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泉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蕉嶺中學 廣東梅州 514100)
高中生不同于中小學生,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主觀意識,已經有了對錯、好壞之分,是形成完整德育品質的關鍵階段,所以,教師應該熟練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正面的教學知識來引導高中生形成德育品質。
高中階段是學生心智發展不斷走向成熟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一定要重視,著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各門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意義正在不斷改變,新課改指出要在各課程中不斷滲透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中學生處在即將成人或已經成人的階段,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學生視為成人來看待,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換位思考,與學生打成一片,塑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相處過程中了解學生的需求、想法、情感和價值觀,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找到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做好高中生的培育教育工作[1]。
教學時,老師可以運用微課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老師通過互聯網平臺將所用到的教學知識下載、梳理、制作成短視頻。短視頻內容一定要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在視頻播放的同時,知識點要記得暫停,進行對這一知識點的詳細拆解,為學生解惑,授課過程中讓學生積極發言,說出內心的學習需求,暢所欲言,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和思路。視頻播放完畢,知識點講述完畢之后,讓學生自由分組討論,共享學到的知識,讓學生之間有一個思維的碰撞,進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知識點重點的掌握度,對于提出問題比較多的知識點老師再次進行詳細的解答,從而讓學生徹底掌握。在學生互相討論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起到一個引導和督促作用,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這種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以人為本,可以提高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2]。
在目前的高中課堂上,教學任務非常重要,老師不斷傳輸教學知識,學生也不斷地像“海綿”一樣吸收這些知識,高中生的學習任務也十分繁重,也會感覺十分枯燥,針對這一現象,老師要進行適當的教學轉變,使用一些科學的、有效的、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這樣不但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中有著愉悅的心情,也會提高整個班級的整體凝聚力,促進學生形成團隊意識。
例如,在進行高中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同年級共同上音樂課的兩個班級組織到學校操場進行上課,并要求學生注意上課紀律,不得亂跑動,也要準備好可移動黑板,方便教學使用。在進行教學時,因為老師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講解,將教學內容教學完畢以后,讓學生進行自我練習從而達到掌握知識點的目的。剩余時間讓兩班學生進行唱歌比賽,每個班級共同推選五位同學進行對唱,在學生知道要進行比賽的這一刻,內心就已經想要為班級爭得榮譽,不落后于任何人,剩余的同學也會為這五位同學加油吶喊。在整個比賽過程之中,學生互相鼓勵,讓班級同學順利的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形成良好的團結氣氛,進而促進學生團隊意識,培養學生的精神素養[3]。
在學習過程中,不是老師教了什么,而是學生自己去學了什么,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探究式教學這一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地構建新知識,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與交流,并不斷對自身進行反思,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步驟,客觀的研究事物屬性,形成良好的學習體系。
例如,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各科授課老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個簡要分解,提煉出中心,摘選知識點與難點,設定核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通過問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教師在此過程中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者實驗條件,然后學生自己去帶這些資料或者方向中尋找答案和解決方法,最后,學生需要對實驗過程或者查閱資料做出一個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和答案,并且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證明自己的結論正確性,教師在這一過程起到一個引導作用。對于學生遇到的難點和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一定的引導和講解,然后學生之間要進行相互探討,共享知識過程,交流學習成果,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探討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共同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對形成良好學習體系有一定的幫助。
班級是一個整體,每個學生都是班級中的一員,老師與學生都有義務和責任,維護班級的集體榮譽。集體榮譽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和優秀的精神素養,在班級生活中,鼓勵學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力量,能夠讓學生不斷的體會到集體榮譽與自己的聯系,體會到個人在班級建設中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注重班級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建設[4]。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學校需要定期舉辦學校運動會,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為一個整體,學生根據自身的不同特長,參加不同的體育運動比賽,為本班爭榮譽,在比賽開始之前,班主任應該首先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應該適合本班學生運動素質,不能難以達到,也不能過分輕松,因為學生個體身體素質的不同,部分學生可能學習比較拔尖,但運動能力比較差;部分學生可能學習成績一般,但身體素質非常好,運動能力比較級強。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對這些運動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進行贊美和鼓勵,帶動運動能力比較差的學生積極訓練,在鍛煉身體的同時,讓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所長,提高班級團結氛圍,提升學生集體榮譽感。對于集體榮譽感不強,合作意識較差的學生,老師應該給予關懷與關心,逐漸讓學生明白自己與班級的關聯性,通過長時間的引導和鼓勵,加強其集體榮譽感。在體育比賽過程中,當班級獲得良好的比賽成績時,學生會感到自豪、光榮的感情,當班級獲得比較差的比賽成績時,學生會散發出自責、羞愧、不安的感情,這就是集體榮譽感,通過體育比賽產生凝聚力,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從而塑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在高中德育教育中,通過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體系,從而提升學習效率,不但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能通過老師的引導塑造學生的德育品質。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德育教育方式的改變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