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政浠
對國有企業來說,黨建工作的開展是“根”與“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也將會成為獨特優勢。在新時期,國有企業要貫徹落實黨建的新要求和新路線,能夠將黨建工作融入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與改革創新發展當中來,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化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國有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文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那些發展時間比較長、發展歷史悠久的企業來說,文化是重要的精神食糧,與生產一同構成了企業的主旋律,在員工凝聚力提升、生產活動的安全開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企業文化當中,黨建文化是重要的構成部分,這可以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指明方向,在安全生產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黨建工作的開展,可以實現國有企業安全文化主題的進一步深化,幫助員工在潛意識當中重視生產的安全性。
在國有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活動當中,黨建工作也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它可以增強企業管理人員對安全生產與安全管理的重視,促進各項管理制度的有序落實。一方面,黨建工作的開展可以為員工的生產行為提供良好的導向,實現安全生產意識的傳遞,幫助員工提高責任感,使他們能主動配合安全管理。另一方面,黨組織具有領導核心的作用,通過黨建工作可以在思想上實現對員工的引導,使他們對安全生產高度重視,能并自覺在日常作業當中落實安全管理條例。除此之外,對于國有企業本身來說,黨建工作的開展還提供了有力的引擎,為未來的生產經營指明了發展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開展黨建的時候要堅持“四通過”的要求。通過對講話內容的學習和對“四通過”要求的落實,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逐漸明確。強黨建就是強生產,就是強凝聚力和強戰斗力。這要求國有企業所有員工都團結一致,在內部形成和諧的氛圍,勁往一處使,共同推動國有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黨建的開展還可以為國有企業提供政治上的保障,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思想上的導向。這是由于黨建工作是一個強大的磁場,它能夠將員工的想法凝聚在一起,將他們的力量團結在一處,在這個基礎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幫助員工形成較強的責任感,具有勇于擔當的精神與意識,使他們在遵守企業管理制度的同時積極開拓創新,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企業的發展助力。
無論是生產經營還是生產管理,在國有企業的業績和生產量中都可以直觀地體現出來。這是由于這些活動的主要對象是物,而黨建的主要對象是人,具有過程無形、成果難量化的特征。雖然黨建工作的開展將會產生持久的效果,最終也能夠被轉化成為生產方面的成效,但是它的價值是隱形的,難以將其與其他工作剝離開來進行單獨的量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國有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看到”黨建的獨特價值,就容易以實用主義的眼光來對其進行判斷,甚至將黨建工作的開展作為一種負擔和消耗,最終會導致黨建流于形式。
在國有企業中,黨的十九大精神等黨建理念要精準與恰當地融入,而這其中的精準度與恰當度都難以被拿捏,這也很難在所有國有企業當中制定統一的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下,黨建工作的成效主要取決于黨務工作者的能力與素質,取決于黨建的切入點與載體是否與實際需要相符合。如果在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當中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與載體,或者融入的方法和路徑不合理的話,黨員干部與企業員工就容易陷入被動融入的境地。比如部分國有企業對黨建融入中心的作用理解不足,將其與群眾的關系簡單地理解為服務者與被服務者,在開展黨建工作時只是跟著業務部門來開展各項工作,并沒有切入中心,也沒有運用黨建手段來解決實際問題,這導致企業內部的黨務工作出現了行政化的特征。
首先,國有企業要加強黨建工作的理論建設,運用理論來武裝員工的頭腦和思想,在這個基礎上對實踐活動形成有效的指導,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作為黨建工作的綱領,引導員工深入學習與領會這些思想的內涵與真諦,能夠全面化與系統化地掌握黨建的立場、觀點以及方法,并將其融入國有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當中來,以此來為各項重大問題的解決提供引導,為謀劃部署工作的開展提供思路,在其中找答案、尋方法。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建的傳家寶,在國有企業一流化建設的過程當中要充分利用這一傳家寶的作用,從軟件出發來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尤其是在員工對生產活動產生抵觸性情緒或者員工之間產生矛盾時,黨組織要充當潤滑劑的角色,基于政策宣講來對員工進行教育,在有效把握情況的基礎上傳遞對員工的關懷,這樣可以使黨建變得更有感情、政策落實變得更有溫度。
最后,黨建的開展還要與國有企業文化相互融合,將企業內部獨特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將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培育作為指導思想,在將企業改革創新內在需要的基礎上建立起文化體系,這樣可以獲得職工的認同,以此來推動經營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
為了推動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企業內部的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都需要做到同步謀劃與同步推進,實現目標的同向發展、措施的同步制定以及工作的同步開展。
具體來說,目標的同向發展要求國有企業能夠結合現階段改革與發展的總體目標來對黨建工作進行部署,實現二者在工作格局上的同步。尤其是在重大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優秀黨員需要做好示范,黨組織則要加強對員工的激勵。而在改革攻堅的重要階段,黨組織則要促進員工思想共識的統一,實現內部矛盾地化解。
措施的同步制定則要求國有企業能夠按照“生產經營出題、黨建工作破題”的工作思路,尤其是在改革與發展的關鍵點上要找準發力點,實現發展建設與黨建工作的有效融合,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來解決發展問題。比如在發現安全生產隱患的時候,企業的業務部門需要在第一時間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的結果來定責與問責。而與此同時,黨組織則要基于員工的思想方面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從通過思想教育的方式來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
一方面,在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建設的過程當中,要主動融入黨的領導,將黨組織在制度方面的優勢轉化成為企業在治理當中的效能。在國有企業開展治理活動的過程當中,黨組織需要幫助企業把握方向、掌握大局,促進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在政治上,要堅持正確的改革與發展方向,基于國家戰略大局來對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合理規劃與科學謀劃;在思想與組織上,則要積極動員,使黨員干部與職工團結一致,共同落實中心任務,促進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平穩進行。
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在改革創新的過程當中,黨建工作的開展還要借助于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來實現規范化與制度化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黨組織需要將黨建目標進行定量化處理,對工作任務進行具體化處理,同時對工作實施的過程做出規范化的要求。比如在建筑企業開展工程建設活動的過程當中,黨建工作需要融合現代化的工程管理理念,基于建設目標來構建黨建組織體系、黨建責任體系、黨建制度體系以及黨建考評體系。與此同時,還可以在其中運用企業現代化的管理思維,基于黨建工作進行項目管理的時候堅持項目化原則,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運用閉環式的方法,在項目監督的時候則實行網絡式的思路和績效化的考核,這樣可以促進工程項目的科學化與規范化發展。
總的來說,在黨建會議召開以來,我國國有企業管黨與治黨的意識不斷加強,黨建工作的實質性得到了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管理人員意識到了強黨建就是強生產力,并將這一理念在實踐當中不斷深化,積極落實。實踐證明,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在企業安全文化發展與生產經營活動開展當中都可以發揮引領性的作用,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黨建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具有成果難量化、標準難統一以及方法難復制這三個方面的特征,為了實現以一流黨建引領國有企業一流化建設的目標,國有企業需要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在思想引領上的同頻共振,在頂層設計上的同向發力以及在機制體制上的有機融合。