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 劉玉娟 王艷青

摘要:目的:探究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應用于剖宮產患者對于術后下肢靜脈栓塞的影響。方法: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受剖宮產手術的120例患者進行研究。以圍術期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常規組應用傳統護理,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對比下肢靜脈栓塞的發生率。結果:實驗組術后下肢深靜脈栓塞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優質護理可以有效應用于剖宮產手術患者,對于下肢深靜脈栓塞的預防作用明顯,值得推廣。
關鍵詞:剖宮產;下肢腎靜脈栓塞;優質護理;臨床效果
下肢深靜脈栓塞屬于臨床中術后常見并發癥,對于產婦而言在剖宮產手后發生下肢深靜脈栓塞的可能性也相當高,其屬于臨床常見并發癥,一般發生在孕期、產時與產后,其疾病表現在于患肢腫脹、患肢疼痛、淺靜脈曲張等[1]。近些年有研究發現,在下肢深靜脈栓塞發生后如果沒有及時干預,在發生血栓脫落時很容易導致肺栓塞的發生,此時便會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近些年伴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剖宮產患者數量不斷增多,下肢深靜脈栓塞的危害以及防控重要性也顯得越發突出和明顯[2]。對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剖宮產手術綜合水平,本文以對比方式探討不同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剖宮產患者對其預后的影響。具體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受剖宮產手術的120例患者進行研究,以圍術期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實驗組患者60例,年齡平均數(39.54±4.24)歲,初產婦21例、經產婦39例;常規組患者60例,年齡平均數(39.65±3.88)歲,初產婦22例、經產婦38例。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相當,P>0.05。。
1.2方法
常規組應用傳統護理,主要是提供體征檢查與監督的護理服務。
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1、術前準備。在手術之前督促患者調整飲食,術前7天采取低脂肪、低鹽、多水果和蔬菜的飲食方式,適當補充高蛋白,同時禁忌煙酒,指導患者習慣床上排便,并適當模擬嘗試術后創傷康復鍛煉;2、術后基礎護理。在術后做好體征檢測,同時維持呼吸道通暢,為患者手術區域實行冰敷處理,加壓止血,并確保引流管通暢。在患肢從上至下纏繞彈力繃帶,同時保持松緊度適宜,術后落實常規飲食護理;3、心理護理。基于溝通方式改善患者情緒狀態,同時注重對患者康復積極性的激發,提高患者參與術后康復鍛煉的積極性。護理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并基于情緒表現進行適當的引導,借助近期康復案例強化患者的康復積極性;4、康復鍛煉。在術后根據患者的個體表現適時開展康復鍛煉,鍛煉主要是以肢體功能為主,指導患者開展股四頭肌和踝關節跖屈訓練,每個動作保持10秒以上。術后第二天開展高抬腿訓練,緩慢提高下肢并維持10秒后緩慢放下,如果無法耐受可以降低高度與時間。術后第三天可開展關節功能鍛煉,可以基于關節功能鍛煉設備實行髖、膝關節的共軛能鍛煉;5、藥物護理。對于部分靜脈栓塞高風險患者在術后采取藥物方式進行干預,基于藥物實現對高凝、血小板功能的改善,用藥期間提供用藥監督,確保用藥規范以及安全性。
1.3療效評價標準
對比下肢靜脈栓塞的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22.0SPSS軟件開展研究,基于數據庫實現數據的錄入與對比分析,應用雙錄入雙核查方式處理。基于正態性經驗或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的處理,應用獨立樣本檢驗或卡方檢驗方式進行處理。數據對比時應用雙側P<0.05為依據判斷是否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術后下肢深靜脈栓塞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詳情見表1。
3.討論
下肢深靜脈栓塞的發生涉及到較為復雜的理化原因,有研究者對靜脈栓塞的形成因素進行了分析與總結,其認為血管壁損傷、血液流速減緩、血液凝固表現提升三項指標屬于引發下肢深靜脈栓塞的主要因素[3]。有研究認為,末梢血液循環在手術期間會有明顯的下降,其下降表現為原本數值的60%左右,同時在手術治療期間相對正常的速度也會有一定程度下降,其數值約為正常數值50%,其根本原因在于麻醉藥物以及手術期間體位特征導致肌肉松弛、喪失緊張而引發。導致術后深靜脈栓塞的因素比較多,其主要體現在機體、血液功能、自身狀態以及術后恢復等方面,對于剖宮產手術患者而言,在術后涉及到一定時間的臥床休息時間,這一過程患者的活動量會顯著降低,此時患肢的血液在凝血系統激活的基礎上會進一步加重回流減緩表現,這也是引發下肢深靜脈栓塞的主要原因。
針對剖宮產手術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可以有效預防深靜脈栓塞的發生率,可以基于心理、運動、藥物等不同方式實現對深靜脈栓塞發生風險的防控,在術后能夠快速改善患者的下肢靜脈血流,從而達到有效預防的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術前準備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高凝狀態,術后基礎護理的重點在于彈力繃帶的應用,提高血流壓力促使患者術后血流快速恢復,心理護理在于強化患者參與術后康復鍛煉的積極性,康復鍛煉的目的在于改善下肢功能,恢復血流并降低栓塞的風險,藥物的作用在于對高凝血狀態與較差血小板功能的患者,促使患者的靜脈狀態得到改善從而降低栓塞風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術后下肢深靜脈栓塞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本研究證明對于剖宮產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可以有效降低術后下肢深靜脈栓塞的發生風險,可以確保患者術后的康復質量,保障患者術后生活水平,可以作為常規護理干預措施。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可以有效應用于剖宮產手術患者,對于下肢深靜脈栓塞的預防作用明顯,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曾秀華.觀察優質護理用于預防產婦產后下肢深靜脈栓塞形成(DVT)的效果[J].飲食保健,2019,006(010):147-148.
[2]張瑩.基于人性化服務理念的優質護理在剖宮產下肢深靜脈栓塞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028(032):3613-3616.
[3]廖燕.子宮動脈栓塞術聯合全程優質護理在婦產科急診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07):229-231.
[4]權秀娥,姚文.觀察優質護理用于預防產婦產后下肢深靜脈栓塞形成(DVT)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v.4(49):93-93.804EE072-63DF-401A-9AC9-B45C75A038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