無問題,幫助患者完成手術前必須要進行的檢查事項。3在手術前應叮囑患者需要禁食,不可再食用豆類制品和奶制品等食物,多使用允許進食的高蛋白和易消化、以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1.3評價標準觀察兩組結腸癌患者的手術耐受情況,可將其分成優秀和良好、以及差3種情況。首先優秀是指結腸癌患者在手術前后不需要護理手段干預就能配合醫生和護士進行手術,并且在手術前后的身體特征正常,各類器官的狀態較好。其次良好是指結腸癌患者在手術前后都需要護士工作人員進行護理干預后才能較好的配合醫生和護士進行手術,手術前后的身體情況和各類器官在經過醫生和護士調整后變為正常。再次差是指護理干預無任何效果的結腸癌患者。觀察兩組結腸癌患者的焦慮自評表評測結果,通過使用焦慮自評表工具對結腸癌患者的心理狀態評測,焦慮的程度和評測后的分值有關。當評測的分值顯示越高,則表明患者更加焦慮;當分值顯示減少,則表明護理效果對患者的焦慮狀態具有緩解作用。
1.4統計學分析方法通過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數據,計量資料給予t檢驗,對于計數資料選擇c2檢驗。當顯示結果P<0.05,就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結腸癌患者的手術耐受情況對比研究根據表1數據可知,治療組的結腸癌患者接受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后相比于對照組的手術耐受情況的結果顯示(P<0.01),具有明顯差異。詳見表1。
2.2兩組結腸癌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焦慮自評表評測結果比較的情況根據表2數據顯示,治療組的膽結石患者接受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后相比于對照組結果為(P<0.05),具有明顯差異。詳見表2。
3討論
胃腸道惡性腫瘤疾病中,結腸癌屬于其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若早期發現患有此疾病,則必須盡早前往醫院選擇治療,越是拖延越讓自身的風險增大。當前院內醫治結腸癌疾病的方式是手術治療,隨著結腸癌患病率越來越高,也引起了大多數學者對其進行研究,因而結腸癌手術的技術在不斷地提高。盡管如今院內的手術技術已經很完善,但仍不能解決患者在手術后并發癥和飲食;疼痛和排便等問題,這是現在眾多醫生和護士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在醫院應對護士進行專門的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培訓,護理人員不僅要了解圍術期的管理知識和操作,還需要用新出現的護理模式給予患者服務,幫助患者能夠在術后休養階段減少其它癥狀的發生。這個培訓的意義在于能夠讓護理人員幫助患者緩解內心的負面情緒和降低手術后并發疾病癥狀的機率、以及縮短術后痊愈的時間。這與以往的常規護理指導不相同,以往的常規護理的工作重心不在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上,這種情況在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的同時,還延長了他們的痊愈時間。這幾年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患者對術后護理服務質量也增加了不少的要求,以往的常規護理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結腸癌患者需求。經過本次關于結腸癌患者手術后護理質量的研究表明,治療組結腸癌患者接受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后的手術耐受情況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結腸癌患者的手術耐受有很大的影響;而焦慮自評表檢測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結腸癌患者的焦慮情緒減緩具有重大的作用。
綜上,治療組所使用的圍術期針對性護理干預對于結腸癌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過程有顯著效果。在有效的將結腸癌患者手術耐受情況提高的同時,還能減輕他們的焦慮情緒。這種護理手段對于結腸癌患者術后的護理產生了很大的作用,不但能增強手術治療患者的效果,還能夠縮短患者休養痊愈的進程,建議將這種護理手段廣泛應用于全國關于結腸癌手術后的臨床護理中。
參考文獻
[1]王宴春,涂歡濤.綜合性護理干預應用于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2018,(28):172-173.
[2]張雪蓮.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于結腸癌手術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4):156-157.
[3]趙娟,林森,張彩霞,等.圍術期針對性護理運用于結腸癌患者護理中的意義分析[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2):232-233.
[4]黃秋平,嚴向陽.護理干預在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評估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A2):133-134.
[5]曹新蘭.護理干預在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