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維
(重慶市渝北區木耳中心小學校 重慶 401127)
由于大部分農村的地理位置比較有限,有的甚至位于大山深處的村落,只有外出務工才能解決家庭正常的收支問題。由于外出時間比較久,跨省距離比較遠,導致留守兒童的教育及生活照顧等方面矛盾日益突出,于是,關乎立德樹人的留守兒童德育養成等問題,就遇到了一些困境,包括單純的德育養成教育,包括學科德育滲透的德育養成教育,一系列問題成為小學教師,尤其是農村小學教師不可回避的課題。作為信息技術教師,筆者對此也有一些思考和實踐。下面談一談信息技術教學促進留守兒童德育養成的策略。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既要立足教材也要拓展延伸,特別是選取與當地社會經濟生活和兒童生活發展聯系較為緊密的內容,有機融入信息技術課堂,如在文字輸入及排版編輯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留守孩子們自己選擇一篇最為滿意的寫家鄉和家庭變化的作文或自己寫的類似作文,輸入并進行排版編輯。這樣的教學內容就能實現和學生學習的密切聯系,既能培養他們的打字、編排能力,又能使他們帶著感情來觀察社會,觀察生活,養成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觀察、寫作習慣。此外,上信息技術繪畫課,也可要求練習表達家鄉的變化、對父母的想念、熱愛科學、熱愛學習等山水、人物活動的重要內容,指導其怎樣利用軟件工具進行繪圖。這樣的信息課堂,能使留守兒童既獲得技術學習的收獲,又得到正面思想和情感的歷練。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都較低,缺乏科學系統的學習方法,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給予學生正確的學法指導,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促進任務得到更好的完成。教師要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特別為具有孤獨情緒的留守兒童搭建良好的自我展現的平臺,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讓留守兒童參與其中,使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探究,鉆研信息技術和布置任務之間的聯系,同時要讓學生進行高效的合作學習,在互動與討論中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教師全程指導,正確掌控任務執行的整體進度和方向,讓學生充分探索和反思,在合作中相互提高與促進,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的良莠不齊,色情、暴力、欺騙充斥,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了大量的不良信息;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假冒偽劣、欺騙欺詐活動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沉渣泛起,成為社會公害;一些成年人價值觀發生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以權謀私等消極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單親家庭,隔代教育,溺愛、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獨生子女問題等,學生中性格扭曲、心理不健康者較多,思想品德和行為規范存在問題的不在少數。為此,我們信息技術教師對缺少父母監督的留守兒童防范電腦、手機、游戲等所含的負面信息責無旁貸。我們必須用信息技術課教學巧妙滲透防范網絡和手游沉迷的德育教育,增強其拒絕沉迷的自覺習慣。我們要利用信息技術課對學生專門進行防護指導,并聯系父母予以監督,使之形成防范互聯網不良信息污染的習慣和自覺性。此外,信息技術教師還要通過信息課,運用教學多媒體、良性網絡視頻資源,進行直觀教育和感染,凈化孩子的心靈,端正留守兒童的行為。還可引導家長通過聲音、視頻等媒體手段鏈接親情,增加留守兒童與父母的交流次數,用父母的關懷,親情的溫暖,填補他們情感的缺失,健全留守兒童人格,并增強其聽父母的話的自覺性。
在對于多數留守兒童又是獨生子女的基礎上,由于隔代撫養的存在著知識見解方面的差異,使孩子的內心深處感到十分的孤獨,這時,信息技術教師可利用自己對信息技術使用的專業優勢,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如微信視頻聊天等與外出的家長進行溝通與聯系。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基礎,建立一個學校與家長、家長與學生聯系的平臺,使外出務工的家長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孩子在學校與生活中的情況。使家長更好地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況。使家庭之間的交流、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更進一步。比如,配合學校和其他學科老師有效應用現代化教育資源,開通和設置親情電話,設置“愛心媽媽”信箱,建設兒童和老師及學校的心靈溝通通道,對留守兒童實施心理輔導和咨詢。比如,年輕的外出家長可以通過親情群和班主任、老師或其他家長交流教育心得,提出合理化建議,協調好教育措施的實施。信息技術老師可與班主任和其他老師通過QQ群等和多位家長互相交流,不論是針對哪個家長或學生提的意見與教育方式,其他家長在傾聽與參與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啟發,這種各抒己見的方式也方便集思廣益,對互動教育可起到很大的幫助,同時可以解決家長思念孩子的心情。另外,信息技術教師還可配合學校建立心理健康輔導室,應用網上聊天、心理論壇、微信、QQ等方式和留守兒童聯系、交流。配合應用微信群、博客、論壇等展播案例及正能量文章,以便于留守兒童可以在課余時間實施討論、思考和交流,達到對其實施正面教育和引導的作用,使他們通過這些資料和渠道得到正面教育和啟發,使其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新的課程標準對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目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評價需要起到促進學生不斷進步的作用,而不只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對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更具有教育價值,更有助于他們養成正確學習和發展的行為習慣。因此,我國的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需要制定精準的評價目標,使評價目標符合新的課程標準,適應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信息技術教師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應改變以往只看成績的方式,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小成就加以鼓勵,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對于學生在學習掌握上的不足也不要加以批評,而是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加強引導,并彌補不足之處。最重要的是,通過評價,讓學生全面認識自己,幫助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樹立正確的目標。
綜上,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師還要對信息技術進行有趣味、多角度、有創新的教學,使小學留守兒童更愿學、樂學、愛學,為立德樹人創造更好的教育氣氛和環境,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