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華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在實踐教學中,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中高本一體開發課程標準,突出“崗課賽證”融通;整合課程內容,建設“模塊化”課程,構建充滿活力的互動課堂實踐;園校探索“學校與幼兒園雙元保障,價值引領與走園實踐雙線并行”的“雙元保障、雙線并行”課程思政建設模式;依托校內校外、課內課外多方資源,開展多元化拓展課程。最終形成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的的教學做兼顧的課程體系,有效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職業能力;課程體系
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就其本質來說是師范專業,既具有職業教育的特點,又具有師范教育的性質,側重于培養“高素質”、“技能型”的幼教工作者,專業培養目標的制定必須要考慮未來崗位工作需要具有什么樣的素質、什么樣的知識和什么樣的能力。從職業教育的使命出發,注重學生職業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就必須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下構建課程體系。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參與特定的職業活動或模擬的職業情境,通過對已有的知識、技能、態度等的類化遷移,并得到特殊的發展與整合,從而才能形成職業能力。目前,職業教育的課程建設必須打破傳統學科系統化的束縛,將學校教學、工作過程與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聯系起來。同時引入校企合作模式,使職業教育沖破校園的圍墻,從單純的學校教育向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相結合轉變,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北京市商業學校與園所和高校形成“課程共建、人才共育、資源共享”的戰略性校企合作模式。建設“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方面,主要有以下實踐與探究:
一、突出“崗課賽證”融通,圍繞職業能力開發課程標準
在系統分析幼兒園教師工作過程和典型任務的基礎上,基于《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14個工作領域,課程學習內容與職業崗位工作內容實現融通。將職業崗位向課程內涵過渡,將職業對能力的要求映射至課程內容及要求,與高校、園所共同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職業能力,確定學習領域和課程內容,實現課程標準與職業資格標準融通。
在教學中,根據幼師崗位必備的核心要求,結合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國考考核的要點,以參加技能大賽檢驗教學效果為標準,優化課程內容體系,構建既有利于學生發展,又有利于學生習得職業知識和技能的課程體系內容,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要求對接。課程考核與國賽(學前教育專業高職組)標準融通,注重過程考核和監控,將課程的學習、講授和評價有機集合,實現教與學的互相促進,將轉段考核與技能大賽考核標準融通,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實現知識、能力、素養的多維度考核。從而實現課程內容與工作崗位、資格證考試、技能大賽的融通。
二、堅持實踐取向,開發模塊化核心課程,創新2+2走園實踐教學模式
結合國控專業的特殊性,與國家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緊密對接,開發四大“模塊化”課程: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幼兒園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通過系統分析幼兒園教師崗位的工作任務及其需要的職業能力,基于完成典型工作任務的需要,創新“2+2”走園實踐教學模式,保障“模塊化”課程的實施。
“2+2”走園實踐教學模式,是指將《幼兒園保育》《幼兒園游戲》等6門核心課程,依據由易到難規律設計學習任務,每個任務優化為4學時、8個教學環節。在學校的“2學時”,通過“導入—分析—訓練—評價”4個環節,探究幼兒教育理論與方法,學練結合夯實保教基礎;在幼兒園“2學時”,通過“跟崗—模仿—實踐—反思”4個環節,雙師指導學生組織幼兒開展活動,實戰演練提升職業素養。“走園模式”將幼兒保教活動特點和幼兒發展需求貫穿始終,破解學前教育專業以往“走入園所、走向幼師、走進幼兒”難的教學痛點,實現模塊化、精準化實踐教學,引領學生即學即用、即練即評,為學生提供深度的實踐學習體驗。
三、堅持“師德為先”的根本方向,創新“雙元保障、雙線并行”的課程思政建設模式
學前教育專業是充滿愛與教育情懷,能夠具有高尚師德,做到因材施教,能夠通過自身的行為有效影響到人的教師。將學生師德培養放在第一位,是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底線。對標《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師德為先的要求,結合崗位工作內容和學生特點,園校探索“學校與幼兒園雙元保障,價值引領與走園實踐雙線并行”的“雙元保障、雙線并行”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共同搭建適合未來教師職業規范、職業道德養成的“浸潤師德”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庫,把“價值引領和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巧妙結合融入“愛國情懷”“熱愛勞動”等思政元素的教學主題,在設計、組織指導幼兒活動的過程中全面多元評價學生,潛移默化的端正學生品性、浸潤師愛師德,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同向同行,豐富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依托校內校外、課內課外多方資源,開展多元化拓展課程
圍繞師德素養、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三個維度,為學生多元發展設計高端國際化課程和高質量拓展課程。
參加培訓項目教師對相應課程實質性改革;開辦了科技、語言、體育、藝術及非遺大師等30多個社團活動;利用首都文化中心的資源優勢,讓博物館游學成為行走中的課堂,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北京市商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始終“以崗位工作任務為導向”改革課程體系,本著“課程體系與工作崗位對接、課程標準與職業技能標準對接、課程內容與崗位能力對接”的原則,以工作流程為主線,以主要崗位的工作過程為基礎,理論上本著實用、夠用,著重于實踐操作,注重學生后續發展,與企業合作,努力構建“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