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陜煤蒲白礦業有限公司 董媛媛
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各個行業都試圖與國際接軌,現代企業不僅需要面臨來自國內同行業的競爭,還要面臨來自國外企業的競爭,在此背景下,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軟實力,對促進企業發展至關重要。思政工作是國有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法寶,其可以將員工團體緊密結合在一起,為了企業發展而共同奮斗,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也存在密切聯系。因此,企業要給予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以高度重視,將二者有機融合到一起,推動企業不斷發展。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員工是企業保持旺盛競爭力的基礎和前提,而想要保證員工群體的先進性,則要發揮思政教育和企業文化的作用,促使職工群體獲得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員工是思政教育和企業文化的工作對象,思政教育更加注重思想引領和信念教育,而企業文化也關注員工的職業道德和文化素養。
思政教育的目標是提升員工群體的政治素養、道德素質以及職業素養,促使廣大員工更好地為了心中理想而努力。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運行中而產生的一種寶貴資源,其具有教育人、感染人以及鼓舞人的作用。思政教育和企業文化都是以員工為落腳點和出發點,通過合理的教育活動提升員工群體的素質和能力、凝聚廣大員工的力量、統一思想,共同為了企業發展獻計獻策。
思政教育和企業文化都是通過教育、培訓以及宣傳等方式完成員工教育,例如在思政教育中,通過集中培訓、網絡學習、新媒體宣傳等途徑,促使員工獲得綜合素質的提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主動規范個人行為。
從現代國企機構組織情況分析,文化建設和思政工作的機構存在較強的相通性,不僅可以起到簡化機構、節約資源的作用,還能夠為二者的高度融合奠定基礎。
新時期下,企業在實際經營以及發展過程中,雖然總體建設水平在不斷提升,規模日益擴大,但所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尤其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黨組織的企業領導地位及宏觀調控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和沖擊,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生產績效和經濟標準作為唯一考核標準,沒有對思政工作以及企業文化予以高度關注,致使二者工作宣傳不到位。同時,企業對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重要性和必要性關注度不足,最終導致企業的影響力以及競爭力被大幅度削弱。在職場競爭方面,由于競爭越發激烈,生產環境氛圍逐漸緊張,對于普通員工的職業道德素養、思想水平都造成了很大影響,在企業上下形成較為濃厚的唯利是圖、急功近利風氣,如若這類風氣不能及時遏制,企業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開展就會受到很大阻礙,無法鞏固和加強,甚至會讓企業在發展期間出現道德迷失或者職業素養欠缺等方面的問題,政治基礎不夠堅實,對企業的良性發展非常不利。
現階段,結合當前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在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常常會由不同領導班子所組織,涉及的人員組成以及管理層處于相分離的狀態,不能實現融合和統一。而這一情況的存在,也使得工作內容相互脫離,有時為了爭取更多時間和機會,不同部門之間還會出現競爭的不良現象,在工作關系以及資源等方面,出現了相互掣肘的情況。對于這類問題來說,對于思政工作以及文化建設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對企業宣傳效果和員工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強產生了較大影響,甚至會制約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無論是思政工作還是文化建設,都需要廣大基層員工積極參與其中,發揮人的活力和創新力,促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形成具有時代精神的企業文化。因此,企業在融合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中,要充分貫徹和落實人本理念,將所有員工緊密團結到一起。首先,企業文化是廣大員工在經營生產中產生的無形資源,企業要通過講解、介紹以及宣傳等方式,促使員工體會到企業文化的真諦和內涵,進而鼓勵員工參與到文化建設中,發揮員工在文化建設中的主動性;其次,關心員工群體的基本利益,尤其對于員工與員工、員工與企業的矛盾,要及時做好疏導和協調工作,不能讓矛盾激化,促使員工和企業之間形成相互信任、共同發展的關系,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氛圍;最后,企業要關心和掌握現代員工的需求,并且根據員工需求調整思政工作內容,將建設企業文化作為思政工作的中心,為廣大員工提供服務,提升員工群體的凝聚力。
思政教育是保持企業員工戰斗力的基礎和前提,而企業文化也是保持企業活力的重要保障,想要實現二者的高度融合,企業則要摒棄以往固化的教育模式,利用先進技術積極搭建教育平臺,將網絡作為重要的工作陣地和宣傳途徑。首先,充分利用手機App,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以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為支撐,構建多元化的宣傳平臺,以網絡為載體開展思政工作、加強企業文化宣傳,促使員工群體之間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廣大員工是開展思政教育的對象,同時也是建設企業文化的主體,企業要充分利用宣傳平臺與員工加強互動交流,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工作氛圍,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愿意為了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利用新媒體和主流媒體,打造更多傳播面廣、可讀性強、圖文并茂的報道精品,對企業在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設中取得的成績進行報道。同時,還要深入到一線職工群體中,對愛崗敬業、積極向上的典型進行宣傳,提升內容的感染力和可讀性,保證教育宣傳的有效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社會文化逐漸呈現多元化,對現代職工群體的思想意識、道德信念以及價值理念帶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尤其是對年輕職工群體,容易導致其出現理想缺失、信仰不堅定等問題,因此,在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融合中,要將思想引領作為重要的融合點。首先,全面加強價值觀引領,實現理想教育制度化、常態化以及體系化,重視品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以及黨史學習,通過各種富有活力和新意的教育活動,促使職工群體得到思想層面的提升;其次,建立思政工作機制,通過反面案例警示和正面典型激勵等方式,感染員工、鼓舞員工、警示員工;最后,結合當前員工群體的喜好和需求,開展“四愛”教育,并且將其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任務,以“四愛”為核心,起到引領職工群體的作用。
對于企業來說,為了能實現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政工作高效融合的目標,在今后的發展建設期間,應該強化對思政工作價值和優勢的發揮,從整體的角度上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進程。一方面,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對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以推進,并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加大教育力度。并且,將新時代文化理念作為主要內容,與黨建培訓、員工日常培訓相銜接,確保通過不斷的培訓教育方式,企業人員的水平和素養的整體提升;另一方面,分層且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各類培訓活動,對企業文化建設以及思政工作各項制度政策深層次作出解讀,加大指導力度,分層次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并且,構建完善的宣傳工作組織體系,將政治素養高、文字功底較強的干部分利用起來,讓其能在宣傳思想工作崗位上發揮更大價值。針對企業而言,還要加強對宣傳思想干部的專業培訓進而崗位鍛煉,對培訓機制不斷完善,深入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此外,逐步實施開展宣傳業務培訓,熟練掌握階段性的重點工作內容,確保人員的能力和思想能整體提高,從而建立一支思想意識強、政治水平過硬且宣傳工作經驗十分豐富的員工隊伍,以便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政工作能高效融合在一起。
結合我國企業的思政工作成效來看,在內容方面缺乏創新性,所應用的方式具有較強滯后性,工作十分乏味、枯燥,對思政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企業長久發展非常不利。因為企業文化建設具有較強的豐富性,方式比較多元化,所以企業需要對自身文化建設的突出優勢有效利用,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以便企業整體發展進程能得到推進。同時,企業也可以積極開展文化類活動,諸如知識競賽以及教育講座等。還可以強化對互聯網資源的高效利用,借助社交平臺,通過網絡與企業員工深入溝通和交流,了解員工訴求,合理調整工作計劃,保障企業文化建設以及思政工作融合期間存在的各類問題在高效解決的同時,實現二者良好融合的目標。
總而言之,在經濟發展新形勢下,現代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思政工作是國有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優勢,其與企業文化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而想要發揮其價值和優勢,則要實現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的高度融合,通過思想引領和思政教育,轉變員工群體的固化觀念,共同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為企業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