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新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濟南 250354)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責任。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頒布與逐漸落實,“雙高計劃”名單的公布,高等職業教育需要更加自覺地思考自身的使命并調整自己的定位與布局。因此,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驅動力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這將有助于從歷史的視角中找尋高職教育誕生與發展的緣由,從中析取其中存在的核心驅動要素,進而促進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的完善與發展。
企業引進新工藝、新技術及高智能設備來快速滿足巨大市場需求。隨著機械裝備制造業技術發展、各行各業的高精度及智能設備的涌現,維修及操作使用方面出現了人才嚴重的缺乏,企業很難找到真才實學的高技能職業人才。大學生和高職業院校的畢業生無法勝任企業的崗位需求,人才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多年來受國家各種政策和形式的影響,對職業教育投入不足,由于歸屬不同,職業學院得到的國家支持不同絕大多數職業院校受生存的壓力追求辦學規模,為追求高學歷、辦學層次不惜更改校名。畸形的職業教育造就了大批的教具企業發展,隨著企業應用新技術及新工藝的迅猛發展,職業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知識與社會發展脫節,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和生產實訓無法保證。很多高職學校沒有真正的實訓教師、實訓場地、實訓設施,無法保證基本技能的實訓,而技術含量高、智能化高的企業不愿接受學生實訓,學生實訓只能到技術含量低密集型、熟練型的企業充當勞動力,實訓單調技能很難提高,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聯合是雙方利益都能得到保證,學校是為了培養人才,而企業是為了制造產品,追求成本、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高技術裝備制造,由于精度高、工藝復雜,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企業不可能接受學生實習,害怕造成設備損壞、工具消耗、產生廢品、降低效率等。雙方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存在矛盾很難接軌,在教學方式、學生管理制度、學生安全等等方面都存在矛盾。
與企業同步引進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新產品、創建機械裝備制造綜合制造基地??梢蕴岣邔W院培養應用型、復合人才能力,提升學院話語權、知名度,提高教職工技術應用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實訓成為在校學生待就業學生創新、創業、創客基地;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實訓中心成為在職、兼職人才的技術孵化基地,引進先進技術的實驗基地;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實訓中心成為引進人才、技術研發新產品基地。積極開拓市場引進企業產品,創建產品制造基地
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實訓中心目的是將各系部、各工種資源集合于一體。實現生產教學一體化。實現產品研發、制造過程一體化。服務方向是服務創新產品、創新技術推銷推廣;服務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售后支持;服務創新產品、創新技術跟蹤。
職業教育綜合實訓基地是與社會交流的窗口,與新技術、新工藝的迅猛發展同步,應該有產品生產能力和產品開發研制能力。單一工種、單一專業、單一部門是無法實現綜合基地功能,只能利用綜合實訓基地在實體經濟體生產中,學生、教師才能學到適合社會認可歡迎的技能。
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是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直屬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實習廠(濟南第六機床廠)亦是機械電子部定點生產工具類磨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主要產品有多用磨床、萬能工具磨床、成型平面磨床、模具磨床、滾刀刃磨床、拉刀刃磨床和填補我國空白的刃磨可轉位刀片的成套設備等多種產品。其中6種產品獲獎,并出口十二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內外客戶的歡迎。J6-008成型平面磨床經部級鑒定填補國內空白。2MBK7125數控周邊磨床,國家三部委確定“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填補國內空白。2MK7125數控周邊磨床,國家三部委確定“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級新產品稱號,填補國內空白負。2010年學院實習廠承接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可轉位刀片周邊五軸數控精密磨床”課題,2015年8月圓滿完成并通過國家機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驗收合格。
學院實習廠(濟南機械裝備實業公司)自1989年以來,公司積極與國內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成功地開發并制作了化工 、輕工、造紙等行業的大型專用生產線幾十條,大部分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有的完全能夠替代進口產品,成為國內該類設備的專業生產廠家。是一個集科研、設計、大型化工、輕工設備制造、安裝、調試為一體的高科技實體。
學院創建于1955年,是全國第一所高級技工學校,有培養“技師職業資格+??茖W歷”高技能人才的獨特優勢,常在全國技能大賽獲得優異成績,離不開學院實習廠提供的綜合實訓及專任教師培養。零幾年畢業的學生回當地就業,很多大型國有企業招工我們學生甚至不用面試可直接參加工作。學院早期學生在校期間就開始參與或直接承擔實習廠的生產任務,所以學生的閱歷和工作能力都有基礎,畢業后走向社會他們的適應力、創造能力強,能得到社會認可、歡迎。而長期在生產一線工作有經驗的技術工人及科技研發、新產品試制人員,不斷充實轉入專任教師隊伍,是我們學院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動力。
國家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明確提出“高技能人才也是人才,是其他人才不可替代的人才”。足以看出高技能人才的緊缺狀況和培養難度。從市場供需關于看,高技術含量、高智能的裝備制造業深知,培養一個真正的高技能職業人難度不弱于培養一個博士。在高技能職業人才的認知及高技能職業人才如何培養,我們還有待積極探索,過程中應有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分析高技能職業人才認證標準,應該掌握那些理論知識和相應技能等級?學歷教育有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職業教育有技師、高級工、中級、技術熟練工、技術操作工。從企業需求和人才構成看,學歷教育對應研究生,職業教育對應技師。但現實,學院增多了、學生擴招,各種職業技師證、高級技能證有了,適應裝備制造業所需要的高技能職業人才很難找到。
高技能職業人才如何培養,普通學歷教育專科以上人才不具備職業技能和企業實踐經驗,主觀意識不愿意從事職業技術工人工作。職業教育的現狀是追求學歷、層次和擴招,職業技能不熟練、缺乏實訓生產環境,無法滿足裝備制造業對高技能職業人才急需。國內外科研技術發展過程證明,科研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要經過充分的實踐檢驗和高技能職業人才實施。培養高技能職業人才,只有在生產過程反復實踐錘煉,才能培養出來。
目前很多職業院校辦學條件下不具備高技術含量實訓環境,不具備裝備制造業一定的技術研發制造能力,不具備與技術含量高的企業進行實質性的聯合辦學能力,所以很難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技能職業人才。應該加強職業院校自身綜合實訓中心、產訓基地和師資力量建設,不斷探索培養高技能職業人才途徑。
充分利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開發銀行的《關于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組合投融資支持的實施方案》,加強技能實訓基地建設;開展以政府、社會資本合作或引進符合學院發展的優質校企合作,建設以生產優質產品性實訓基地。
利用綜合實訓基地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培養技能人才,利用綜合實訓基地與科研機構、研發機構合作開發研制新產品或承擔國家重大專項任務,引進新工藝新技術,在實際課題項目中提高專任教師專業技術能力、研發能力。
利用組合投融資加快發展現代高職教育,利用組合投融資深化產教結合、院企合作,利用多種融資方式在產業實體經濟建設中尋求更好發展。
綜合實訓基地建設采用多種形式,(1)以教學為主的產教融合實驗型公共實訓基地;(2)引進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生產產品為主”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3)引進地方政府主導的公益性質的農村勞動力轉移、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退伍軍人培訓、其它社會培訓等等綜合實習基地。
綜合實訓基地建設積極利用好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預算的投資補助政策,建設產教融合試點,引進制造業企業先進的生產工藝和具有一定規模產能的實體企業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利用好政策性各種信貸融資,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利用好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積極為當地政府承辦各種公益性職業培訓,獲取職業培訓補貼、補償補助。
現實職業教育的校企聯合培養方式很難達到實質性聯合,職業教育院校只能加強自身綜合實訓中心、產訓基地的建設,積極培養一體教師,保證基本技能訓練、加強高含量技能訓練,在高端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培養高級職業技能人才;職業教育綜合實訓中心和產訓基地確保產訓有機結合,使消耗性實訓變為生產性實習;積極開拓產品市場保證產訓產品數量、提高職業技能技巧;積極開發、研發、試制高技術產品保證產訓種類,在研發試制高技術產品中培養錘煉一體教師,提高綜合職業技能;在高技術產品的產訓過程中錘煉學生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產業發展的高技能職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