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霞
(湖北振宇會計師事務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41300)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重視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均在會議中強調要做好重大領域、項目的審計監督工作,堅決杜絕貪污腐敗及挪用公款等行為的發生。審計工作中不能留死角,強調工作要全面,更要全面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及部署工作。因此,在新常態下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要做得更仔細、更全面。
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中一直占有主導地位,在如今發展改革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也應該注意創新發展成新模式,在企業內部融入新的發展理念,為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我國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在發展中,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
(1)經濟新常態含義
經濟新常態是指我國一種經濟狀態且會長期保持不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地飛速發展,尤其在近幾十年中一直處在高速發展的狀態中,過往的經濟體系已經相對比較穩定,但由于社會不斷的進步,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加,舊的經濟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我國迎來了經濟的新時代,逐漸步入經濟新常態。
(2)經濟新常態的特點
①發展速度較慢。從數據對比中可以發現,我國經濟從高速發展變為中高速發展,我國以往的經濟發展率為9.8%,經濟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率為7.5%,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經濟發展率平均下降2~3個百分點,發展速度變慢,從高速發展轉變為中高速發展,發展質量也相對提高,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經濟新常態。
②經濟結構被優化。經濟結構被優化可以從很多方面體現,比如,從產業方面看,第三產業成為產業結構的主力。第一產業增加值約4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同比增長7.4%;第三產業則同比增長7.9%,超過第一產業及第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6.7%,大約是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產業結構的變化中,第三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大變化,成為經濟新常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幾年,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升高,我國由工業主導型向服務主導型轉變;我國城鄉差距逐漸減小;落后的生產力成為歷史逐漸退出經濟大舞臺。
③出現經濟新動力,增長動力更加多元。經濟新常態下傳統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難以在經濟增長模式中繼續發展,第二產業每年的利潤逐漸下降,各企業資源成本顯著上升,傳統的工業產業缺乏動力,新動力的產生需要我們不斷創新。
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部門對企業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在任期內對其所在部門的相關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評價。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不同于外部受托經濟責任審計,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主要由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直接委托審計部門對領導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一是企業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情況是否符合法律規范;二是重要項目的投資、建設、管理及效益情況;三是領導干部是否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經濟方針政策和決策及對企業發展的推動情況;四是領導干部是否在企業內部履行有關黨風廉政建設及個人是否廉潔從政等。
國有企業在經濟發展中一直占有主導地位,在如今發展改革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也應該注意創新發展成新模式,企業內部融入新的發展理念,為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我過經濟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在發展中,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
為解決我國目前的產能過剩、樓市庫存大、企業債務高等問題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三去一降一補”政策。隨著國家政策的落實,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逐漸由“外延式”變成“內涵式”。通過”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將我國由經濟發展由高速發展變為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切實落實民生保障、深化改革并優化結構發展與供給側改革相輔相成。
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方式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審計主體方面,以往的審計中大多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經濟問責審計,如今不僅僅對主要領導干部進行了細分,還對事業單位和其他人民組織團體進行相應解釋。
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下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方式由全面審計變為專項審計。以往大面積對國有企業進行審計,審計內容徹底但針對性差、耗時長、效率低。針對這些弊端,提出專項審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某一個問題進行專項審計,大大提高了審計效率。
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審計工作內容不斷增加,如國家主張將節約、減少鋪張浪費等職責的履行情況加入審計內。還重點審計領導干部在任職期間是否有效實現國有資產資本的保值增值。業務范圍也有擴充,復雜性增高,對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相關技術水平要求也不斷增加。從原有生產經營擴充到各個領域,如財務會計及相關的內部控制建設。除此之外,以往的審計中注重結果,忽視過程,如今的審計工作注重領導干部的動機及行為。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領導干部雖有高質量的工作狀態,但在國企改革帶來的問題下很難有高速的工作成果。因此,在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中更應該注重領導干部的工作動機及過程,以便得出更加準確的審計結果。
如今“互聯網+”運用到各個領域之中,科技創新,人才創新,創新思維更是層出不窮,新常態下要求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方式向創新化和技術化方向發展。要堅持創新驅動,運用“互聯網+”跟蹤記錄領導干部工作活動,降低工作量,通過計算機技術對數據進行處理,降低誤差、提升工作效率。
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已經出現很多新變化,不斷追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但在發展過程中還有一些企業存在思維固化難以轉變、審計部門獨立性受限和審計方式落后等問題。
目前,我國針對經濟責任審計問題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準則及相關法律程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準則》《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元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等,規范了新常態下的新審計,對審計范圍和方法、責任界定和評價標準做了相關規定優化升級。但這些準則都不夠全面,僅僅涉及傳統內部審計,忽略了經濟新常態下的結構調整及優化升級轉型的重點內容。例如,內部審計部門國有資源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審計內容大大受限于傳統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很難進行創新。
新常態對部門的獨立性具有較高的要求,不僅僅要求內審部門發揮其職能,不斷適應新常態,還要求增加新供給滿足新需求。部門的獨立才能保證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效率高、效果好,更好地引導企業落實國家“三去一降一補”的經濟發展政策及任務,實現內涵式發展。
我國的內部審計工作機制成立較晚,并且目前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內部審計機制地位不明確、依賴關系較強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審計機制不能更好地獨立高效完成工作。除此之外,很多國有企業的人員分配、崗位調配、薪資待遇及崗位晉升由領導直接決定,內部機構在最高管理層的直接領導下進行工作,致使國有企業內審部門在企業治理結構中地位偏低,難以直接進行工作,甚至不能夠及時應對經濟新常態中出現的挑戰。
我國發展迅速但是內部審計制度卻恰恰相反,不僅設立的時間晚,而且發展還很緩慢。目前還有很多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技術落后,不創新不進步,依舊使用純手工的操作方法,不僅容易出現數據收集整理中的誤差,效率也不高。并且審計內容也單一,僅僅局限于成本和利潤,調查對象不了解,不分輕重緩急,直到問題已經出現了才開始采集數據,記錄信息,效率大打折扣。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還沒形成完整的體系,內審人員素質低,計算機審計系統落后且不完整,至今還使用著老套落后的審計賬套。內部審計人員思想不積極,審計的技術與審計人員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因此審計人員不創新不改善直接導致內部審計的落后。審計具有一定的主觀色彩,面對的情況大不相同,因此對待不同的問題也會有不同的評價,并且市場調控、政府引導等問題的間接影響,導致審計結果偏頗,經濟審計質量受到影響,難以公正客觀地評估。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傳統的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方式不斷迎來新的挑戰,在迎接新挑戰的同時對自身的發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但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注重新策略發展。
為了緊跟國家的發展步伐,響應國家的新政策要求,使國有企業內涵式發展的運營模式得到順利實施,應該推陳出新,將原有古老的不合時宜的傳統理念徹底拋棄,不能只把重心放在GDP短期效益上,應該迎合“長期環境效益、安全生產、綠色共享與可持續發展”的新戰略。審計準則的相關制定部門可以把經濟責任審計具體細則進行修改添加,例如關于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三去一降一補”和“內涵式發展”戰略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具體要求可以填入并加以試行,問題一但出現,便可以及時扼殺在搖籃里。
保障國有企業內部經濟的平穩運行,除了來自外部社會的監督和舉報,更需要企業內部自我責任審計監督體系建立的完整和完善。在其平穩運行和完整監督下,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將監督機制需要監督的主體內容整理清楚。目前經濟已經平穩進入到新常態后,國有企業開始引領企業改革的浪潮,其中國有企業重點的改革內容是產權轉讓和企業改制兩個方面。由于很多的企業在進行企業改制的時候會出現將一些重要信息隱藏起來、在股權變動的時候數據不真實、將企業現有債務虛假夸大等重點問題。甚至還有部分中小型企業因為自身效益過低而不能成功順利地完成企業重組。為了減少此類問題的出現,就需要將對國有資產的監督換一個角度。并且,目前國家向著現代化轉變,企業也緊跟國家步伐,加入現代化企業大部隊,為此企業更新為各種現代化企業摸式,例如新的戰略體系清晰產權、政體分離、管理科學等。新的模式出現就意味著新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這對審計監督是一種新的挑戰,也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當企業真的出現了經濟效益過于低迷的時候,經濟責任審計就該積極發揮其自身的作用,合理地將企業治理效率提高,幫助企業走出自身困境的同時,也會促使整個國家的監督機制進步,以及目標的提早實現。我國在朝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斗,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更要為企業保駕護航,讓國有企業在更好的環境下蓬勃發展。經濟責任審計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審計人員,在其實施工作的過程中也經歷著各種考驗,工作中會有各種岔路和誘惑,稍有不慎就會走入歧途,為此,審計人員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保持廉潔的品格,做自律的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好幫手。審計部門既然作為監督部門,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應受監督,因此,還應設立審計協同監督機制,部門之間應該互相監督,既強化了審計監督的職業能力,也保證了監督結果的真實性,做讓人民、企業、國家信任的部門。
國家飛速發展在新常態下,為了可以供給隨時變換的需求,審計的方法必須及時創新,內審部門要對其審計的技術進行更新、完善。
第一,“互聯網+”應該也運用到創新審計方法的技術上,內審部門要加快腳步,緊跟時代步伐,將開展落實計算機審計提上日程,讓問題早日浮出水面,讓尋找審計證據的主要任務得以實現。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國有企業的經濟規模也隨之越來越大,審計部門的內容范圍也日新月異。現在是大數據時代,為了能更好地發揮職能,計算機審計的技術是不可代替的,需要的個別數據想要及時地在海量的數據中快速提取出來,是人工很難完成的。現代的審計技術中還有很多新鮮的更有專業技能技術,如審計抽查、憑證抽查、內部控制測試以及風險評估等,這些都是在新時代下孕育而生的。為了能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內部審計不能僅將目光放在國內,應該學習發達國家的審計技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早日實現國有企業審計全覆蓋的戰略目標。
第二,審計部門在與互聯網結合同時,應該研發出一套適合我國企業的計算機審計模板。這樣既避免了審計數據的冗雜,因為數據不一致帶來的錯誤結論,也讓我國審計工作有了更大邁步。
首先,審計部門是應該有其獨立性的,不受領導干部的干預,要保證經濟責任審判評價是公正的,結果是經過專業審計得來的。這樣的國有企業內部責任審計才是可以適配新常態下的高質量內涵需求的。要保持其獨立性,就要將與其有直接利益的領導干部之間的聯系打破,從源頭扼殺阻礙,并且要從管理層面就要開始獨立。
其次,在審計部門自身保持獨立的同時,國家也應該大力幫助,設立相關法律,將領導干部和審計部門的最后一道防線徹底摧毀。
最后,除了強制措施,也應該在潛移默化中將獨立自主的企業文化注入工作精神中,改善企業的文化環境,引導審計部門遵循獨立性原則。
經濟是一國的命脈,若想長久的發展必須將經濟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審計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內部經濟審計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把握新常態下審計工作的重點,轉變傳統的固化思維,不斷創新發展;與“互聯網+”技術結合不斷提高效率,建立健全相關監督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體系,迎接新常態時期的新挑戰。實行審計監督全覆蓋,保障公共資源的安全,推進我國經濟新常態發展,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