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會 蒲鑫 石景田 孔菲 李宇奇 張富蓮
摘要:目前國家已全面脫貧,但保持不再致貧任務更加艱辛。VR宣傳技術主要通過還原脫貧地區的虛擬環境,進行扶貧宣傳。主要通過Unity3D技術、3Ds…Max、Maya軟件等進行VR仿真虛擬部分制作。模型多利用LOD等技術。此技術宣傳,達到虛擬仿真脫貧地區,拉動當地經濟,實現預期長期脫貧效果。已有成果可知,當今時代,傳統事物與新技術新科技結合,更能有力有效地實現預期效果。
關鍵詞:VR技術;脫貧攻堅;宣傳;現狀
扶貧脫堅作為國家策略已經實現,然而如何保持全面脫貧狀態,不再致貧是必須重視問題。基于此類問題。新技術宣傳作用尤顯突出。利用VR技術能夠使脫貧關注度僅限于紙質宣傳等缺陷得到有效改善。利用VR設計宣傳脫貧地區的風情風貌及當地特色,VR技術的新穎性和體驗感更有力地滿足貧困地區的宣傳工作。
2020年,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全面脫貧目標已經實現,然而對于再次致貧等問題仍需要各級政府單位繼續努力,加強力度,關注脫貧人員的后續發展問題是重中之重,國家也相繼出臺各種扶貧宣傳政策,如保留81對扶貧小慢車等舉措。對于扶貧宣傳方面,習近平扶貧重要論述學習宣傳持續深化,政策宣傳不斷強化,成就宣傳有聲有色,典型宣傳催人奮進,上下互動、部門聯動、共同行動的大扶貧宣傳格局進一步鞏固。關于宣傳現狀,本團隊利用了問卷星平臺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了1000份調查問卷,共回收969份,回收率為96.9%,有效率為95.7%。調查顯示,已經參與脫貧攻堅活動的占參與問卷調查人數的16%,計劃參與脫貧攻堅活動的占參與問卷調查人數的28%,沒有參與脫貧攻堅活動的占參與問卷調查人數的37%,對脫貧攻堅無所謂的占參與問卷調查人數的9%。說明傳統宣傳方式無法給人們身臨其境的感覺,代入感較弱,從而影響了人們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
VR技術具有多個技術特性。其中包括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感知性等4個特征。沉浸性指體驗者在使用VR技術過程中,在構建虛擬空間中獲得參與感,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交互性是指此技術可通過控制計算機,讓自己的主觀意識操控虛擬空間,虛擬事物通過使用者控制而發生變化。VR技術可以通過虛擬手法,創造出本不存在的虛擬環境,使用者可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自主決定出現什么樣的虛擬物品,稱為VR技術的想象性。以往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只要可以為用戶提供視覺和聽覺,VR技術不僅可以提供視覺和聽覺,在觸覺和嗅覺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使用者更有感知反饋。在5G高速發展情況下,VR技術與5G現結合,利用5G低延遲,高效率且移動性強等特點。VR轉播畫質突破一個新的高度。4K、8K等超清畫質讓肉眼感覺更具真實性。通過此結合,VR技術能夠更加完美地加入到教育、醫療、網絡等產業中。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VR全景技術讓用戶自身置于其中,進行體驗、全新視角全面展示景象本身,是一種能夠用多種方式展示、體驗效果強、并且具有多種不同程度沉浸感的系統設置。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度,使用鼠標移動進行視角變化,放大和縮小場景,就好像身處景象當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如仰視、俯瞰等任意觀看場景,帶給人們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VR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虛擬漫游技術,它在多個領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虛擬漫游技術是利用計算機等技術設計出一種具有聲像動態等三維虛擬環境為其核心技術,在用戶使用此系統時,進入三維虛擬場景,用戶直接操作其中對象及參觀角度,全景漫游是通過拍攝不同方向的景象進行拼接,形成一張全景圖像。然后通過多張全景圖的串連,從而構建出虛擬實現的全景空間。全景漫游最早并不是多視角全景圖,而是單視點全景圖,其形成是由繞水平軸心的相機拍攝多張圖片形成,僅可應用于虛擬旅游、數字展示。通過科技的不斷發展,全景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并且能全方位的應用于虛擬技術當中。90年代以來,VR 技術從無到有,越來越多地使用在各種領域中,包括科學研究、游戲、軍事、醫學等人類生活領域,發達國家應用較多。隨著我國技術發展,我國VR技術也已接近世界前列。由此可知,本項目已具備成熟的技術支持。
VR技術屬于現實生活中的前沿技術,應用于政策宣傳是對原有宣傳方式的提升,符合與時俱進的戰略思想。以習總書記曾經到訪過的十八洞村為例,以此作為還原目標,利用VR技術高度還原了十八洞村的全貌以及習總書記到訪過的村民家中的細節,包括習總書記坐過的椅子以及周邊環境等都作了細致仿真處理。操作者可以通過手柄與現場物件交互,體驗其真實性。在VR仿真設計的過程中,首先,根據十八洞村的圖片信息數據,對十八洞村進行了基礎三維建模,并設計了相應的十八洞村固定漫游設計,根據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紋理貼圖的工作,使整個虛擬場景顯得比較逼真,以提高用戶的體驗感。其次,為了使整個VR漫游系統具有交互性,對十八洞村的交互漫游模塊以及場景優化進行了設計。本系統VR仿真部分制作使用Unity3D開發完成,所有涉及到的相關功能均自行開發SDK并集成實現,以保證系統的統一性。輸入設備采用Indoor Compass技術,流暢并精準的模擬手勢操作,達到理想的高質量無延遲的仿真效果。為優化顯示過程,三維數據部分使用3Ds Max以及Maya軟件制作完成,模型采用LOD分多精度級別制作,對十八洞村進行了高度還原。再次,軟件采用框架技術搭建,各模塊以插接方式進行整合,完全實現數據與框架分離,數據管理采用SQL數據庫。軟件系統整體結構可以概況為,以數據為中心,功能模塊包繞模式。本產品使用After effect作為基本工具,3Ds Max、Maya等建模工具為輔助工具,選取大量素材并對其加工最后形成作品。系統具有自定義設定路徑漫游功能,運行時用戶可根據自己的想法設置好漫游路徑從而有獨特的體驗。整個漫游場景應該盡量簡單,系統運行時場景加載較快,用戶在漫游時,可以觀察到清晰的圖片。在進行虛擬環境建造過程中,虛擬物品與真實物品盡量相似,使用戶看到真實的場景,從而使用戶可以有一個真實的觀景體驗。并且界面布局簡單操作方便,用戶能很快掌握使用此系統方法,盡可能做到不同用戶都能熟悉操作。VR技術其中一大特點就是交互式漫游,用戶可以全方位觀察所建設虛擬的場景,并通過操作鼠標和鍵盤改變視野及聚焦點,對虛擬場景進行網上漫游,虛擬場景帶有小地圖導航,能夠讓用戶清楚掌握所在位置。
利用VR技術高度還原了宣傳地區所展示的細節,使用戶有身臨其境之感,利用技術手段更大程度引起年輕用戶對此的興趣愛好。VR技術的新穎性和體驗感更有力地滿足貧困地區的宣傳工作。本系統VR仿真部分制作使用Unity3D開發完成,所有涉及到的相關功能均自行開發SDK并集成實現,以保證系統的統一性。VR技術具備形式新穎更吸引眼球、3D效果增強代入感、交互式設計提升參與度三大優勢,使人們可以感同身受的體驗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以提升人們對于脫貧攻堅的響應度。并且具有多感知性,交互性,傳播性強,而且傳播方式比較新穎,更符合年輕人的品味,更易于青年群體接受,使得年輕群體深入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關注脫貧攻堅,更好精準反應扶貧工作的最新動態,對扶貧宣傳具有深遠效果。
通過VR技術對扶貧宣傳分析可知,利用新技術宣傳扶貧對比傳統方法,宣傳力度更大,涉及范圍更廣,更有利于扶貧項目長期發展。但對于技術的成熟化及運用方式還需進行下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