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心怡
摘要:環境對幼兒的成長具有直接影響。在現代化的幼兒園教學中,更加重視對幼兒思維的培養。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引導幼兒接近自然、親近自然,落實生態教育理念。在此背景下,教師需要合理運用自然材料,將幼兒園區域視為開放的生態系統,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構建生態幼兒園,讓幼兒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本文主要從圍繞主題選擇自然材料、建造生態式幼兒園環境、帶領幼兒走進自然環境等方面出發,探究運用自然材料構建生態幼兒園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自然材料;生態幼兒園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活動形式,能夠最大化發揮空間的優勢,為幼兒打造廣闊的成長空間。操作材料是區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幼兒進行學習和活動的基礎。在以往的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在投放材料時,由于資源有限,只能給幼兒投放區區幾種材料。幼兒在活動中不能隨心所欲玩耍,也使幼兒的思維發展受到限制。要想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落實生態教育理念,在操作材料的選擇上,教師就需要融入自然材料,豐富材料的層次性,也使幼兒能在生態化的環境中進行活動,體現出區域活動生態化的特點,以此構建生態化幼兒園。
一、圍繞主題選擇自然材料
選擇活動材料時有針對性,能夠更加突出活動主題,使其對幼兒的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在以往的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由于資源有限,教師只能給幼兒投放有限的材料,這也使教師的教學思維產生變化,不是去關心幼兒需要什么材料,以至于活動的主題不突出。在現代化的幼兒園區活動中,自然材料的加入使得材料資源變得更加豐富,為了能夠發揮自然材料的作用,教師可以設計相關主題,并且圍繞主題選擇合適的自然材料,有目的性引導幼兒進行活動,讓幼兒掌握生態知識,以此構建生態化幼兒園。
例如,以“變廢為寶”活動為例,教師要圍繞活動主題,有針對性選擇自然材料,以此發揮自然材料的教育價值。在活動中,教師給幼兒提供廢棄不用的箱子和塑料瓶等材料,并且加入了各種各樣的植物,豐富了材料。之后教師對幼兒說:“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有廢棄不用的材料,如果亂扔就會污染環境。下面我們來動手變廢為寶,這樣既能夠美觀環境,還能夠實現環保。”講完后,幼兒開始在活動中利用各種材料制作作品,有的幼兒將盒子做成了娃娃,并且在娃娃的頭上綁上了一個由各種植物編成的花環。還有的幼兒用廢棄的塑料瓶制作成了火箭模型,在火箭模型中放置了一朵小花,象征著希望。這樣,滲透了環保觀念,讓幼兒懂得保護環境,有利于構建生態化幼兒園。
二、建造生態式幼兒園環境
想要構建生態幼兒園,除了教師的努力之外,還可以讓幼兒參與到其中。幼兒在其中可以動手、動腦,親身參與到建造生態式幼兒園環境的過程中,讓他們在實際中得到成長。在以往的活動中,教師掌握主導權,幼兒僅僅是活動的執行者,如同提線木偶一般,雖然也有所提升,但是不利于幼兒的個性思維發展。而在現代化的幼兒園中,讓幼兒實際參與到區域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反客為主,運用自己的想法改造幼兒園,使其充滿生命氣息。幼兒在看到經過自己努力煥然一新的幼兒園環境之后,可以產生成就感,也能夠鍛煉他們的能力。
例如,以“我是勤勞的園丁”活動為例,教師要引導幼兒參與到生態式幼兒園建造中,讓幼兒自己動手改造學習環境。在活動中,教師對幼兒說:“我們每天都要在幼兒園中吃飯。我們吃的飯都是從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在我們的幼兒園中有一片空地,大家也可以自己種植一些農作物,將來收獲就可以吃到自己種的菜了。”教師給幼兒劃分了種植區域,他們回家之后和父母一起收集適合戶外生長的農作物種子。教師引導幼兒將這些種子親自栽種到種植區域中,并且讓幼兒每天進行觀察,記錄農作物生長的過程。教師還引導幼兒為農作物進行澆水、除草等。幼兒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農作物一天天長大,也培養了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這樣,通過在活動中讓幼兒親自動手種植農作物,并引導他們自己澆水、松土,鍛煉了他們的能力。在農作物長成后,讓幼兒產生了成就感,也使幼兒園環境變得生機勃勃。
三、帶領幼兒走進自然環境
自然材料與以往的活動材料相比,范圍更加寬廣,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動植物,也就是說,幼兒園中的各種花草樹木都可以成為幼兒創作的材料。在以往的區域活動中,幼兒一般都是在限定的區域中進行活動,忽略了幼兒園中其他地方的風景。鑒于此,現代化幼兒園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他們到幼兒園的戶外區域,帶領幼兒真正走進自然環境,讓幼兒近距離接觸自然,感受到生態氣息,拓寬區域活動的范圍,將教學與自然融為一體,以此發揮自然材料的教育價值,構建生態幼兒園。
例如,以“美妙的自然”活動為例,教師要拓寬區域活動范圍,帶領幼兒到園中其他區域親近自然,使教學與自然融為一體。在活動中,教師對幼兒說:“在我們的幼兒園中也有很多美麗的景色,比如說,校園中間有美麗的花壇,其他地方還種有各種各樣的植物,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觀察一下吧。”教師帶領幼兒走進自然環境中,讓幼兒親自觀察幼兒園中的生態環境,使他們感受到了生態氣息,引起了幼兒對自然的熱愛,有利于構建生態幼兒園。
總結:
總之,在生態教育理念下,幼兒教師要拓寬材料范圍,將自然材料運用到實際活動中,引起幼兒對自然的熱愛,也促使幼兒能夠主動投入到其中,自己動手建造生態幼兒,在增強幼兒能力的同時,也使生態觀念植根于幼兒心中。
參考文獻:
[1]董姝.文化是一種教育生態——幼兒園園所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20(05):64-65.
[2]宋英杰. 基于生態理念下的幼兒園空間設計[D].中原工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