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妤
摘要:隨著國際體育賽事的蓬勃發展,近年來我國的體育事業也蒸蒸日上,我國作為體育大國,承擔了許多國際體育賽事。隨之而來的便是大量的體育人才需求,為了跟上國際腳步,英語能力強的復合型體育人才培養成為當今各大體育院校的首要目標。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體育院校復合型體育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分析,找出當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體育院校;英語;復合人才
從北京的夏季奧運會到武漢的軍運會到成都的大運會,我國作為體育大國,近年來,承辦了許多大型體育賽事。隨著一系列重大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我國體育事業的地位正逐步穩固和日益壯大,我國正在邁進體育強國的行列。2022年北京即將承辦第24屆冬季奧運會,成為歷史上首個雙奧之城,代表我國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和體育強國戰略取得顯著成效。為了保證這些大型體育賽事的順利進行,人才的培養是當今各大院校的首要目標。體育事業的發展不僅僅需要專業的體育運動人才,同時也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因此復合型體育英語人才的需求迫切,無論是賽事志愿者、運動員、教練員還是賽事工作人員,都必須掌握英語這一通用語言才能更好地了解比賽環境﹑熟悉比賽規則加強與裁判和運動員的溝通交流以更好地為比賽服務,完成比賽。
一 體育院校英語人才培養現狀
體院專業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大多體育專業的學生在高中的時候側重于體育素養與能力的提升,從而忽視文化課的學習,文化基礎薄弱,導致如今體育院校體育專業絕大多數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薄弱且發展不平衡。
體育院校高水平英語師資短缺。體育院校不少高學歷教師的英語聽說等交際能力十分有限,絕大多數高校體育英語教師本身就是外語學習者,難以給予學生高質量的語言輸入和指導,師生間的雙向雙語表達和交流受到嚴重限制。高學歷教師也只能說明在其所研究學科領域具有較深的知識積淀,而無法確保其運用流利地道的目的語、正確的語法、規范的語言文化來教導學生。
體育院校教學模式陳舊。當前大多數體育院校的英語仍然采用傳統的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模式。長期以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都是教學改革的中心命題。然而在實踐中卻是教師一個人在課堂上講話,一個人在課堂上活動,一個人在課堂上思考,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的旁觀者。英語本就是語言,需要大量的輸入與輸出,然而當前的教學模式卻只有輸入沒有輸出。
二 復合型體育英語人才的培養路徑
多渠道提高體育專業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大多數學生在通常情況下都會以娛樂方式作為其最喜愛的語言學習策略,如聽唱英語歌曲、看英語電影電視劇學習英語,因此英語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開設英語歌曲賞析選修課、英語電影賞析選修課予以引導體育院校學生英語發音,使之從歌曲的優美語言以及電影臺詞中更多地了解英語國家文化。也可以開設歷屆奧運會賞析等以體育為主題的英語欣賞課,以便促使體育院校體育專業學生通過學習英語發音、拓寬英語詞匯量和了解奧運文化等盛行于世界體育賽事的體育精神。
提高英語師資水平。體育院校在英語師資匱乏的情況下,應積極尋找出路,堅持 “走出去”和 “引進來”相結合,構建國內先進人才培養機制。 “走出去”是指鼓勵和促進教師積極參與國內各大高校之間的訪學、進修,參加體育相關領域的學術會議,提升體育與英語綜合視野,形成多元化教學思路。 “引進來”是指吸引和聘請國內高水平、高層次人才團隊來校任教、講學,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有效結合學科定位及發展方向,實現理念上的創新與突破,提高體育英語整體發展水平。
更新傳統教學模式。體育院校首先應依托我國國情和當今世界體育發展潮流,聘請國內專家編寫適合體育專業學生學習的優秀英語教材,兼顧體育生對英語知識的需求和對體育相關文化知識的需求。教師要積極把一言堂轉變成群言堂,多鼓勵學生表達,只有多說才能提高口語能力,才能用到實踐中去。同時體育院校應建立一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定期對教師教學成果進行檢驗,只有多檢驗才能多提高。
結論
我國體育賽事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復合型體育英語人才培養會是近年各大體育院校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廣大體育教學工作者和英語教學工作者需要深入地探討和研究如何使體育專業學生更好地與英語融合,使綜合型人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使國際體育賽場的舞臺出現更多的中國身影。
參考文獻:
[1]李子騫.混合教學模式下體育藝術類雙語課程探析——以體育舞蹈雙語教學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11):99-101+138.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21.11.034.
[2]易倩文.賽事背景下體育院校英語翻譯人才培養研究[J].體育風尚,2021(08):255-256.
[3]李瑩瑩. 體育院校英語專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現狀與策略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21.
[4]王兵兵. 社會需求導向下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生就業能力培養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21.DOI:10.27340/d.cnki.gstxy.2021.000047.
[5]劉迪.科技冬奧背景下冰雪賽事語言服務領域翻譯人才培養研究[J].林區教學,2021(0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