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學
摘要:刺龍芽是廣受人們喜愛的藥、食兼用植物,在水土保持和美化環境方面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刺龍芽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根和樹皮的藥用價值也較高。刺龍芽的常見栽培模式是林菜間作栽培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節約林產經營投入。保護地栽培模式也逐漸廣泛應用到刺龍芽的栽培生產中。
關鍵詞:刺龍芽;生態價值;營養價值;栽培模式
作為五加科楤木屬植物,遼東楤木的嫩芽——刺龍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其不僅是優良的綠色食品,還兼具眾多生物活性功能。刺龍芽的種子可以用來榨油,根系可以用來入藥,幼嫩的芽可以做菜食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各國學者對楤木屬植物的化學和藥理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證實了刺龍芽中的活性成分有皂苷類化合物、揮發油、萜類、黃酮等多種類型化合物。
1.1 在水土保持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刺龍芽的根系沒有明顯的主根,其側根十分發達,而且根系相對比較淺,常常分布在距離地面以下40厘米以上的區間。其根為肉質,根的萌蘗能力較強,具有較好的水土保持功效。因為移植成活率高,植株速生性強,故而在坡耕地治理和侵蝕溝治理開發,以及退耕還林中被廣為運用。刺龍芽與針葉樹混交,可以相當好地保持水土,改進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和土地的使用效率。
1.2 在美化環境方面具有較高園林價值
刺龍芽根系萌蘗力強,易由單株生長發育成叢,因而具有較高的園林美化價值。刺龍芽植株冠徑常可超過1米,叢生的冠徑甚至可以達到3米以上,綠化效果非常顯著。刺龍芽的葉片是羽狀復葉,葉片肥大,葉柄纖長,闊卵型或橢圓卵型的葉片邊緣呈粗齒狀。綠色葉片上葉脈生刺,葉背色淺。刺龍芽的花序為頂生,總花軸開展呈傘形,黃色花朵和球形果實隨著成熟由綠轉為紫色。直到秋季仍然具有不錯的觀賞價值,在遼寧、吉林等地的園林造景中廣為應用。
2.1……營養元素的含量豐富
每100克刺龍芽鮮品種含有蛋白質0.56克、脂肪0.34克、還原糖1.44克、有機酸0.68克,除此之外,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而且刺龍芽的栽培技術規范,產品綠色環保,是名副其實的健康食品。刺龍芽的味道清香而鮮美。
2.2 藥用價值較高
刺龍芽樹皮和根皮可以入藥,而且藥用價值比較高。刺龍芽稍苦味,能開胃、清火、壯腎利尿和安神降壓。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糖尿病、肝炎、關節炎等疾病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刺龍芽的根和皮含有大量的楤木皂甙、齊墩果酸和膽堿等活性成分。刺龍芽中的楤木皂甙與人參皂甙的分子結構極為相似,不僅具有消炎、鎮靜、利尿、強心的作用,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癌, 對老年癡呆癥以及多種神經衰弱癥有類似人參的緩解作用。
3.1 林菜間作栽培模式
1992年遼寧實驗林場建立了林菜經濟用材林森林經營模式,造林時應優選土壤肥沃且濕潤,透水透氣性強的半陰坡或半陽坡山地。間作樹種可以選用紅松和落葉松等針葉樹種以及蘋果和梨等果樹。采用紅松與刺龍芽間作的模式,造林時采用紅松超級苗或1級苗芽,通過精心培育可獲得刺龍芽和紅松種子雙豐收。紅松和刺龍芽的間作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節約林產經營投入資金。通過集約化田間管理,該模式滿足紅松和刺龍芽的生長發育需要,同時兩者還能互相促進。林菜間作栽培模式應在造林前細致整地,翌年或第三年春季,刺龍芽葉芽萌動前,在種植穴周圍采取斷根處理,以促進刺龍芽根系的繁殖。在采收期視刺龍芽植株的生長狀況,適當修枝和平茬等,同時注意樹體管護和防治鼠害。
3.2 刺龍芽保護地栽培模式
刺龍芽的溫室栽培模式可以大幅度縮短其生長周期,從種植到萌發大約需15天,到最后的商品采收,大約需要40天。采用水生的方法在溫室中栽培刺龍芽,作栽培床高20厘米,寬80~100厘米,沿底角留排水溝將產生的廢水及時排出。在栽培床面覆蓋木框并鋪設塑料薄膜。在栽培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刺龍芽生長所需濕度和溫度(15~20℃),減少栽培床中水分的蒸發流失和保溫,多采用薄膜覆蓋,同時要注意及時排水,避免細菌滋生和傳播導致苗木軟腐病和灰霉病的發生。如果在培養的過程中發生軟腐病和灰霉病,需要及時采用800~1000毫升的多菌靈來進行防治。由于反季節溫室栽培刺龍牙的生長期比較短,采收時常根據芽高情況進行分批次采收。達到15厘米高度的芽先采收,采前1天需進行揭膜晾曬,采收當日用干凈衛生的專門用具精心采下,盡量不要碰到周邊沒有達到采收條件的其他嫩芽。
4.1……育苗技術
種子育苗是刺龍芽栽培中經常采用的一種育苗方式,一般在9~10月,果實呈黑紫色,種子為黃褐色,即可采種。采后種子貯藏可將種子與細河沙混勻,保持含水量60%,在地勢高、排水好的背風向陽處挖坑保存。播種時提前取出種子,室溫放置2~3周,期間每間隔兩三天翻動種子一次,當種子有半數以上裂口時就可以播種。種根育苗是選擇性狀優良、無病蟲害的刺龍芽為母樹,采掘根系作為種根。首先選擇排水好,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繁殖地點,深耕整地并施入有機肥,選取粗度為0.4~1.0厘米、長度為13~15厘米,種根上最好能夠保留2個芽苞的根段,放入盛有0.1%高錳酸鉀的水溶液中浸泡消毒半小時。4~5月刺龍芽頂芽萌動后7天左右進行栽植即可。
4.2……整枝管理
每年5月中旬開始整枝,刺龍芽枝條的定干長度約為1.2米。為了預防頂芽干死, 第一次整枝時剪口應距頂芽10厘米以上;第二次整枝應保留5~6個芽,整枝時注意剪口應朝向外側,有利于枝條向外側生長。如果刺龍芽出現產量降低的情形,采摘嫩芽之后可將其地上植株割掉,利用自身萌蘗能力擴繁復壯。在翌年萌發的新株中選留莖干粗壯的,去除細小羸弱的。在翌年的生產中,可以提高嫩芽的產量和質量。
4.3……病蟲害防治
卷葉蟲和葉斑病是刺龍芽的主要病蟲害。6~7月常發生葉斑病,可噴灑退菌特800倍液,并注意及時去除病葉,加強通風;可以采用敵敵畏或敵百蟲殺滅卷葉蟲,如果蟲害不嚴重,也可進行人工捕捉。
野生刺龍芽在長久的自然進化中逐漸形成了較高的抗病蟲害及耐瘠薄的生存能力,人工栽培需要投入的生產資料相對較少,且產品深受人們喜愛,故進行刺龍芽栽培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相對較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