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龍
(甘肅省甘谷縣第三中學,甘肅 甘谷741206)
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了文化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文化傳承能力及創新能力等內容,也是當前教師較為重視的教學任務,對學生綜合品質的提高產生重要的作用,成為了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出發點。近年來,高中語文教師基于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視角,創設出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情境,以藝術化的教學情境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他們的精神素養,使學生在情境中深刻理解文章中所蘊藏的深刻哲理,學習情境中人物的精神品質,同時,在情境中學會品味語文知識的內涵,形成堅實的文化底蘊。
高中語文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過于看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認為只有提升他們的語文成績,才能達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完成課堂教學的主體任務,卻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忽略了他們對語言文字信息內容的接受程度,這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語言基礎,促使對他們核心素養的培養達不到良好的效果,而限制了他們語言能力的提高。有的語文教師在追求學生分數的同時卻忽略了學生對文字信息的分析,使學生形成囫圇吞棗的學習方式,沒有真正吸收和理解語言文字的信息內容,未能深刻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
有的高中語文教師過于看重模仿教學方式,帶領學生模仿前人的寫作形式,卻忽視了學生實際寫作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只會模仿文章的寫作方式,卻不能提出自我的創新點,未能展現出自我的風格。同時,有的語文教師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未能鍛煉他們對語文的思考能力與理解能力,使學生無法深度解讀文章的內容,沒有深刻分析出每一篇文學作品所展現出的本質內涵,進而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阻礙了他們學習道路的發展。
有的高中語文教師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未能真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忽略了他們對語句的品析與理解。有的語文教師未能把關閱讀的內容,沒有帶領學生閱讀優秀的文章和作品。有的學生會接觸到一些良莠不齊的作品內容,在文章閱讀上存在一定的誤區,甚至會閱讀一些錯誤的內容,影響到自身道德品質的提高,限制了他們精神素養的提升。有的學生缺乏評判作品的能力,將繁復的語句作為華麗的內容,欣賞到錯誤的文章內容,卻沒有積累下富有實際意義的語句,這大大降低了學生的閱讀欲望,限制了他們審美能力的提高。
有的高中語文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過于注重傳統教學方式的實施與開展,將語文內容直接灌輸給學生,卻沒有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高中階段,大多數學生鮮少有機會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未能將所學到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無法真正吸收和理解語文知識的本質內涵,無法將語文知識踐行到生活事件當中,這大大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阻礙了他們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語文教師應當明確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性,認識到學習情境創設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所產生的重要作用,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明確學習情境創設需要遵循的教學原則。
首先,在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創設學習情境,需要遵循著實效性的教學原則,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視角進行情境教學改革,以情境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教師積極遵守實效性的教學原則,需要完全發揮教材的效用,需要將教材與情境創設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情境中逐步形成較高的核心素養。
其次,語文教師在創設學習情境時需要注重合作性的教學原則,在情境中注重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到合作的魅力,與同學共同合作完成情境學習任務,享受到合作的樂趣,形成較高的個人素質。
最后,語文教師在創設學習情境時需要注重拓展性的教學原則,利用學習情境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學生獲得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從不同角度思考語文知識的問題,形成廣闊的思維能力。
多媒體是教學的主要工具,為學習情境創設奠定了教學的基礎。高中語文教師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創設出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以多媒體播放出音頻和視頻,讓學習情境變得更加形象,變得更加生動,使學生融入到學習情境當中,跟隨情境的變化加深對語言信息的理解,進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講解《荷塘月色/朱自清》這一章節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出荷塘月色之景,展現出荷塘月色之美,以鳳凰傳奇所歌唱的“荷塘月色”作為背景音樂來烘托學習情境,營造出荷塘夜晚的幽靜氛圍,使學生完全融入到荷塘月色這一情境當中,感受到幽靜安逸舒適的環境氣氛,深入理解這一文章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較高的語文思維能力。
情境再現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也是學習情境教學展現的主要方式,對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產生重要的作用。基于核心素養培養視角下,高中語文教師積極模擬文章的情境,將文章的情境再現在課堂上,高度還原文章的事件,使學生在情境中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扮演角色加深對人物情感的體驗,逐步形成良好的表演能力。例如,教師講解《燭之武退秦師》這一章節的內容,以文章內容創設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燭之武、晉文公、秦穆公、佚之狐及鄭文公等重要角色,演繹出退秦師事件的全過程,將整個事件表現出來,在演繹文中人物時形成良好的表演能力,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學習情境的畫面是由圖片所構成的,教師以圖片來助力學習情境的建設,激發學生對文章的探索興趣,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高中語文教師挖掘出文章所涉及到的圖片,找尋到與文章相關的圖片內容,帶領學生一同欣賞圖片,以圖片來創設語文課堂的學習情境,引領學生觀察圖片內容,使學生欣賞情境中的圖片,在觀察圖片時發揮自我的想象,思考圖片之間存在的關聯性,通過多個圖片了解到文章事件的發展過程,明確圖片所表達出的重要信息,對探索文章內容擁有濃厚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他們語文核心素養得到良好的發展。例如,高中語文教師講解《長征勝利萬歲/楊成武》這一章節的內容,展示給學生與紅軍長征相關的圖片,以圖片構造出紅軍長征的學習情境,使學生了解到紅軍長征所經歷的過程,確定出紅軍在長征途中過雪山和草原所遇到的困難,從圖片中學習到紅軍長征的精神,形成較高的精神素養,逐步形成較高的語文核心素養。
高中語文教師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創設出生活化教學情境,以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到語文知識的應用之處,確定出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領域,逐步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例如,教師講解《雷雨》這一章節的內容,在課堂上創設出生活化教學情境,將周魯兩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展現出來,復現出兩家所發生的生活事件,使學生梳理出周魯兩家之間存在的恩怨,分析出兩家人之間復雜的人際關系,將所學到的內容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進而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
學生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的內容,而且要懂得應用理論知識,明確理論知識的應用方法,將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實情境當中。高中語文教師基于核心素養角度設計出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帶領學生到學習情境中去體驗語文知識的文化內涵,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文化知識的本質內涵,在情境中建立起較高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逐步擁有較高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