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世君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等專業學校 浙江衢州 324100)
在技術類院校教學中,電工基礎是重要的課程之一,也是影響學生未來擇業的重要技術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還要提高學生自身的技能發展。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的教學也不能落后,要善于借助信息技術來優化課堂。微課是一種促進教與學變革的重要技術之一,能夠通過形象化的視頻,針對性地為學生答疑。為此,教師可以使用微課落實教學,發揮微課優勢,創新和優化電工基礎教學課堂,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提升學生能力。
微課充分利用了網絡上的教學資源,能讓課堂更加充實,這樣更有助于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使一些原本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所以,把微課應用到電工基礎教學中,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電工基礎課堂教學中肯定會涉及很多理論性的知識,但并不僅包含理論知識,其實還有很多實踐操作的內容,學生肯定需要對實踐過程有一個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展開學習,但書本中呈現出來的內容畢竟比較理論化,不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和吸收,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展示電工操作的視頻,也可以快進或者播放慢鏡頭,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到知識的重難點,提升學習效果。
微課是建立在信息技術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實現線上直接觀看,這樣就打破了學生之前學習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學生可以利用自己零碎的時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由選擇觀看學習的時間和內容,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微課具有一定的優勢,最大的特點就是微課的時間拿捏得十分到位,一般就是在三到五分鐘,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利用微課落實電工內容教學時,需要設計好一定的框架,可以對課前的導入還有教學的重難點進行有效的規劃,將學生的學情與具體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這也是落實微課教學的前提。只有這樣,教師設計的微課才能符合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并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升學習效果。比如,教學關于磁場和電磁感應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的形式來為學生進行知識的展示,并且借助微課來為學生提出問題:磁場的含義是什么?磁場有哪些性質?然后教師可以切入磁感線的內容,這時候可以借助學生之前掌握了的基礎知識去認識磁感線,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磁感線知識,教師可為學生進行微課展示,讓學生了解磁感線的具體形狀,幫助學生直觀體驗到磁感線,然后帶領學生分析具體的特征,進行教學總結[1]。比如,磁感線呈現為閉合的曲線,在外部從N極出,然后繞道S極,而內部則是從S極到N極,而且任意的磁感線都是互不相交的等。通過微課的展示,學生可以對磁感線有一個更加直觀和清晰的認識,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從微課中了解磁感線具體的情況,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內容。而且,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為學生安排課后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課下借助微課完成學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
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電工相關知識講解時,可以根據每次教學的重難點內容進行微課的設計,通過這樣的形式把學生感覺學習來困難的知識簡單化、直觀化,讓學生輕松地參與學習,針對性地突破難點。比如,學習關于電容器的相關內容時,這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是讓學生了解電容概念和電動引入,這時教師可以把這些知識設計成微課,幫助學生理解這些重難點內容。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電容器實物,把電容器打開,觀察它的結構,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自己的觀察結果,引出電容器的含義,讓學生認識到電容器是兩個絕緣而又相隔較近的導體構成的。其次,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鼓勵學生從這個概念出發進行討論,比如讓學生思考兩個相鄰的學生是否可以構成一個電容器,將電容器含義引入到實際的應用中,借助這樣的方式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2]。
目前,人們交流更多地會使用各種社交軟件,這些社交軟件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縮短學生互動交流的距離,也能提升學生交換信息的速度。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的優勢,提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在互動中啟發學生的思維,提升教學效果。比如,學習電工基礎知識的課后練習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集中把課后的習題展示出來,然后學生使用自己的移動設備拷貝內容,完成相關練習。之后,學生可以將問題放在問題區域,學生可以針對問題進行互相討論,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使學生在交流和互動中發散自己的思維,發展智力,實現共同進步。比如,教師讓學生完成了兩道基本概念的題目,通過學生完成情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便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學生通過自己的解答可以借助微信群討論問題,這樣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交流和互動過程中完善知識體系。而且,教師借助微課進行教學,也可以節省教師講授知識的時間,集中解決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使課堂變得更具針對性,對提升基礎電動教學效率有積極的影響和幫助。
電工基礎課程中的知識相對豐富,但中職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教師在借助微課進行教學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對電工知識的掌握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查漏補缺,讓學生高效掌握電工方面的知識。比如,學習正弦交流電表達方式這部分內容時,這節課會涉及其他學科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先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再進行教學內容和方式的調整。通過表達式u=Umsin(ωt+φ)我們可以了解到,在這個公式中會涉及角頻率、初相位以及最大值,還有正弦函數相關的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讓學生先了解一些基本的內容,然后再進行講解,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識,提升授課效率[3]。
總之,微課教學方式可以濃縮基礎電動知識教學中的重點,學生也可以更加直觀地學習復雜和抽象的知識,可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所以,在日后的電工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微課教學方式進行優化,以此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為學生今后在實踐工作中運用這些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