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集團第五客運分公司第九車隊 譚仙菊
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嶄新階段,國有企業的發展有了新的方向,也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重要標志,國有企業為黨提供堅實依靠,在新時代下,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是必然選擇,也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文章對此進行探討。
作為市場經濟以及社會建設的主干力量,國有企業的運營與發展對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一直伴隨著黨成長與發展至今。然而,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工作方向也發生了改變。新時代下,經濟體制改革是必經之路,而國有企業是經濟體制標桿,所以在新時代下的改革如火如荼,相對應的,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也要跟上腳步去尋求新的發展。[1]與此同時,高新技術和新興行業的發展改變了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以及中國的面貌,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也有了新的技術作支撐。具體來說,國有企業除了堅定不移地擁護黨,跟黨走,還需要充分利用新技術這一“武器”,更好地宣傳黨的思想和理論,其他方面也要積極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黨建活動。
國有企業基層生產管理是基層黨務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就現下實際情況來看,國有企業生產管理模式存在粗放化問題,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沒有認真關注細節問題,更沒有采取對應的措施去解決。與此同時,員工也缺乏思想認識,綜合素質水平偏低。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導致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受阻,整體效能偏低,黨建工作實際效果受到嚴重影響。[2]
就現下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狀況來看,黨的政治建設管理水平偏低,對于基層黨員分布狀態缺乏足夠的了解,基層黨員崗位分布與基層黨建內容存在難以融合的問題,而且缺乏完善的經費保障制度,這直接影響黨建工作的開展,使其缺乏強有力的支持。[3]現如今,黨組織建設資源很難有效滿足企業黨建工作實際開展的需要,這讓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受到嚴重制約。
雖然中央層面對于黨建工作的開展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黨內法規,目的是促使黨建工作的規范化與科學化。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理念深入人心,如從嚴治黨,也因此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然而,就現下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情況來看,存在的問題較多,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國有企業缺乏打基礎和抓基層的理念,這就導致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比較淺顯化,不夠深入,黨建工作的創新缺少支持和生命力。
新時代下,要想有效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必須要把握好趨勢,只有順應趨勢去創新才能保證創新工作達到預期目標。從整體上來看,國有企業員工工作條件、企業負擔的責任、企業生產運營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黨建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面臨新機遇、新形勢,同時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新任務。所以,國有企業基層黨建的創新趨勢主要有:首先,黨建格局架構越來越大。發展建設黨組織的過程中完全覆蓋了企業的各方面工作,創新發展黨組織需要遵循“網絡發展到哪兒黨組織就設立在哪兒”的原則,不斷擴大覆蓋面,將各方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在建設和調整基層黨組織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黨組織設置,不斷健全、完善黨組織,使黨組織架構能夠滿足新發展和新形勢要求。[4]其次,黨建工作理念要創新。經濟建設是國有企業發展中心,新時代下,面對快速發展的經濟,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遵循“在經濟領域中為黨工作”的原則,堅持以此為發展方向和工作理念,有機結合企業中心工作和黨建工作,同時要將員工個人發展與黨建創新聯系起來,通過有機結合與發展在企業內部實現志向一致、行動一致和目標一致,做到一線黨員扎根一線,基層黨組織服務一線黨員,公司黨委服務基層黨組織。最后,精準探索黨建工作機制。黨建工作機制直接影響黨建工作水平,為了更好地開展基層黨建工作,應積極探索適合于本企業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尤其針對黨組織管理機制進行創新,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科學、有序且有針對性地開展黨建各項工作,構建務實且有活力的基層黨組織。同時,在任何活動中都要戒形式主義,建設黨組織要做到求真、務實,制定完善的工作評價體系以及責任落實體系,將黨建作為硬指標,以此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加強信息化建設成為企業創新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新時代下,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也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首先,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優化創新黨建工作體制,通過完善頂層設計的方法進一步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提升工作開展實效性。與此同時,要及時摒棄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內容,密切結合當下思想意識領域建設情況創新黨建工作,建立鮮明的手段,建構正確的政治導向,從而建立全局性的工作體系。[5]其次,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要與信息技術密切聯系起來,如運用信息技術構建黨建App平臺,依托于微博、企業微辦公、微信等為建設發展企業基層黨組織提供在線陣地,與此同時,根據基層黨員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優勢,為新時代下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黨的英明領導是國有企業快速進步和健康發展的驅動力,是前提和基礎,這也是長期在實踐工作中的總結和經驗,需要不斷完善、鞏固黨的領導。在建設基層黨組織工作中也要踐行該政策,做到三個明確。首先,要有明確的意識,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黨的核心作用,并且將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理念深深嵌入企業文化中,這也符合國有企業服務人民大眾的理念;其次,要對黨建工作措施進行明確,從某種程度上說,只有明確并完善基層黨建工作措施,才能推動工作有序和高效開展,為黨建工作取得預期效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最后,要對基層黨建工作范圍進行明確,通俗來說,新時代的發展讓黨建工作發生了新的變化,必須重新明確黨建工作范圍,清楚地知道應該管什么以及不該管什么,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工作科學性、規范性和靈活性,顯著提升黨建工作效率。[6]
在企業管理工作中,企業文化是重要內容,綜合了企業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意識,與規章制度有密切關系,這兩者相輔相成。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表明,有機融合基層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可以凝聚員工共識、約束員工行為,兩者構成軟硬雙向協調體系。具體來說,在新時代下創新基層黨建工作需要共同推進黨的領導與文化滲透,缺一不可。首先,要將基層黨組織活動陣地的作用發揮出來,以支部為單位,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學習型黨組織,培養全員終身學習理念,以此提升企業活力并推動其可持續發展。其次,有機融合基層黨建工作與政治理論學習,將基層黨組織貼近群眾這個突出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此擴大思政教育輻射面。除此之外,要開闊黨組織活動視野,打破黨組織常規活動,積極有效展開各種類型的競賽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以此提升員工積極性,利用企業文化熏陶和感染他們,使員工對黨建工作有更加客觀、深入的認識與理解,為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和價值發揮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黨建工作的創新是新時代下國有企業有序與高效發展必須要做出的選擇,具體來說,黨組織要根據新時代的發展特點以及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運用新方法、新觀念和新技術去制定合適的工作方式,準確傳達黨的思想,推動企業快速、平穩和可持續發展。
相關鏈接
國有企業,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
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特點,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對于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歸屬于國務院直屬管理,這些中央企業屬于正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