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湛江 524088)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為了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讓學生能夠很好的適應社會生活,為將來步入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必須加強大學思想教育建設,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生管理制度,優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復合型實用人才的目標。當前,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對大學教育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大學教育理念也不斷更新。現代教育理念更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大學教育不僅要沿用傳統的教書育人模式,更要應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優化學生管理模式,通過管理措施為大學生自身素質的發展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科學和學生管理方法,有效規范大學生的言行舉止,并融入德育內容,在管理過程中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提高大學生的道德品質,使其成長為優秀的現代化人才,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極貢獻力量。
目前,我國大學校園中,對學生的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管理較為松散的現象,這就導致很多方面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沒有充分發揮出管理措施的育人作用,弱化了學生管理的育人價值,進而降低了大學育人效果。
在大學校園中,很多教師認為大學生已經成年,具備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能夠管控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不必教師和學校花費太多精力進行教育管理,也沒必要制定太多的學生管理教育措施。基于這一錯誤的認識,導致很多大學對學生的管理較為松散,教育管理措施沒有認真執行,也使得學生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督促,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逐漸變得散漫,養成不良習慣,影響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質量,對大學生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根據實際調查發現,當前我國有47%左右的大學,都存在著學生管理過于松散的問題,這充分反映著了當前我國大學對待學生管理工作的態度以及學生管理工作現狀。管理松散是大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針對這一問題,大學教師以及校領導必須認識到學生管理的重要性,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優化學生管理質量,使其為大學育人工作發揮積極的作用,顯著提高大學育人效果。
在開展大學生管理工作中,校領導和教師必須認識到,大學生雖然在年齡上屬于成年人,但由于生活經歷、成長歷程等因素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心智方面大學生仍不夠成熟,社會生活適應能力還較差,對事物的辨別能力較為薄弱,因此開展大學生教育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必須做好管理工作,不可忽視,豐富學生閱歷,讓學生在心理和行動上都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從管理角度來看,目前我國大學在開展學生管理時,更重視紀律管理,對大學生思想很少實施有效管理。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建設的中堅力量,因此大學生的狀況,往往也表著我國社會未來的發展狀況。因此,只有培養具有先進思想的大學生,才能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揮積極的作用。但目前來看,我國很多大學在學生思想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大的漏洞,這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當代大學在實施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其主要管理渠道就是教師指導以及課程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課程就成了大學主要的學生思想管理方式。但課程數量有限,很難起到良好的思想管理效果。特別是很多大學思想政治課程教師都是兼職授課,無法將所有精力全都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這就導致大學思想教育不到位,使得大學生思想管理教育工作徒有其形,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效果。
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將對大學生的個人發展、行為習慣都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進而對社會經濟等領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要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可以通過實施高素質的管理措施,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實施有效引導。在當今社會,拜金主義等腐朽思想大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這錯誤的思想價值觀念,不僅會對大學生個人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更會對我國社會主義的未來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必須強化學生管理工作,幫助大學生明確自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人生目標,對人生和未來,樹立高尚的追求,為夢想而努力,使大學生真正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優秀人才。
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經濟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也代表著我國社會的未來形象。所在,必須采取正確的學生管理方式,讓大學生清晰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自身未來發展方向和人生方向建立明確的目標。大學教師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管理,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對人生選擇以及外界的誘惑因素時,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充分發揮自身的力量。
通過實施正確的管理手段,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和人生態度實施有效引導。只有積極地面對人生和未來,才能努力去拼搏、去奮斗。當代大學生是建設祖國的生力軍,大學教師必須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措施,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和自身責任,幫助大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樂觀的面對未來和生活。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人本思想充分體現到管理制度之中,實施人性化管理。在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充分認識到人的重要性。因此,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教師必須注意言傳身教,加強對身教的重視,給學生做好榜樣,充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不斷強化大學管理服務質量,有效優化學生管理效果。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根據學生實際發展情況以及大學客觀條件,不斷完善管理制度,還要加強校園文化和環境建設,通過文化氛圍及環境的影響,科學指導和管理學生,也為學生提供育人服務,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不僅要用行政管理手段規范大學生的言行,更要利用環境對大學生的思想情感進行熏陶人,利用文化氛圍培養大學生的人言語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使學生管理工作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有效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成長為有道德、有知識、有文化的綜合實用人才。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各有各的特點。因此,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堅持普遍教育與個性教育有機結合的方式,既遵循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和心理發展規律,同時又能兼顧大學生個體差異,對大學生實施有效的管理。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要積極開拓思想,既要借鑒已有的成功經驗,但也不能局限于經驗范圍內。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社會環境日新月異,因此大學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學生管理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結合時代發展情況以及社會發展規律,不斷創新學生管理方式,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例如,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加強學生管理,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如書法大賽、英語比賽等等,既能豐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同時也能夠大學生一展所長,促進大學生個性和能力的有效發展。
就業是當代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由于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這對大學生的心理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必須針對就業問題加強管理建設,強化大學育人的效果。
例如,大學可以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與企業加強合作,將企業作為大學的實習基地,給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學習平臺,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更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強化自身能力,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此外,大學還可以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等等。通過多種措施,有效強化就業指導。通過科學合理的指導,使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進一步提升,就業競爭力得到有效增強,進而就業過程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此外,加強就業指導工作,一方面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對心理有障礙的學生實施有更有效地引導,使他們能放下思想包袱,積極樂觀的面對學習和生活,更好地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也能為社會經濟發展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
人文關懷與人性化教育管理的目標的一致的,人文關懷,簡而言之就是要關心人、理解人、寬容人,進而對人實施有效引導。要通過學生管理工作實現大學育人的效果,應明確人才是核心所在,管理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因此,要實現管理育人的最終目標,使大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人文關懷理念,用真心去關愛學生,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結合實際生活,給予學生關懷,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加強貧困生資助工作,從而有效實現管理育人目標,提高大學育人質量。
總之,學生管理與大學育人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大學教育工作者應對學生管理的育人價值提高重視,充分利用學生管理提高大學育人效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建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