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英 高潔


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康復護理應用在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有效性以及臨床價值。方法 隨機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腦梗塞患者70例作為研究目標,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方式,試驗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發現,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發現,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早期康復護理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提高腦梗塞患者的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腦梗塞患者;有效性;臨床價值
腦梗塞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其主要是因為腦血管出現閉塞而引起的,一般在中老年群體中較為常見,患者容易出現惡心、嘔吐以及肢體癱瘓等癥狀,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文將主要探究早期康復護理應用在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有效性以及臨床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腦梗塞患者70例作為研究目標,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20:15;年齡在47歲至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25±3.7)歲;試驗組男女比例21:14;年齡在46歲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78±3.6)歲。組間資料不具有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方式,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的監測,同時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進行吸痰以及預防感染方面的常規護理。
試驗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方式,具體的內容如下:①體位的護理,通過早期的體位護理能夠很好的預防患者出現伸肌痙攣的癥狀,使得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得到改善,一般對患者采用側臥位的方式,在進行側臥位的過程中,需要將患肢緩慢拉出,防止出現受壓的情況。②語言以及認知功能的訓練,對于失語患者需要使其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練習,讓患者進行正確的口腔操練習,隨后再進行一些簡單發音,當患者能夠發音后再提高吐字的數量。同時可以讓患者增加對電視和廣播的收聽,讓患者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都能夠得到練習。③肢體的康復訓練,當患者的病情穩定之后,讓患者能夠了解到肢體康復的重要性和作用,讓患者能夠積極的開展訓練,通過對定期對患者的軟組織進行按摩。
1.3 統計學方法
SPSS20.0處理計數(χ2)和計量(T)資料,差異顯著(P<0.05)。
2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發現,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發現,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梗塞這一疾病發病是十分迅速的,治療的難度相對較大,并且其有著較長的病程,患者的恢復緩慢,有著較高的復發率及病死率,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2]。一般而言,腦梗塞患者在早期發病的過程中需要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從而起到改善患者預后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改善患者因為神經細胞受損而導致的肢體功能障礙,護理人員需要根據疾病出現的相關癥狀,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從而達到提高治療效果的效果。
為了有效的降低腦梗塞患者可能出現的后遺癥,應當及時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對患者的肢體以及認知功能進行訓練,讓患者能夠更好的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發現,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發現,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過早期康復護理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提高腦梗塞患者的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滕金蓉 . 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J]. 實用 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34).
[2] 董寧,孫梅,高佼 . 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 析 [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2):115.
[3] 孫振芳,于格,高媛 . 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J]. 臨床研究,2019,24(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