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卿
(舟山港馬跡山散貨物流有限公司,浙江 舟山 202450)
建筑材料是實體建設工程資產造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形勢下,建設方為了把控建筑成本和保證材料質量,往往會采用工程用主材無價甲供模式,通過清包方式或者包部分材料的模式進行發包。無價甲供材料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無價甲供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價廉物美和高質保效的工程材料以滿足施工需要,最終提高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和項目建設質量。
發包單位為了加強對直接施工材料的管理,確保主要材料的質量,降低采購費用,同時為了防止偷工減料的行為,往往會將施工主體材料由發包方自行采購,無價甲供給施工方使用,即無價甲供工程模式。在傳統的造價計量中,建設項目中單體資產造價的劃分,通常都是按照主施工合同中各單體資產造價占比來分攤材料成本,存在較大的不合理性。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資產其用材需求不一樣,材料用量與成本比也并非一致,因此造成各類資產分攤的直接材料成本并不準確,甚至可能存在完全與事實相反的結論。例如,同一個項目中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的房屋,其用材情況差異較大,若根據施工成本去分攤,會出現實際成本與計量成本差異較大情況。
當存在多個獨立項目同時由同一家施工單位施工時,或單個工程項目存在多個標段由同一家施工單位中標時,施工單位為貪圖便利,可能存在領用的材料在不同項目中混用情況,造成材料成本歸集不準確,最終影響單體資產造價的計量。此外,當同一家施工單位在不同項目中使用的相同型號材料單價存在差異時,施工單位可能在價格低的項目中多領用材料,在價格高的項目中少領用材料,若內控機制不嚴謹,易導致管理缺陷。
當工程為無價甲供工程模式時,施工單位會忽視對材料的管理,忽視材料供給與施工進度的配套要求,申請無價材料的供應的隨意性增強。施工單位不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與成本去管理甲供材料,會造成甲供料供應的超前或滯后,還存在影響材料保管、材料質量等風險。
當建設方采用無價甲供工程建設模式時,施工單位雖按照進度申領材料,但存在超額領用,不妥善保管,不合理利用等情況出現,直接造成定額材料用量與實際用量出現差異較大情況,造成材料的浪費。
由于建設單位通過統購物資形式進行大批量采購,甚至進行年度采購,因此享有一定的議價權,采購價格往往也低于市場零售價格,可能存在材料被挪用或被變賣的風險。
由于工程資產造價是參照定額組價的,在進行包清工合同結算時通常是先行按照包工包料模式進行計量,再按照計量金額減去實際使用的材料成本后的余額與施工單位結算。因此,若施工單位刻意減少材料對賬,或因為建設方缺乏有效的物資管理信息系統而導致對賬遺漏或取數不正確等情況,可能造成結算時超付工程款的情況出現。
針對無價甲供工程中出現的上述風險點,同時根據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中基本規范和配套指引的內容,我們需重點關注內控體系的設計和建設,要從精益管理,提升效益,防范風險,強化內控的角度重塑內部控制體系,以滿足無價甲供物資管理的要求,也為后續資產造價計量提供更加準確的依據,主要重點圍繞完善采購業務控制、資產業務管理控制、工程項目控制、合同管理控制、內部信息傳遞控制和信息系統控制方面開展。
建立由施工單位(即材料使用單位)根據工期計劃按照一定周期(例如7天)提前申報施工所需甲供材料,由建設單位甲供材料管理人會同監理單位和建設方項目經理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共同核實材料供應的數量和供應計劃,確認后上報建設方采購部門,經內部采購審批程序后進入招標環節,嚴格控制物料供應的周期,提高供應的精準性和計劃性,節約采購環節的成本支出。
公司可根據年度大宗物資的年度使用預計情況,簽訂年度供應合同,減少單次招標程序所需時間,縮短物料供應響應時間,提升供給的效率,確保物資采購計劃與工程建設工期計劃相配套。
所有施工物料的供應根據采購指令,由供應商直接運至指定的項目現場材料倉庫。項目現場指定專人負責驗收、保管和分發,崗位職權設置相互分離,建立相互監督機制。在領用環節,由施工單位提出申請,材料申請領用單中必須明確領用人、審核人、使用項目、使用的單體資產及數量等必要信息,監理單位和項目經理必須審核單體資產領料數據的準確與否,審核確認后交由現場倉庫發出。
通過強化對物資存貨的管理控制流程建設,能夠明確領用后的甲供物資被投入使用的單體資產,為單體資產的造價計量提供準確的信息,且能精準地發現單體資產用料的合理性,有效規避偷工減料行為。
(1)項目負責人必須加強對工程進度的控制,制定施工進度控制總圖,根據工程推進進度計劃審核施工單位甲供材料領用和供應進度,審核施工方單體資產用量填報的準確性。
(2)完善項目負責人和監理人員職責管理規章制度,明確項目負責人和監理單位必須對施工單位實際申領的材料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并依據設計圖和施工圖的材料概算投資用量與實際用量進行及時的對比分析,根據實際需求情況及時做好甲供料的供給調整,同時防范施工單位因甲供物資價格低于市場價時出現的材料偷賣和挪用情況,防止舞弊行為。
(3)制定甲供料定額預算數正負偏差合理范圍,實際供應數與定額用量的合理量差予以認可,超過合理偏差范圍的,對超額部分進行追還并給予一定的處罰,以防范甲供料被挪用至外部工程項目或被變賣的風險。
(1)在物資供應合同方面,對于大宗物資可采用年度招投標形式進行采購,提升議價權,降低物資采購成本。合同中約定物資配送機制,所有物資由供應商直接運至施工現場,實現物資零庫存。實行定期結算機制,適當延長結算周期,減少資金成本。
(2)在工程建設合同方面,應在工程量清單中,明確各個單體資產的劃分標準、單體資產名稱、單體資產的造價概算、甲供物資的供應范圍、施工方申請材料的程序和時間要求等,要特別約定因程序不符而導致材料供應有誤或不及時而影響工期的責任。
(1)為準確、高效地計量單體資產的造價,需要設計合理的信息傳遞機制。明確責任和分工,建立相互監督,相互促進的機制。現場材料發貨人需與項目經理相互配合審核供料計劃。施工合同簽訂后,施工單位應聯合建設方和監理根據施工圖和合同要求,制定施工進度計劃,并報材料管理人,材料管理人根據施工進度安排,制定甲供物資采購和供應計劃,報公司審批,列入統購物資進入招投標程序。
(2)施工單位根據工程進度施工計劃,按一定周期填報甲供料供應申請單,經監理單位、項目經理和材料管理人審核后上報公司物資采購部門,由物資采購部門向供應商發出供貨指令,同時供應商將簽收確認的單據移交給公司進行結算。
高效通暢的溝通渠道,才能夠保證內部控制運行信息在各階層得到及時有效傳遞,促進各管理環節正確履行好職責,控制甲供物資管理風險,提高內部控制的運行效率。為了確保甲供物資管理信息傳遞的高效、便利、快捷和安全,需要將工程項目管理與工程物資管理進行深入融合。要建立嚴格的崗位分工和授權審批機制,確保不相容崗位分離;要授權施工單位臨時賬號,以便于施工單位申請甲供物資,同時對其進行嚴格的權限管理;建立滿足核算要求的物資管理系統數據填報表,明確填報的工程項目、合同編號、施工單位、材料類別型號、單體資產名稱等基本信息,同時設立分層審批權限,以系統的模式從源頭做好甲供物資的管理,不斷提高管理的效率。
良好的內部控制,作為當前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經營發展水平,同時也可以強化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對以項目建設為主營業務或處于建設期的企業而言,工程項目的管理情況直接影響資產的造價成本,建設工程的造價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和目標,而甲供材料在工程造價中占較大比重。雖然甲供工程建設模式會帶來一些風險,但同時能更好地保證工程項目建設質量,有效控制項目投資,因此,對其科學、合理的控制管理和準確計量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對建設單位而言,應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有效控制無價甲供材料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降低風險發生率,提高建設項目的整體管理水平,精準計量建設項目各單體資產的造價成本,有效發揮甲供材料在工程建設中的巨大優勢和作用,同時能更好地為各個單體資產后續計量和處置提供更加準確的成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