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彩萍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直都是石油石化行業的靈魂和根基。如何讓石油精神落地生根?這是最一線的基層黨支部在開展工作中需要實實在在去思考、去探索、去實踐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一項重要課題。因為基層黨支部是差異化最為突出的黨組織單元,擔負著宣傳、組織、凝聚和服務崗位員工的職責,是黨組織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系組織。同樣,每個具體崗位是石油精神的落地生根的根系所在,這根系扎得有多深多牢,就需要基層支部來充分發揮職責,那么基層支部具體應該如何去做呢?
在弘揚石油精神的過程中要“讀懂石油精神的內涵做有內涵的傳承者”。第一,要了解石油精神的產生歷史及其價值。石油精神形成于20世紀60年代艱苦卓絕的石油會戰,貫穿于60多年的油田火熱發展實踐,是石油工業戰線廣大干部員工共同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有著不朽的生命價值和永恒的生命力。2016年7月21日,在黨的95周歲生日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做出大力弘揚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在石油戰線激蕩起深刻而有力的回響。大力弘揚“石油精神”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加強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并且要把加強企業黨的建設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與弘揚石油精神緊密結合,從政治和全局高度統籌規劃、全面推進。第二,堅信弘揚石油精神的意義。石油精神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是石油戰線的,更是民族的,是石油人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價值追求。身為石油人,弘揚石油精神,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應該把石油精神根植于內心,變成無須提醒的自覺,進而轉化為自己的精神動力和價值追求。第三,就是要始終樹立與崗位實際結合起來去學的意識。很多人都去參觀過大慶油田中十六聯合站,是石油精神的教育基地。很多人參觀完都非常感嘆,就一個原油采集后進行油氣油水分離的小站,對于化工企業員工來說工藝太簡單了,設備也簡單,關鍵設備就是幾臺泵。但是更為感嘆的還是站內管理的精細程度、極致程度。比如員工巡檢,做到萬次巡檢無漏點。更換閥門時,提前做好防護,不讓一滴油落到地上;設備刷漆時,細小之處用尺畫線,用毛筆刷。組織開展全員練寫仿宋字活動,做到人人仿宋體,全站一支筆,員工的更衣箱和工具箱更是達到軍事化管理的標準規范,這些細節足以體現出員工高度的責任心和嚴細認真的工作作風。在學習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的時候,就大慶油田中十六聯合站這樣的標桿展示給崗位員工,崗位員工就會明白,不在于在什么崗位、什么企業,如果能在崗位管理、崗位的實際工作中標準和規范達到這種程度,那就是弘揚石油精神的典范。
有效傳承,需要抓手、需要實踐,就是要在崗位行動中有體現,簡單來說就是要干。具體就是怎么干,干得怎么樣的問題。需要實事求是的干,在實踐中踐行、總結、沉淀和升華。石油精神有著豐富的內涵,其精神實質和核心一直都未變。只是不同時期,在說法上有所不同。比如干打壘精神,實際上就是吃苦精神,艱苦奮斗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石油精神很多具體的內容是附著在特定歷史條件以及物質載體上的,比如艱苦創業的六個傳家寶: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壘精神、五把鐵鍬鬧革命精神、縫補廠精神、回收隊精神、修舊利廢精神。我們要把握和理解精神實質,才能在崗位實踐中有效傳承。具體到一線支部的工作中,要在弘揚石油精神中分析當前崗位實踐中的長中短板,做到揚長補短。我們說弘揚石油精神的時候,都感覺是一個宏大的題材,正能量的宣傳很多,正面典型也是經得住考驗的。但是其他人學得如何,真的應用到崗位實踐中,還是有差距的。這就是短板的問題,有效傳承必須提短板,正視不足和差距,也要正視一個優秀的集體并不是沒有缺點和問題的集體,而是一個對缺點和問題都能很好地解決掉的集體。與此同時就是要講好我們自己的故事,用身邊人帶動身邊人。
讓石油精神落地生根,保持生機和活力,其根植地的土壤一定要厚培。第一,在崗位實踐中建立起良好的生態環境。從工作作風、行為習慣、工作標準、工作實效等多個層面進行培育。俗話說風成于上,俗形于下。比如在工作作風養成中,糾正和引導非常重要,管理者凡是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一定先自己做到。帶頭樹立高標準、嚴謹的工作作風。具體到行為習慣的養成、工作標準的執行還是來自每名員工的自律和嚴格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和事情的時候,能夠及時從管理上給予標準規范、程序糾偏和獎懲,以及有培訓支持和持續的探索,這樣就建立起了石油精神落地生根的生態環境了。我們不能輕視和小看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尤其是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這樣在崗位實踐中,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員工就會更加深刻的領會到,弘揚石油精神,是與自己的工作融合在一起的,點滴小事也是弘揚,重要貢獻也是弘揚,關鍵都在于你自己如何去做,如何去規范和養成自己在工作中精、氣、神。第二,酌情創新。面對員工個性化需求更為突出問題,要把石油優良傳統作風變成每名員工的思想主脈和行為方式,更要從員工樂于接受的形式和內容上多下功夫,酌情進行創新和探索。在崗位實踐中,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可以充分利用平臺的靈活性和互動性強的特點,把這些平臺作為弘揚石油精神的新載體,不僅要有弘揚大主題的宣講,還要把每個人的嚴謹、優秀的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和標準以及突出的工作成績在這個內部平臺上展示出來,包括微信群名字的設置,都是有意在樹立正能量的風氣,進而影響和帶動企業員工營造出一種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圍。比如基層黨支部在創新方式講黨課中所做的探索,開通了微黨課、微宣講,實現了不同時間段、不同場所的集中學習,黨員可以自己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場所來收聽學習內容,還可以進行互動交流。這種創新的方式非常受歡迎。第三樹立底線思維。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就是制度是最底線的職業道德,這是很多管理學上推崇和認同的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違規其實也是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但是很少有人意識這個問題,往往懷著僥幸的心理或者認罰認栽的心態來面對違規。其實,在弘揚石油精神的過程中,也涉及一個底線的問題,那么在弘揚石油精神的過程中,應該設置什么樣的底線呢?大到國家和行業的法律法規,小到企業和基層單位內部的細則規范,都是不能觸碰的底線,在守法合規的基礎上,再提升一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
一個直觀的表象就是,我們經常會對員工宣揚違規了,但很少對員工宣揚你的違規已經觸犯了職業道德的底線了,就是你觸及了作為企業員工的底線了,這是在弘揚石油精神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的,并且要大力強化的,讓員工樹牢底線思維和底線意識。最后就是善用獎懲的溝通方式。這里所說的獎懲的溝通方式就是單指批評和表揚手段的應用,遇到該批評的事情就批評,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毋庸置疑。筆者的觀點就是遇到可以表揚的事就一定要及時表揚、大力的表揚,營造這種正能量的氛圍。遇到該批評的事情一定要批評,及時糾正和引導。不給員工下定論,而是給他做的事情下定論,表揚的是他做這件事的方式、方法或者標準、作風和貢獻。用這樣的方式來講好我們自己的故事。反面的也可以講,講出來同樣也不是給這名員工下定論,就說做的某件事情的問題以及經驗教訓。久而久之,就可以營造出就事論事的崗位實踐風氣,而員工更容易通過事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作風,員工之間也不會因為批評和表揚失去和諧。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讓石油精神在崗位實踐中落地生根是需要基層黨支部常抓不懈的工作,尤其是當前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求,崗位員工的文化需求越來越高,讀懂內涵,做到有效傳承,厚培文化土壤,在具體的崗位實踐中既做到本色傳承,又有新的實踐創新,持續賦予石油精神具體生動的新內涵,不僅契合了企業發展和員工需求,也能讓石油精神繼續發揚光大,成為民族精神中的一直熠熠生輝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