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玲
油松是一種落葉喬木,適應性非常強,且用途廣泛,在很多地區都有分布,在造林綠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結合實踐總結油松育苗造林技術要點,為林農提供技術支持,為推動油松造林綠化工作可持續開展提供依據。
油松屬針葉喬木,樹干通直,樹高可達35米,分布地主要在東北地區。油松具有耐寒、適應性強等生長習性,其木材優質,經久耐用,用途廣泛,經濟價值較高,是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優先樹種。
1.1 選地
育苗是造林的基礎,培育符合造林技術標準的苗木是育苗的主要目的。而育苗地是育苗的基礎,選擇對育苗地育苗就成功了一半。由于油松的種子細小,初生的幼苗比較嬌嫩,因此,必須為育苗創造良好的環境,才能確保其成活與生長。苗圃地應選擇運輸條件好,排灌水方便,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地方,而且育苗地的土壤需具備肥沃、深厚、疏松的特點,最好是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
1.2 整地施肥
在進行油松育苗整地時,必須根據本樹種的特性,進行深翻地和細耙地。由于油松幼苗纖弱,根系不發達,因此,要確保土壤疏松透氣,利于根系生長發育。油松育苗整地應在秋季進行,用農業機械進行深翻地,深度應在25厘米以上。秋翻地后有利于蓄積秋雨冬雪,提高土壤墑情,第二年春季進行耙地,將土壤耙平耙細。整地的同時將底肥施足,油松苗對肥料養分的需求較大,充足的肥料可以確保其成活并迅速扎根生長。一般每畝需施入農家肥4噸左右,可以根據土壤肥力情況酌情增減。同時,還需要施入50公斤磷肥。施肥的方法是,翻地前將肥料撒于土壤表面,翻地時將肥料混于土層中。也可以采取分層施肥的方法,翻地時施入一半,制作苗床時再施入另一半,有利于肥料長時間發揮效力。
1.3 處理種子
處理種子的主要內容是進行消毒和催芽。首先將種子放入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4小時后用清水洗凈,然后再將種子放入45℃左右的溫水中,浸泡24~32小時后撈出。將種子與潤濕的細沙均勻混合,種與沙的比例為1∶3,將拌沙種子放入發芽坑中進行催芽。發芽坑要在向陽北風的地方事先挖好,坑的寬度和深度均為50厘米,如果種子較多可適當加寬。在催芽坑上面覆蓋一層塑料布,如果溫度過低,還應加蓋一層草簾保溫。種子催芽期間,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需要翻動一次,以使種子受熱和水分均勻。觀察沙子的水分,如果缺水,需在翻動的同時用噴壺灑水保濕。當1/3以上的種子裂嘴后即可播種。
1.4 播種
適播期:土壤完全解凍,日平均氣候保持在12℃以上,淺層土壤溫度達到8℃以上,此時就是適宜的播種期。應在適期內盡量提早播種,提早播種可為育苗爭取更多的時間,有利于苗木生長發育和木質化。
播種量:由于油松種子的發芽率比較低,播種時應根據發芽率確定用種量,芽率在40%~50%區間時,每畝用種量應在6公斤左右,芽率低于40%時用種量應在7公斤左右,芽率超過50%時,用種量應為5公斤左右。
播后管理:播種后要在苗床表層覆蓋一層0.5厘米左右厚的細沙,且要蓋嚴。由于油松的種子顆粒小,芽勢弱,覆蓋太厚不易出苗,蓋得不嚴種子易被風吹走。然后再將苗床用草簾蓋上,以保持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幼苗出土后,可將草簾撤除。
1.5 苗期管理
澆水:幼苗出土后,要保證苗床土壤始終處于濕潤狀態,如果苗床表面發干,應及時進行澆水,保持苗床地表的溫度,為種子發芽提供適宜的條件。播種后20天左右即可出苗,播種后要采取少量多次澆水的方法,保持土壤表面濕潤,不要讓土壤表面出現板結,澆水應用噴壺噴灑,不可大水漫灌。苗木第二輪真葉生出時,應增加澆水量。由于此時苗木開始進入快速生長期,再加上氣溫升高,水分被大量蒸發,因此要將水澆透。
追肥:在苗木進入速生期以后,主根開始深扎,側根也逐漸增多,對養分的需要大量增加。此期可以用腐熟的農家肥進行追肥,同時根據土壤肥力情況,適當追施氮肥和磷肥。
間苗定苗:由于油松種子細小,導致播種時難以控制好株間距,出苗后往往會出現幼苗擁擠、分布不均勻的問題,因此,應及時進行間苗。間苗時將長勢弱、過于擁擠的苗拔除,每平方米留苗700株左右為宜。定苗時再間一次苗,此次每平米留健壯幼苗600株左右即可。
中耕除草與病蟲害防治:幼苗進入拔節期后,要結合中耕進行除草,一般采取人工除草的方法,育苗規模較大時可使用化學方法除草。每半個月左右要進行一次松土,既要保證使土壤疏松,又要做到不傷苗根。立枯病易在幼苗初期發生,可采取對種子和苗床土進行消毒處理的方法進行預防。苗出齊后可每7天噴灑一次波爾多液,連噴3次即可。苗期的蟲害主要是地老虎,可用敵百蟲拌毒餌對害蟲進行誘殺。
2.1 起苗
一般在秋季起苗,春季栽植造林。因為春季苗木較早萌動,秋季起苗可使春季栽植準備更加充分。起苗時要避免使根部損傷,先進行假植,以備第二年春季栽植造林。
2.2 栽植密度
在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方造林時,每畝可植樹300株左右,株距和行距均為1.5米。在立地條件一般的地塊造林,每畝植樹250株左右即可。
2.3 幼林撫育
幼齡期的撫育措施主要是除草與施肥等,除草在夏季和秋季各進行一次,第二年的夏季進行一次追肥。栽植造林達9年左右時,將病樹、風倒樹、雪折樹等間伐掉,間伐后每公頃保留健壯林木1500~1600株即可。油松育苗造林技術包括選擇適宜育苗地、整地施肥、種子處理、播種和苗期管理等,要選擇在春季進行栽植造林,保持合理的密度,做好幼林撫育等。
油松林十分常見,尤其在北方林區更是造林的主要樹種。對油松進行標準化、規范化育苗及按技術規程進行造林,是高質量育苗及高效率造林必須做好的重要措施。林業工作者應在提高育苗質量、提升造林效率的基礎上,擴大油松林資源,進一步提高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