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航
(陜西省西安中學 陜西西安 710000)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閱讀能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能。并且,學生正面臨著升大學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在英語學習中,閱讀占有重要地位,關系到學生是否對文章理解滲透,在做題中是否理解題目的意思。閱讀是將資料整合記憶的過程,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解決學生的閱讀障礙,讓學生在深度閱讀中獲得成就感,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綜合性水平。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太適合現代教學,新形式的教學方式正在一步步融入課堂,想要提高學生的深度閱讀水平,教師可以將新的講課方式融入課堂,在課堂中進行英語的整體教學,結合多元化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課堂學習效果。教師在上課前首先應該考慮以怎樣的方式優化課堂效率,通過怎樣的方式將深度閱讀貫徹到學生的學習思維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加強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開闊學生們的認知,提升課堂學習效果[1]。
例如,學習高中必修一Unit 1這一單元時,教師首先要深度分析一下本單元的重點內容,為學生進行教學資源的分類以及整合,讓學生進行更直觀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釘釘等為學生在網上搜集一些關于邀請函的圖片,同時,教師如果有相關制作經驗,可以自己為學生制作幾張邀請,通過學生觀看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本單元的重點學習內容及講解的大概方向。然后,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在閱讀文章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學生學完這一單元的知識后,教師可以設定閱讀主題“The invited”,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在課下找一些相關的文章閱讀,進一步培養自己的閱讀水平。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很多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看不懂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個人詞匯量儲備比較少,平常閱讀比較少,閱讀練習不足。從教學方法上來看,如果還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覺課堂上無聊,沒有學習的興趣性。因此,教師在高中英語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時,要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探究,同時進行深度閱讀。通過創新性的教學手段將課堂內容相融合,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可以先從學生的思維擴展方面入手,好的閱讀能力必須有好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閱讀,對文章有一定的深入探究,對閱讀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思路。
例如,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2,教學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本單元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先通過思維導圖了解一下本單元主要學習的內容,然后對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學習,自己閱讀。先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分層,對不同的層次進行分析,通過自己所構建的思維框圖擴展閱讀思路。教師講解后,可以讓學生開展閱讀訓練“clothes!”讓學生在課下查找一些相關方面的文章,自己在課下深度閱讀,同時將搜集到的素材在課堂上通過閱讀互相展示,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英語學習中,無論是一篇語文文章,還是一篇英語文章,構成它的主要元素都是詞匯,所以高中學生要想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要在平時對詞匯多加積累,對語法多加練習。在單詞學習中,要先學會單詞的正確讀法,單詞的發音要標準。教師在進行單詞講解時,要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單詞,對于一些需要區分大小寫的單詞,要對學生多加強調。學完單詞以后要將單詞運用到例句中,讓學生閱讀單詞,在閱讀單詞的過程中掌握單詞。一些單詞的單復數,還有一些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都是基礎知識,對于這些知識,學生要在平常多讀,鍛煉自己的語感。有了好的語感,在閱讀中才會使句子更加通順,進而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2]。
例如,在高中英語課堂中,講解課后單元單詞的同時,教師可以對單詞進行延伸,為學生講解它的派生詞、同義詞及相似詞,讓學生在學習一個單詞的同時,掌握多個單詞的意思及用法,待學生有了一定量的詞匯量儲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留一些難度較小、有趣味性的課外小閱讀,通過閱讀課外篇章,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插入一些互動環節,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培養自己的閱讀能力,并獲得一定的體驗感。教師可以在班里開展討論環節,把班里學生分組,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例如,在高中必修三Unit 3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先為小組布置一些合作探究的閱讀題目,設置任務型話題,讓小組成員在下面探究,然后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回答自己的探究結果。把這一閱讀話題留作任務,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閱讀,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需要通過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彼此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彼此交流中發現問題,加深學生對閱讀的深刻理解,這樣還能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障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組織相應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閱讀不是為了完成相應的任務,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相應能力,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下,閱讀教學主要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為主要目標,在學習中增加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也要為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在實際的閱讀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鞏固學生的閱讀能力[3]。
例如,在高中英語“Healthy food”章節的講解中,教師應先讓學生學好單詞和語法,對單詞和語法有了相關掌握后,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刻的閱讀。在本章節講解完成后,教師可以在線下為學生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設計一些英語形式的調查問卷,在校園里進行調查,查學生和老師的健康食物狀況,用英語設計宣傳海報,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基于讀寫結合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要對課堂的整體結構進行整改,引入一些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讀寫水平,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