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張臣平
對于企業來說,企業管理的作用在于維護企業的正常運行,我國政策對于企業管理也作出了一定的約束,在企業管理的具體細則中提出,政工工作屬于企業管理中的一種,對于整體管理水平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我國企業管理的過程中,要求企業在管理過程中能夠根據法律文獻來進行管理,形成政工工作與企業管理之間的完美融合,從而達到更好的工作水平。在當下發展階段中,對于企業政工工作的開展主要意義在于能夠解決企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企業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企業在開展政工工作的過程中,會向工作人員傳輸很多有關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等紅色精神,借助共產黨人的拼搏進取精神來感染、激勵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從現如今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來看,其環境十分的復雜,并且變化多樣,這也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再加上經濟全球化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外來文化的涌入,很多年輕人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不利于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穩定性,人員的頻繁流動將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而政工工作與企業管理的共同發展,企業工作人員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企業文化得到明顯優化,工作人員對自身以及企業的發展道路更加的自信,在企業內部形成了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企業將政工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中,有利于員工工作積極性與熱情的調動,能使員工從心理上服從企業管理,且面對企業各項管理活動時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尤其是處于發展階段的企業,通過政工工作的定期開展,可顯著影響員工的思想意識,能將員工思想精神凝聚在一起,增強員工工作信心,幫助企業妥善解決出現在發展中的困難,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員工思想道德標準密切關聯著企業的發展,是企業能否壯大的決定性因素,而員工力量是企業建設文化、創新機制的根本,因此政工工作有機結合企業管理,也能推進企業發展。
對于集團性企業來說,若想實現政工工作與企業管理共同發展,就需要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政工工作的重視程度。目前,依然有部分集團性企業在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一切工作的開展都圍繞著經濟效益。而政工工作的開展顯然很難直接體現出其在經濟效益方面的價值。由于企業對政工工作的開展并不是非常重視,導致政工工作的開展既不被工作人員重視,又缺乏充足的經費支撐,可謂是舉步維艱,僅僅是從形式上組織了內部工作人員學習國家新頒發的政策與相關法律法規等,難以實現與企業管理之間的共同發展。為此,集團性企業應該提高對政工工作的重視程度,以此確保其與企業管理一直處于同一步調。首先,大力宣傳企業文化,為全體工作人員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這樣不僅可以使得企業內部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更加的和諧,同時還可以增強工作人員的團結協作精神,使得企業的凝聚力更加突出,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力量。另外,對于集團性企業來說,在共同發展政工工作和企業管理時,管理層對政工工作的認識也非常的重要,只有管理層對此引起了足夠的重視,政工工作才能夠更好地加以落實。尤其是政工管理人員,不僅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同時還應該定期地對基層工作人員和管理層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不斷地提高其黨建思想覺悟和政治素養,促使政工工作于企業管理共同發展。
企業政工工作密切關聯著經營管理,要想高效有序開展經營管理工作,相關的規章制度與運行機制必不可缺,且要保障其科學性與合理性。工作機制制定中,要求與實際相結合,避免過于理想化的情況,需以企業實際生產狀況和運營情況為中心,這樣才能保障每項工作的質量。同時,需要一一細化每項工作的準則,確保能推進企業經營管理質量的提升。如有關黨費的收繳工作,盡管黨費金額并不多,然而為了保證公平公正,國家都明確規定了黨費的收繳,而相關工作人員在收取黨員黨費時必須以黨員黨費繳納比例為根據嚴格進行,做到每筆收入有理有據。同時,由于企業員工基本都處于不同的生長環境,且學歷水平也有差別,這樣一來思想與精神層次自然也會有不同。基于此,相關負責人在政工工作開展過程中,大局意識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盡量對企業內部所有員工思想與精神層面予以全面考慮。
企業政治工作的開展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體現,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因此,為了促進企業政治工作與企業管理的共同發展,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通過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企業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和管理理念,營造與企業相適應的文化氛圍,使企業員工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開展工作。其次,企業需要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對企業員工的思想文化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優秀員工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激勵,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先進員工的示范作用,帶動其他員工進步,不僅可以促進政治工作的順利進行,還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質量。最后,把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經營管理結合起來,不僅要提高企業職工的思想覺悟,而且要明確他們的經濟管理責任,從而促進政治工作管理作用的有效發揮,提高企業經濟建設水平。
深度整合企業政工工作與日常管理工作,在持續建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物質文化等企業文化的同時,通過多樣化職工文化活動的開展,幫助企業內部員工更加認同企業文化,有助于企業群團力量的凝聚。依托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著重構建新穎的文化活動形式,并突出特色、亮點,借助活動引領員工“齊頭并進,團結奮進”,由此增強企業政工工作感染力。同時,企業可在國慶等重大節慶時間,紅歌賽、征文比賽或參觀展覽等主題活動,憑借文化活動的開展不斷熏陶、感染員工,全方位促進政工工作效能的提升,并夯實政工工作全面發展、靈活發展和滲透發展的基礎。
通過長期調研顯示,我國很多集團性企業的管理并不是非常的完善,導致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的決策很難更好地落實。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企業內部并沒有專門的組織來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在制定政工管理和企業管理制度時沒有進行很好的規劃,多數情況下都是在遇到事情或者發現問題時才去制定相應的制度。對于集團性企業來說,其內部遠不止政工管理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兩種,各種制度的分離制定和隨機制定,很容易致使各個制度之間存在相互矛盾或者重疊的現象,這就很難充分發揮制度自身的價值。
對于集團性企業政工工作和企業管理工作的共同發展來說,需要相關的制度對其進行指導和制約,需要從理論制度上支撐其共同發展。為此,集團性企業非常有必要將政工工作和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進行有機結合。首先,保證企業管理制度的可執行性。確保企業管理制度的每一條款都具有可執行性。對于一些在實際中因為一些特殊情況無法落實、執行的,應該將其立即廢除,以此防止影響到制度的權威性。其次,可監督性。政工工作人員不要參與到企業管理制度和政工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同時還應該監督制度的執行,避免制度流于形式。最后,確保制度的可運行性。也就是在制定和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時,需要同時形成完整的運行機制與反饋機制。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對制度各項條款的執行效果進行反饋,并根據反饋對制度作出進一步的完善。確保集團性企業每一項工作、每一環節工作的開展都有章可循,這樣企業的運行將會更加平穩有序,對集團性企業的穩定發展非常有利。
總之,企業政治工作與企業管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事實上,政治工作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對企業管理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企業需要充分認識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把政治工作放在企業管理的核心位置,通過政治工作的不斷優化和改進,促進政治工作與企業管理更好地融合,為企業實現發展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相關鏈接
政工師是指凡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三資”企業)、鄉鎮企業和具備條件的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中專職從事黨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符合規定條件的,經單位推薦可申報評審相應職務任職資格。
在評定中,要重視學歷、資歷和論著,更要重視實際工作能力、水平和實績,特別強調對參評人員的政治立場、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嚴格要求,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作出正確評價。參加企業政工專業職務評審的人員,所在單位必須對其實際工作能力、水平和實績作出書面鑒定。
具體評聘對象為:
l、企業黨委的負責人,組、宣、辦、研究、統戰等部門和紀委中直接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職人員;
2、專職黨總支、黨支部書記;
3、在行政系列宣傳、宣教部門中直接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職人員;
4、企業工會的負責人,宣教、組織、研究、女工部門中直接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職人員;
5、企業共青團組織負責人和宣傳、組織部門中專職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
6、兼有政工或技術工作的人員,應按有關規定在其主要工作崗位參加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