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華
(成武縣教學研究室,山東 成武 274200)
基于在全國推行部編版教材的影響下,群文閱讀思想逐步滲透。教師在教學中更加喜歡把文章作為教學的“引子”,群文在教學過程中的建構,有效地聯系了課文閱讀與課內閱讀,從而使立體化的閱讀系統形成。群文閱讀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量、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然而,群文閱讀教學的目的并非單單這樣,群文閱讀教學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和豐富閱讀量,而且能夠實現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塑造。然而,怎樣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強化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的指導、培養(yǎng)思維品質呢?下面,筆者對此問題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使學生積極主動開展閱讀的前提條件在于調動興趣。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不少學生缺少閱讀興趣,閱讀獲得的感悟也常常較為單一、淺顯,以及較易誤解故事情節(jié)或文章知識。而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之前,結合話題導入,不但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接下來的群文閱讀過程中收獲更多。例如,教師要想以寫景的文章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且以此調動學生對寫景敘事類和散文等的閱讀興趣,那么在導入話題時,教師能夠以描寫景物作為話題進行如下的提問:你是否跟你的父母去旅游過?你都喜歡哪些地方的哪些美景呢?你知道我國的五岳指的是哪些山脈不?近些年來,我國旅游經濟不斷進步,旅游變成社會大眾十分青睞的一種娛樂休閑習慣,因此班級的學生肯定有不少都跟父母去旅游過的。教師在教學中能夠以自然界的優(yōu)美風景、旅游的趣事趣聞等作為視角引導學生思考:詩人描繪了怎樣的風景?你是不是切實體會到了詩人描繪的美麗風景呢?教師結合類似的提問或話題,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和閱讀熱情,然后再讓學生閱讀各種詩人、作家等的寫景散文及詩詞歌賦等,自然能夠實現理想的閱讀效果。事實表明,如此的話題導入式教學模式比一般的直接敘述方式更受學生的青睞。
當今的小學語文教材往往通過一個主題對不同的文章進行整合,這為教師組織群文閱讀教學帶來了巨大的便捷,然而,學生在群文閱讀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困難或不適應的現狀。為此,教師能夠設置相應的閱讀主題,然后對有關的閱讀素材進行收集,從而實現學生閱讀視野的拓展,讓學生基于一致的主題多層次、綜合性地感知具備相同主題的多篇文章,這也非常有利于學生閱讀狀態(tài)的優(yōu)化,從而實現學生群文閱讀經驗的豐富、閱讀效率的提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促進群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例如,課文《只有一個地球》《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都是表達了保護環(huán)境、提倡愛護大自然的主題。為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由此主題啟發(fā)學生以各個視角看待我們生活的地球、自然界,且要求學生以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敬畏大自然等為主題掌握描寫景物、表達情感的技巧及開展相應的課外閱讀,再要求學生以相應的主題做一個拓展性的閱讀筆記,寫下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情感、提出自己的倡議等。結合有目的性地收集閱讀資源,不但奠定了學生良好的群文閱讀基礎和拓展學生的學習知識面,而且大大提升了群文閱讀教學效率和質量。
學校是學生開展群文閱讀的主要陣地,無論是學校,還是小學語文教師,都需給學生開啟群文閱讀的窗口,創(chuàng)設濃郁的閱讀氣氛??蔂I造書香校園,組織形式多樣的群文閱讀活動;由學校的圖書角到圖書室、由班級黑板報到走廊文化墻等,都能夠變成學生開展群文閱讀的重要場地;學校能夠安排諸如“安心閱讀十分鐘”的讀書活動,啟發(fā)學生的群文閱讀興趣,以使學生始終在濃郁的書香氣氛中沉醉,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隨時閱讀的良好學習習慣;小學語文教師需體現家校教育的合力,組織親子共同閱讀活動、群書推薦活動等,讓學生明確群文閱讀的價值所在,結合雙方的一起努力給孩子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讀書條件,對于親子閱讀活動,教師需強化對家長的引導,以使家校教育的合力體現最大的成效;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能夠定期組織班級讀書會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群文閱讀技巧,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分享閱讀成果和閱讀心得,以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體會到群文閱讀的重要性,從而奠定良好的閱讀基礎;教師應有效發(fā)揮班級讀書角的價值,激發(fā)所有的學生分享自身熱衷的閱讀書目或篇目,組織專人借還書籍,以使圖書的價值得以充分地應用;在建立班級黑板報上,班主任能夠定期啟發(fā)學生推薦群書,讓群文閱讀逐步內化為班級的一種良好學習文化,結合自然而然的影響作用,讓學生在群文閱讀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傊?,在學生身處良好的書香氣氛中時,小學群文閱讀教學能夠實現非常顯著的效果。
教師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不可在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或篇目后即放任學生、讓其簡單地閱讀,而應組織學生更加科學地開展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堅持相應的教學原則和規(guī)律,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主動性,這樣才可以實現最為理想的群文閱讀教學效果。教師的啟發(fā)可以使學生在閱讀多篇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文章的寫作主旨,進而使學生的閱讀水平與閱讀效率顯著提高。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匆匆》這一篇文章之后,能夠給學生推薦閱讀其他的相關篇目,比如《背影》等,盡管《背影》這一篇文章的難度系數大,可是教師能夠將閱讀《背影》教學指導放在要求學生把握朱自清的情感表達(對父親的愛)上,讓學生明確作者在創(chuàng)作《背影》時流露出的真摯和細膩感情。如此一來,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朱自清的創(chuàng)作的感悟或理解。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是新課改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衍生物,在新課改的教學思想下,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要想實現學生閱讀量的豐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都少不了群文閱讀教學的支持。當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切實轉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思想,將群文閱讀真正地用到實際教學中,最好的評價就是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寫作是應用語文知識的主要方面,在群文閱讀過程中累積的很多材料、句式、詞匯等是不是可以在日常的寫作中靈活地應用,這是評價群文閱讀成效的重要指標。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時抄寫一部分名言警句、美文美句等,以此充當以后寫作的素材,也能夠激勵學生對自身感興趣的文章寫讀后感,從而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更加認真、積極,豐富學習認知。例如,教師能夠讓學生每天閱讀相應量的文章,或者為學生推薦一些閱讀的好素材、好書目、好篇目等,讓學生每周寫一寫閱讀體會,以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和進步,以自身的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如此一來,能夠對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從而升華學生的群眾閱讀過程和效果。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當前在語文教學領域中普遍推崇的一種閱讀教學方式。它一改傳統閱讀的單篇進行方式,通過閱讀材料的組合以及閱讀思路的拓展,可以達到更好的閱讀教學成果,是非常適合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方式。積極開展群文閱讀,讓同學們愛讀、會讀,讀有所得。通過上文闡述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措施,相信會給廣大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幫助以及推動小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